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2013年10月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00390)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选定一个具有本地特色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主题,并围绕该主题写出合适某一年龄儿童学习的具体内容(要求说明选择和设计的理由,不必进行活动过程设计)。

  2. 描述一个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教育案例,并分析其中教师的指导是否恰当。

  3. 试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践中教师指导与儿童探索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4. 设计一个以“影子”为主题的大班正规性科学活动。

  5. 简述散步和采集活动的特点。

  6. 简述儿童科学探索过程的三个阶段及其表现。

  7. 如何用生态学的观点对儿童进行有关自然环境内容的教育?

  8. 简述发展学前儿童科学思考技能的具体目标。

  9. 简述教师的教育观念。

  10. 儿童学科学的方法技能有哪些?

  11. 在幼儿园,儿童的________科学活动主要是指在科学发现室、班级的自然角、科学角以及室外的饲养角、种植园地中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

  12. 对儿童进行书面的问卷调查,应尽量采用________的方式。

  13. 种植园地种植的植物可以选择一些儿童常见、且生长速度较________的瓜果蔬菜和农作物。

  14. 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设计包括:活动课题的设计、活动目标的设计、________的设计、活动过程的设计等几个方面。

  15. 当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人体、自然生态环境、________和科学技术教育等四个方面。

  16. 学前儿童在进行操作活动时,很少做预先计划,也很少预计操作活动的结果,这表现出他们________的特点。

  17.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结果,是指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认知、________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18.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常用行为检核的方法收集资料,这种方法属于()

    • A.实验法
    • B.观察分析法
    • C.问卷调查法
    • D.访谈法
  19. 就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来说,它所奠定的是未来一代人的________的基础。

  20. 分析教育环境的各个维度中,反映儿童和环境互动程度的维度是()

    • A.简单——复杂
    • B.干预——隐退
    • C.冷硬——柔和
    • D.开放——封闭
  21. 在教育过程中以优化教育过程为目的、持续进行的评价称为是()

    • A.改进性评价
    • B.诊断性评价
    • C.形成性评价
    • D.终结性评价
  22. 关于学前儿童教育评价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教育评价是一种纯客观的活动
    • B.教育评价是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
    • C.教育评价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
    • D.教育评价是建立在客观资料基础上的主观判断过程
  23. 请宇航员到幼儿园来向儿童介绍自己乘坐宇宙飞船上天的经历,这一做法是利用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中的()

    • A.信息资源
    • B.材料资源
    • C.人力资源
    • D.组织资源
  24.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运用最多的方法是()

    • A.科学游戏
    • B.分类和测量
    • C.科学实验
    • D.观察法
  25. 儿童比较黄豆和蚕豆谁大谁小时采用的是()

    • A.观察测量
    • B.非正式量具测量
    • C.正式量具测量
    • D.非测量方法
  26. 在为儿童选择种植的植物时,正确的做法是()

    • A.选择生长周期长的植物
    • B.选择较难生长的植物
    • C.根据生产需要决定种植内容
    • D.选择有种有收的植物
  27. 儿童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是()

    • A.个人探索
    • B.集体教学
    • C.分组学习
    • D.小组讨论
  28. 一般来说,儿童一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时间大约在()

    • A.10分钟内
    • B.10~15分钟
    • C.15~30分钟
    • D.30~40分钟
  29. 有关“光”的内容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

    • A.探索光的折射现象
    • B.探索光的折射过程
    • C.探索光的折射原理
    • D.探索光的折射条件
  30. 适合农村儿童的科学活动是()

    • A.认识地铁
    • B.认识土壤
    • C.认识各种各样的电梯
    • D.了解基因工程
  31. 关于幼儿科学教育要坚持科学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坚持科学性就是要用准确的术语向儿童解释科学
    • B.坚持科学性就是要看儿童能否准确地表达科学概念和术语
    • C.坚持科学性就是看教师能否将科学的原理蕴藏在简单的现象中
    • D.坚持科学性就是要通过科学原理让儿童学习科学
  32. 影响儿童科学探索的内部因素中,不稳定的因素是()

    • A.认知能力
    • B.知识经验
    • C.个性
    • D.心境
  33. 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目标都各有特点,互不关联
    • B.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幼儿园科学教育比其他教育领域更为重要
    • C.幼儿园应该在儿童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
    • D.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不能渗透科学教育
  34. 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结果,正确的说法是()

    • A.儿童获得的科学知识和结论
    • B.儿童能解决具体问题
    • C.儿童掌握科学技能
    • D.比我们预想的丰富,是儿童在各个方面获得的发展
  35. 在科学活动中,儿童的操作活动与简单摆弄最主要区别在于()

    • A.对材料、工具的依赖性不同
    • B.游戏化程度不同
    • C.思维的参与程度不同
    • D.目的性、程序性不同
  36. 从活动形式的特点看,集体活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具有()

    • A.相同性
    • B.互补性
    • C.互渗性
    • D.一致性
  37. “初级科学概念”的含义是()

    • A.儿童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建立在具体形象的基础是上
    • B.儿童对科学概念的定义还没有牢固掌握
    • C.儿童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处于初级的水平
    • D.儿童还不会用文字表述科学概念
  38. 一般来说,“帮助儿童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这以目标适合于()

    • A.小班
    • B.小班和中班
    • C.中班
    • D.大班
  39.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要把培养独特个性的儿童作为教育目标,是因为儿童的发展具有()

    • A.连续性
    • B.整体性
    • C.阶段性
    • D.个别差异性
  40. 关于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技术以认识自然为主要任务
    • B.技术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 C.技术是将一般原理应用于个别问题
    • D.技术是将个别现象上升为一般原理
  41. 一般来说,儿童开始用提问方式表露对世界的困惑是在()

    • A.一岁左右
    • B.一岁半
    • C.两岁以后
    • D.三岁以后
  42. 科学的本质在于()

    • A.认识真理
    • B.探索真理
    • C.相信真理
    • D.捍卫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