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自考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模拟试卷七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请任选两个物体,设计一个比较性观察活动。要求写出活动目标及活动过程。

  2. 为小班正规性科学活动“认识小白兔”设计两种不同的导方法。

  3. 在大班科学实验活动“认识摩擦力”中,教师先进行演示:将2辆相同的小汽车分别放在不同质地的坡面上,比较它们滑行的快慢,同时引导儿童观察;然后向儿童讲解什么是摩擦力;最后,给每组儿童提供一套实验材料,求儿童按照老师刚才的方法进行实验请根据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指导要求对教师的行为加以评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4. 学前儿童可以学习的关于自然科学现象的科学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5. 试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6. 简述实验方法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

  7. 简述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

  8. 简述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

  9. 简述教师良好的科技素养。

  10. 简述科学发现室的管理。

  1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内容要反映学科知识的基本要求,( )能使幼儿举一反三,为儿童学习其他类似的内容提供帮助。

  12.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 )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儿童感知客观事物与现象的基本方法。

  13. 在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时,要符合科学性、启蒙性、广泛性、( )地方性、季节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要求。

  14. 操作活动并不同于简单的摆弄,在于它具有目的性和( )

  15. 就具体分类方法而言,挑选分类一般用于( )

  16.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 ) ,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活动中的有关要素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17. 在教育环境的性质中,( )维度反映了环境对儿童行为的限制程度。

  18. 在收集各种评价资料时,要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相结合,( ) 相结合的手段。

  19. 在认识人体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不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 )

    • A.观察人体的外部结构及其功能
    • B.认识大脑活动的机制和功能分区
    • C.了解人体由哪些主要部分构成
    • D.找出人体结构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20. 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活动重要性的是( )

    • A.儿童科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儿童学习的主动性
    • B.儿童科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学科学的兴趣
    • C.儿童科学活动有利于儿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
    • D.儿童科学活动给予儿童充分的满足,享受科学过程所带来的乐趣
  21. 儿童的内部活动大致可分为( )

    • A.家庭活动与幼儿园活动
    • B.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
    • C.思想活动与思维活动
    • D.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
  22. 让农村的儿童认识收割机,让城市的儿童认识扫路机,这样的考虑体现了( )

    • A.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
    • B.广泛性和代表性要求
    • C.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
    • D.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
  23. 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准备工作不包括( )

    • A.知识准备
    • B.经验准备
    • C.材料准备
    • D.情感准备
  24. 个人的探索活动可以让儿童用自己的方法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它的好处有( )

    • A.有利于培养儿童的个性
    • B.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共性
    • C.有利于发挥儿童的协作能力
    • D.有利于教师发挥其主体性
  25. 下列关于访谈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访谈法获得的资料比较标准化
    • B.访谈法可以取得大样本的资料
    • C.访谈的进行轻松简单
    • D.访谈法获得的资料更为真实可信,也更为生动具体。
  26. 一般来说,“介绍周围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和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适用于( )

    • A.小班儿童
    • B.小班和中班儿童
    • C.中班儿童
    • D.大班儿童
  27. 儿童在科学活动“玩水”中,发现积木总是漂在水面上,这一感受属于科学教育的( )

    • A.过程
    • B.结果
    • C.原理
    • D.问题
  28. 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可以结合科学教育的内容
    • B.可以借助美术的形式开展科学教育
    • C.在音乐活动中不能渗透科学教育
    • D.在科学活动中可以渗透认识社会的教育
  29. 评价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是否“达标”,或者评价教育质量达到什么等级,这体现了教育评价的( )

    • A.鉴别作用
    • B.诊断作用
    • C.预测作用
    • D.改进作用
  30. 儿童科学探索最大的特点( )

    • A.严密的逻辑性
    • B.明确的目的性
    • C.具体操作活动的依赖性
    • D.较强的秩序性
  31. 下列活动形式中能充分照顾到儿童个别差异的是( )

    • A.集体活动
    • B.小组活动
    • C.分组活动
    • D.个人活动
  32. ( )的观察方法对观察者的要求不高,实施起来比较方便但在观察之前需要制定一份观察行为检核表

    • A.情境观察
    • B.事件详录
    • C.行为检核
    • D.观察分析法
  33. 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对儿童进行指导,而在一切指导之前最重要的是( )

    • A.适当参与儿童的活动
    • B.观察、分析儿童的行为
    • C.保证儿童有充足的活动机会
    • D.合理运用评价的手段
  34. 关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论述,错误的是( )

    • A.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可以事先估计到儿童的偶发性科学活动
    • B.活动的时间地点不固定
    • C.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
    • D.活动过程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35. 关于科学方法和技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测量技能是将信息系统化概括化的能力
    • B.思考技能是加工已有信息、获得结论的能力
    • C.实验技能是形成并验证结论的能力
    • D.表达技能是交流信息和结论的能力
  36. 适合在冬季进行观察的科学教育内容是( )

    • A.雾和霜
    • B.小草的萌发
    • C.各种形状的树叶
    • D.露水珠
  37.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 )

    • A.读书
    • B.家庭教育
    • C.活动
    • D.自学
  38.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较多采用非正式评价的为( )

    • A.诊断性评价
    • B.课程评价
    • C.终结性评价
    • D.形成性评价
  39.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和个性各个方面,这是为了体现儿童发展的( )

    • A.连续性
    • B.个体差异性
    • C.阶段性
    • D.整体性
  40. 关于科学角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科学角是儿童进行非正规科学活动的场所
    • B.科学角所提供的材料要精心考虑,不必求全
    • C.开展科学角活动时,要注重个别指导
    • D.科学角所提供的材料要避免与教学内容重复
  41. 下面关于创设科学桌环境的正确做法是( )

    • A.科学桌的材料要种类齐全、数量多
    • B.避免放置与教学内容重复的材料
    • C.及时更换材料
    • D.不要凭儿童兴趣放置材料
  42. 不属于开放性问题的是( )

    • A.“你有什么主意?
    • B.“它是什么样的?
    • C.“你们发现了什么?”
    • D.“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