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1月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00390)真题及答案
- 
				
任选两个物体,设计一个比较性观察活动。要求写出活动目标及活动过程。
 - 
				
描述一个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教育案例,并分析其中教师的指导是否恰当。
 - 
				
试对小班科学教育活动“可爱的小白兔”的目标进行评析并修改。
附:
可爱的小白兔(小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小白兔的外部形态;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要求有哪些?
 - 
				
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分为哪些内容?
 -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践中,应如何把握教师指导与儿童探索之间的关系?试举例说明。
 - 
				
简述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
 - 
				
简述散步和采集方法的指导要点。
 -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发展儿童表达技能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主要有观察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___________。
 -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教师必须坚持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和________。
 - 
				
正规性科学活动准备工作包括:知识的准备、情感的准备、材料的准备和________的准备。
 - 
				
STS教育是________教育的简称。
 - 
				
教师在设计、组织和领导儿童开展科学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________、游戏的趣味性、游戏的活动性和游戏的规则等。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结果,是指儿童通过自身的科学探索过程而产生的在认知、情感和________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 
				
年龄目标是儿童发展的________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中的体现,反映了不同年龄儿童目标要求的差异性。
 - 
				
评价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是否“达标”,或者评价教育质量达到什么等级,这体现了教育评价的()
- A.鉴别作用
 - B.诊断作用
 - C.预测作用
 - D.改进作用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或心理测量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教育评价()
- A.是一个事实判断过程,而不涉及价值判断
 - B.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而不涉及事实判断
 - C.是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过程
 - D.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的事实判断过程
 
 - 
				
完整意义上的科学,应该包括________和科学探索过程两个方面。
 - 
				
请宇航员到幼儿园来向儿童介绍自己乘坐宇宙飞船上天的经历,这一做法是利用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中的()
- A.信息资源
 - B.材料资源
 - C.人力资源
 - D.组织资源
 
 - 
				
关于科学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材料要精心考虑,不必求全
 - B.避免放置与教学内容重复的材料
 - C.要根据儿童年龄放置材料
 - D.要根据儿童的兴趣放置材料
 
 - 
				
适合幼儿园种植的植物应是()
- A.儿童常见的、生长期长的植物
 - B.儿童不常见的、生长期长的植物
 - C.儿童常见的、生长期短的植物
 - D.儿童不常见的、生长期短的植物
 
 - 
				
关于观察指导的阐述,错误的是()
- A.教师应教给儿童相应的观察方法
 - B.教师应引导儿童只用视觉观察物体
 - C.教师应尽可能让儿童自己观察
 - D.教师应引导儿童学习有序的观察方法
 
 - 
				
在人为控制条件下,通过操纵变量来观测相应的现象和变化的科学教育方法是()
- A.分类
 - B.观察法
 - C.科学实验
 - D.测量
 
 - 
				
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游戏规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规则应服从于科学教育要求和游戏展开的需要
 - B.规则应有利于儿童的操作和智力活动
 - C.规则应限制儿童的活动
 - D.规则应简单,便于儿童执行
 
 - 
				
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活动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偶发性科学活动没有既定的活动目标
 - B.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仅仅是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延伸
 - C.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教师不提供材料,儿童自己就地取材
 - D.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内容是随机、不确定的
 
 - 
				
符合可操作性要求的科学活动目标是()
- A.对科学活动感兴趣
 - B.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 C.能用动作表现蚕吃桑叶的动作
 - D.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
 
 - 
				
有关“光”的内容,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
- A.探索光的折射现象
 - B.探索光的折射过程
 - C.探索光的折射原理
 - D.探索光的折射条件
 
 - 
				
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科学内容是()
- A.了解风形成的原因
 - B.观察并记录不同种类的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
 - C.观察和探索常见的天气现象:冰、雪、雾、雨等
 - D.了解雨的成因
 
 - 
				
在有关力和运动的教育内容中,学前儿童最难学习的是()
- A.感受力的大小,探索、发现力的方向
 - B.探索各种机械,发现它们的作用
 - C.玩跷跷板、天平等,体验力的平衡
 - D.探索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的产生
 
 - 
				
在“沉浮”的活动中,学前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获得的科学探索结果是()
- A.物体沉浮的现象
 - B.物体沉浮的原因
 - C.浮力的概念
 - D.比重的概念
 
 - 
				
适宜于春季进行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是观察()
- A.雾和霜
 - B.落叶树
 - C.彩虹
 - D.小草
 
 - 
				
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目标都各有特点,互不关联
 - B.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幼儿园科学教育比其他教育领域更为重要
 - C.幼儿园应该在儿童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
 - D.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不能渗透科学教育
 
 - 
				
关于儿童B科学活动的组织形式,错误的看法是()
- A.集体活动形式不能放弃而要加以完善
 - B.应以小组活动形式替代集体活动形式
 - C.要灵活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 D.各种组织形式都不要相互排斥
 
 - 
				
儿童从探索的第二阶段“探究”进入第三阶段“领悟”的转折点是()
- A.儿童的疑问变成明确的问题
 - B.儿童的探索获得了成功的发现
 - C.儿童的探索没有结果
 - D.儿童在瞎忙中有所发现
 
 - 
				
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过程重要,结果并不重要
 - B.结果重要,过程并不重要
 - C.过程和结果是不可兼得的
 - D.过程和结果是统一的
 
 - 
				
“发展儿童的好奇心”这一目标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体系中的()
- A.知识方面
 - B.方法方面
 - C.情感个性方面
 - D.技能方面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必须具有年龄层次性,这是因为儿童的发展具有()
- A.整体性
 - B.阶段性
 - C.连续性
 - D.个体差异性
 
 - 
				
“初级科学概念”的含义是指()
- A.儿童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处于初级的水平
 - B.儿童对科学概念的定义还没有牢固掌握
 - C.儿童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建立在具体事物基础上
 - D.儿童还不会用文字来表述科学概念
 
 - 
				
在儿童学科学诸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要素是()
- A.探索态度
 - B.探索对象
 - C.探索过程
 - D.探索结果
 
 - 
				
关于科学,正确的说法是()
- A.科学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 B.科学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
 - C.科学是获得新发现的过程
 - D.科学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