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2009年10月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00390)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户外游戏时,小明在草地上发现了几只瓢虫,他开心极了,旁边的小朋友也一起围了过去。他们一起数瓢虫背上有多少个点,还把瓢虫放在手。让它慢慢地爬。这时,老师看见了,走过来对他们说:“脏死了,快扔掉。”

    请问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科学活动?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做?

  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集体教学活动有什么优缺点?在教育实践中怎样才能扬长避短?

  3. 对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要求,分析自身素养的差距并制定一份两年内自我提高的计划。

  4. 请对小班科学教育活动“可爱的小白兔”的目标进行评析并修改。

    可爱的小白兔(小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小白兔的外部形态;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5. 早期科学阅读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

  6. 简述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

  7.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8. 个人探索活动的好处及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9. 什么是初级科学概念?

  10. 教师良好的科技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11.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教师必须坚持评价的________、有效性和可靠性。

  1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大致可分为人力资源、材料资源、信息资源组织资源和________等。

  13. 就具体的分类方法而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测量主要有________、非正式量具的测量和正式量具的测量三种。

  14.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观察一般可分为个别物体和现象的观察、________、长期系统观察三种类型。

  15. 小组活动类型之一即________,实际上是集体教学的变通。

  16. 儿童通过实验探索光和影子的关系属于________现象的学习内容。

  17. 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________、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和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18. 汇总与整理评价资料属于评价步骤中的()

    • A.确定评价目的
    • B.设计评价方案
    • C.实施评价方案
    • D.处理评价结果
  19. 对周围环境中的新异刺激的积极反应倾向是儿童________的表现。

  20. 通过评价揭示、暴露教育过程中帝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以便使教育者明确教育中的症结所在,这体现了教育评价的()

    • A.鉴别作用
    • B.诊断作用
    • C.预测作用
    • D.改进作用
  21. 下列关于学前儿童教育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教育评价是一种纯客观的活动
    • B.教育评价是一个事实判断的过程
    • C.教育评价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
    • D.教育评价是建立在客观资料基础上的主观判断过程
  22. 分析教育环境的各个维度中,反映儿童和环境互动程度的维度是()

    • A.简单——复杂
    • B.开放——封闭
    • C.冷硬——柔和
    • D.干预——晦退
  23. 请宇航员到幼儿园来向儿童介绍自己乘坐宇宙飞船上天的经历,这一做法是利用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中的()

    • A.信息资源
    • B.材料资源
    • C.人力资源
    • D.组织资源
  24. 下列关于科学角的说法中,错误睁是()

    • A.材料要精心考虑,不必求全
    • B.避免放置与教学内容重复的材料
    • C.要根据儿童年龄放置材料
    • D.要根据儿童的兴趣放置材料
  25.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运用最多的方法是()

    • A.科学游戏
    • B.分类和测量
    • C.科学实验
    • D.观察法
  26. 儿童用脚步测量两棵树的距离,这属于()

    • A.观察测量
    • B.非正式量具的
    • C.正式量具的测量
    • D.目测
  27. 适合小班儿童种植的品种是()

    • A.太阳花
    • B.花生
    • C.棉花
    • D.西红柿
  28. 幼儿园正规性科学活动材料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

    • A.材料和目标的关系
    • B.材料的结构
    • C.材料的数量
    • D.材料的来源
  29. 关于儿童科学活动重要性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儿童科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儿童学习的主动性
    • B.儿童科学活动有利于儿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
    • C.儿童科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学科学的兴趣
    • D.儿童科学活动给予儿童充分的满足,享受科学过程所带来的乐趣
  30. 儿童探索“面包怎么会发霉”的内容属于()

    • A.化学现象
    • B.物理现象
    • C.天气现象
    • D.健康现象
  3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中不包括()

    • A.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
    • B.学科性和系统性要求
    • C.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
    • D.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
  32. 下面属于开放性问题的是()

    • A.“这是什么颜色的?”
    • B.“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蝴蝶?”
    • C.“你喜不喜欢蝴蝶?”
    • D.“它叫什么?”
  33. 有关儿童科学探索过程的论述,错误的是()

    • A.科学探索过程能使儿童获取丰富的科学经验
    • B.科学探索过程能使儿童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
    • C.科学探索过程能使儿童学习学科学的方法
    • D.科学探索过程能使儿童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
  34. 在有关力和运动的教育内容中,学前儿童最难学习的是()

    • A.感受力的大小,探索、发现力的方向
    • B.探索各种机械,发现它们的作用
    • C.玩跷跷板、天平等,体验力的平衡
    • D.探索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的产生
  35. 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幼儿园各领域毁育活动的目标都各有特点,互不关联
    • B.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幼儿园科学教育比其他教育领域更为重要
    • C.幼儿园应该准儿童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
    • D.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不能渗透科学教育
  36. 和其它组织形式相比,个人探索活动的优越之处是()

    • A.充分发挥和体现儿童的主体性
    • B.教师的直接指导多,缩短了儿童的“瞎忙”时问
    • C.效率高
    • D.教师的指导能照顾到不同儿童
  37. “发展儿童的好奇心”这一目标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体系中的()

    • A.知识方面
    • B.方法方面
    • C.情感个性方面
    • D.技能方面
  38. 儿童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这决定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必须具有()

    • A.整体性
    • B.灵活性
    • C.年龄层次性
    • D.可操作性
  39.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体系中,可操作性最强的目标是()

    • A.总目标
    • B.年龄班目标
    • C.单元目标
    • D.活动目标
  40. 一儿童说:“每颗星星上都有一个人拿着手电筒对着我们一会儿开一会儿关,所以星星就会眨眼睛了。”这反映了儿童学科学具有()

    • A.好奇的特点
    • B.好探索的特点
    • C.自我中心的特点
    • D.好动的特点
  4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对象是()

    • A.0~6岁儿童
    • B.2~6岁儿童
    • C.3~6岁儿童
    • D.4~6岁儿童
  42. 关于科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科学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 B.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 C.科学是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 D.科学是从实战上升到理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