全国2017年10月自主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及答案解析
-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某校拟进行一项通过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一一反思诱导法来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实验。研究者抽取了初中二年级两个自然班,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控制班。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行统一测试;实验开始后,实验班用反思诱导法进行教学,控制班用传统方法教学。两个班的教师水平大致相同,使用同样的教材,保持同样的进度。一学期后进行统一测试,发现实验班的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明显优于控制班的学生。
问题:(1)该实验的研究假设是什么?
(2)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有哪些?
(3)该实验研究采用了何种设计类型?请写出该设计类型的模式。
 - 
				
试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有哪些基本要求?
 - 
				
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 
				
简述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 
				
教育研究的伦理性规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 
				
无关变量
 - 
				
因素分析
 - 
				
行为检核法
 - 
				
发展调查
 - 
				
定性研究
 - 
				
在教育研究资料分析中,常用平均数来表达研究对象的一般水平,它在数据分析中属于()。
- A.相关系数
 - B.差异量数
 - C.地位量数
 - D.集中量数
 
 - 
				
研究者拟从100个学生名单中抽取20人作为样本进行相关研究,如果从第三位开始抽取,按照3、8、13、18、23……的形式连续抽取,直到抽满20人为止。这种取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取样
 - B.分层随机取样
 - C.整体随机取样
 - D.等距随机取样
 
 - 
				
在教育文献中,未公开发表的教育活动当事人的个人日记、信函、手稿、作业和试卷是()。
- A.零次文献
 - B.一次文献
 - C.二次文献
 - D.三次文献
 
 - 
				
研究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其对教育的理解,探究教育行为背后的意义,揭示教育活动特点的研究是()。
- A.教育反思研究
 - B.教育叙事研究
 - C.教育理论研究
 - D.教育调查研究
 
 - 
				
美国学者勒温是行动研究的积极倡导者,他所秉持的行动研究取向属于()。
- A.批判取向
 - B.实践取向
 - C.解放取向
 - D.技术取向
 
 - 
				
在教育实验中,实验者所操作的自变量对因变量所造成的影响的真实程度是()。
- A.内在效度
 - B.外在效度
 - C.总体效度
 - D.生态效度
 
 - 
				
在教育测量中,适合于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统计的教育测量是()。
- A.定名测量
 - B.定序测量
 - C.定距测量
 - D.比率测量
 
 - 
				
问卷调查需要统计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一般来说,根据所得资料可做出研究结论的问卷回收率不得低于()。
- A.50%
 - B.60%
 - C.70%
 - D.80%
 
 - 
				
19世纪末,在美国进行的关于学校拼写练习的调查是历史上最早的专门教育调查。从事这一调查的学者是()。
- A.费舍
 - B.赖斯
 - C.肯德尔
 - D.夸美纽斯
 
 - 
				
某研究者以教师身份参与高中一年级某班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观察研究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这种观察属于()。
- A.参与性结构式观察
 - B.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
 - C.非参与性结构式观察
 - D.非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
 
 - 
				
在教育研究课题名称中,一般需要表明的三个要件是()。
- A.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B.研究问题、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
 - C.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 D.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结论
 
 - 
				
在教育研究的每一个假设中,只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变量是()。
- A.常量和变量
 - B.有关变量和无关变量
 - C.自变量和因变量
 - D.集中变量和分类变量
 
 - 
				
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学界关于教育本质和教育功能的研究属于()。
- A.基础研究
 - B.应用研究
 - C.评价研究
 - D.预测研究
 
 - 
				
如果研究教学策略,就需要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学策略这一概念做出自己的界定并贯彻始终。这种做法主要贯彻了教育研究的哪一原则?()。
- A.操作性原则
 - B.检验性原则
 - C.公共性原则
 - D.伦理性原则
 
 - 
				
教育研究的基本对象是()。
- A.教育理论
 - B.教育活动
 - C.教育观念
 - D.教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