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7年4月自主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及答案解析
-
[案例】
小学语文王老师为比较“集中识字”与“结合语篇注音识字”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劣,选取两个教学班进行实验。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采用“结合语篇注音识字”的教学方法;另一个班为控制班,采用“集中识字”的教学方法。实验前,王老师对两个班学生的现有识字水平进行统一测试;经过一学年的实验处理后,再对两个班学生的识字水平进行统一测试。通过两个班学生识字水平变化的比较,确定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劣。
回答下列问题:(1)王老师的实验研究假设是什么?(4分)
(2)王老师采用的实验设计模式名称是什么?(3分)并写出图式。(2分)
(3)该实验设计模式的优缺点有哪些?(5分)
-
试论教育调查法的一般步骤。
-
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特点。
-
简述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意义。
-
一个好的研究假设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
差异量数
-
研究文本
-
顺查法
-
定量研究
-
准实验
-
集中量数又称代表值,它包括多种数值,其中对教育研究结果的处理应用最多的集中量数是()。
- A.中数
- B.众数
- C.算术平均数
- D.几何平均数
-
在研究某一现象(a)的原因时,如果该现象在一种场合出现,在另一种场合不出现,在两种场合的先行情况中,只有一种情况(A)不周,其他情况都相同,那么,这一种不同情况(A)就可能是现象(a)的原因。这种归纳分析的方法是()。
- A.求同法
- B.求异法
- C.共变法
- D.剩余法
-
班主任既是教育实践者,又是研究主体,他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其对教育的理解。这种研究一般称为()
- A.教育叙事研究
- B.教育反思研究
- C.教育调查研究
- D.教育行动研究
-
在教育实验中,实验者所操作的自变量对因变量所造成影响的真实程度是指()。
- A.内在效度
- B.外在效度
- C.内在信度
- D.外在信度
-
教育科学研究中的行动研究已形成三种基本取向,它们是()。
- A.理论取向、实践取向和综合取向
- B.技术取向、应用取向和实践取向
- C.技术取向、实践取向和解放取向
- D.理论取向、实践取向和解放取向
-
在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相关系数只能表明单个变量是否相关和相关程度的大小,而无法预测变量之间的变化。要通过一个变量的变化去估计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则需要借助于()。
- A.回归分析
- B.方差分析
- C.因素分析
- D.聚类分析
-
在教育测量中,对学生智商测量的结果属于()。
- A.定名测量
- B.定序测量
- C.定距测量
- D.比率测量
-
某研究者以教师身份参加了某一班级的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隐蔽地观察研究偶发事件。这种观察研究属于()。
- A.参与性、结构式观察
- B.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
- C.非参与性、结构式观察
- D.非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
-
在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来划分的调查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
- A.普遍调查
- B.抽样调查
- C.个案调查
- D.集体调查
-
日记描述法是教育观察记录中描述记录法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最早使用此法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 B.陈鹤琴
- C.晏阳初
- D.罗廷光
-
一般来说,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属予()。
- A.零次文献
- B.一次文献
- C.二次文献
- D.三次文献
-
某研究者需要从500名高一年级的学生中抽取50名学生作为样本。他采取的方法是每隔10名抽取1人,连续抽取50次,获得所需样本。这种取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取样
- B.分层随机取样
- C.等距随机取样
- D.整群隧机取样
-
以研究作用为依据,教育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性研究,另一类是()。
- A.理论性研究
- B.实证性研究
- C.解释性研究
- D.应用性研究
-
教育研究方法论从教育学和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学科是在()。
- A.18世纪末
- B.19世纪初
- C.19世纪末
- D.20世纪初
-
“体罚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的实验研究”“孤独对幼儿人格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违背了教育研究的哪一原则?()。
- A.操作性原则
- B.检验性原则
- C.公共性原则
- D.伦理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