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自考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模拟试卷九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请对小班科学教育活动“可爱的小白兔”的目标进行评析并修改。可爱的小白兔(小班)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小白兔的外部形态;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2. 对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要求,分析自身素养的差距并制订一份两年内自我提高的计划。

  3. 以大班儿童为对象,设计一个和力有关的科学活动,写出该活动的目标和准备提供给幼儿的科学经验(不必进行活动过程的设计)

  4. 科学游戏的种类有哪些?

  5. 发展学前儿童科学思考技能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6.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分类类型有哪些?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分类指导?

  7. 试比较科学和技术的区别。

  8. 试举例说明科学游戏和科学探索活动的区别

  9. 发展学前儿童表达技能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10. 观察分析法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常用的有情境观察( )和事件详录。

  11. 什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12. 在幼儿园中,儿童的( )主要是指在科学发现室、班级的自然角、科学角以及室外的饲养角、种植园地中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

  13.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地方性和( )要求,就是要使儿童认识当地、当时能够直接接触到的事物,以便他们获取直接的科学经验。

  14. 在科学探索过程的第三阶段即“( ) ”阶段中,儿童表现为验证性地摆弄物体。

  15. 儿童活动具有( ) 、对象性、互动性等特点。

  16. 学前儿童学科学的内在动机和原动力是( )。

  17. 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种类一般有( )和教师演示实验两种。

  18. 自然环境和室内环境相比,不同的地方包括自然环境能提供儿童更为宽松、( )的学习空间。

  19. 儿童通过手的感觉测量水的温度,这属于( )

    • A.正式量具测量
    • B.观察测量
    • C.比较测量
    • D.非正式量具测量
  20. 儿童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新异刺激的积极反应倾向,这说明儿童( )

    • A.很聪明
    • B.具有好奇心
    • C.处在室外
    • D.已经接受了系统的学校教育
  21. 收集评价资料属于评价步骤的( )

    • A.确定评价目的
    • B.设计评价方案
    • C.实施评价方案
    • D.处理评价结果
  22. 不适合于冬季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是( )

    • A.雾
    • B.冰
    • C.彩虹
    • D.雪
  23. 关于教师的直接指导,错误的是( )

    • A.可以直接告诉儿童某些事物的名称
    • B.可以为幼儿提供材料,让儿童自己去探索
    • C.可以通过提问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儿童自己思考
    • D.可以在儿童的思维水平上参与其活动探索,共同得出结论
  24. 下列天气现象中,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是( )

    • A.了解四季形成的原因
    • B.观察并记录不同种类的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
    • C.观察探索常见的雷雨、彩虹等天气现象
    • D.了解风形成的原因
  25. 完整意义上的科学,应该包括科学知识和( )

    • A.科学精神
    • B.科学方法
    • C.科学探索过程
    • D.科学结果
  26. 下列物质中,学前儿童难以理解的是( )

    • A.水
    • B.空气
    • C.土
    • D.石
  27. 在组织儿童进行科学阅读时,错误的做法是( )

    • A.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儿童选择
    • B.创设安静的阅读环境
    • C.限定阅读时间
    • D.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28. 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目标时,要结合儿童的发展水平和特点,这就是说活动目标要具有( )

    • A.可操作性
    • B.针对性
    • C.层次性
    • D.灵活性
  29.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对象是( )

    • A.0~6岁儿童
    • B.2~6岁儿童
    • C.3~6岁儿童
    • D.4~6岁儿童
  30. 儿童观察探索不同品种的水果,发现它们的相似处和不同处的观察类型属于( )

    • A.个别物体的观察
    • B.比较观察
    • C.个别现象的观察
    • D.长期系统观察
  31. 关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可以事先估计到儿童的偶发性科学活动
    • B.活动的时间、地点固定
    • C.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
    • D.活动过程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32. 儿童用脚步测量两棵树的距离,这属于( )

    • A.观察测量
    • B.非正式量具的测量
    • C.正式量具的测量
    • D.目测
  33. 为了了解一学期以来儿童在好奇心方面的发展,们可以在学期末进行一次( )

    • A.形成性评级
    • B.诊断性评价
    • C.终结性评价
    • D.过程性评价
  34. 制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是( )

    • A.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
    • B.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 C.儿童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 D.学前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35. 儿童学科学的内在动机和原动力是

    • A.受表扬
    • B.好奇心
    • C.学本领
    • D.活动身体
  36. 儿童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新异刺激的积极反应,这说明儿童( )

    • A.很聪明
    • B.具有好奇心
    • C.处在室外
    • D.已经接受了系统的学校教育
  37. 关于“鸟”的教育内容,不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 )

    • A.让儿童了解各种各样的鸟
    • B.引导儿童了解鸟类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 C.向儿童讲解鸟类飞翔的原理
    • D.引导儿童了解不同鸟类和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38. 在儿童学科学的活动中,最活跃、最不稳定的要素是( )

    • A.探索态度
    • B.探索对象
    • C.探索过程
    • D.探索结果
  39. 汇总与整理评价资料属于评价步骤中的( )

    • A.确定评价目的
    • B.实施评价方案
    • C.设计评价方案
    • D.处理评价结果
  40. 完整意义上的科学,应该包括科学知识和( )

    • A.科学精神
    • B.科学方法
    • C.科学探索过程
    • D.科学结果
  41. 适合幼儿园种植的植物应是( )

    • A.儿童不常见的、生长期短的植物
    • B.儿童不常见的、生长期长的植物
    • C.儿童常见的、生长期长的植物
    • D.儿童常见的、生长期短的植物
  42. 下列内容中学前儿童可以直接探索的是( )

    • A.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 B.太阳黑子
    • C.太阳的结构
    • D.太阳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