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1年10月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883)自考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论游戏治疗中的家长工作。

  2. 某一语言学习障碍儿童,女,四岁半,在普通幼儿园中班就读。因为出生时一度缺氧,医生认为有轻度脑瘫、动作的协调能力较差,学习新动作与其他幼儿相比有困难。在语言发展方面,初步诊断是构音障碍。具体表现:发音不到位,如发“eng”、“en”、“ang”、“an”等音困难;在家里说话多,但在幼儿园说话很少,几乎不与班级内任何幼儿说话;但她喜欢看书,可以坚持很长时间,学习唐诗也很快。请结合该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其设计语言矫治方案。

  3. 幼儿教师如何从学习内容上对超常儿童进行特殊教育?

  4. 论述多动症儿童的行为管理治疗。

  5. 运用消退法减少儿童特定的不良行为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6. 儿童语言发展异常的类型。

  7. 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中的教学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8. 病弱儿童的身心特征。

  9. 在学前儿童一体化教育目标分类中,按照儿童的发展,可以把教育目标分为

    • A.集体活动目标、特殊帮助小组目标和个别教学目标
    • B.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 C.总目标和分目标
    • D.一般发展目标和个别发展目标
  10. 下列各项对代币制的描述有误的是

    • A.代币制程序执行初期,使用一些可以发放和消费很快的强化物,效果很好
    • B.代币制能使强化作用更加有效
    • C.代币制换取支持强化物的次数在开始时应少一些,然后逐渐增加
    • D.当幼儿目标行为反应达到期望满意程度后,应帮助幼儿脱离代币制
  11.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结果,使观察者增进社会可接受的行为。这是模仿和示范作用中的

    • A.获得效果
    • B.解除抑制效果
    • C.抑制效果
    • D.促进效果
  12. 规定幼儿在一活动中不大声说话,就可奖励小红花。这种行为矫正的方法属于

    • A.间歇强化
    • B.消退
    • C.区别强化
    • D.正强化
  13. 从强化一个与最后新行为稍微接近且出现率比零次出现率稍高的反应入手,连续强化最接近新行为的反应并消除前一个较接近这个行为的反应,从而建立起这个新行为的过程。这种行为矫正方法是

    • A.正强化
    • B.间歇强化
    • C.行为塑造法
    • D.代币制
  14. 在实施强化的过程中,看电影、看画册、过生日、郊游等属于

    • A.拥有性强化物
    • B.操作性强化物
    • C.社会性强化物
    • D.活动性强化物
  15. 贝克总结了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的几种形式,其中,仅仅根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这是

    • A.任意推断
    • B.选择性概括
    • C.夸大
    • D.过度引申
  16. 下列属于多重刺激法的是

    • A.傅娜的VAKT教学法
    • B.美国赫拉母的综合沟通法
    • C.日本的绘画日记法
    • D.全面交流法
  17. 游戏治疗与游戏在儿童参与动机上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 B.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
    • C.前者追求释放问题和放松,后者追求快乐和娱乐
    • D.前者追求快乐和娱乐,后者追求释放问题和放松
  18. 治疗者带儿童进入游戏治疗室后,错误的做法是

    • A.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
    • B.允许儿童按照自己的方式游戏
    • C.迅速让孩子与家长分开
    • D.绝对不让儿童感到丝毫的强迫和不愿意
  19. 教师提问:“比较……对照……哪个最好……”,这种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策略提问是

    • A.认知记忆策略
    • B.评价思维策略
    • C.发散思维策略
    • D.集中思维策略
  20. 主张把游戏作为心理分析治疗的手段,异常行为和心理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是由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快感或儿童早期的创伤性体验所引起的。这一游戏治疗理论属于

    • A.精神分析学派
    • B.人本主义学派
    • C.行为主义学派
    • D.认知行为学派
  21. 发散的新颖成分、罕见程度是指发散性思维的

    • A.稳定性
    • B.独创性
    • C.变通性
    • D.独立性
  22. 关于孤独症的发病原因,支持心因论观点的心理学派是

    • A.精神分析学派
    • B.行为主义学派
    • C.认知主义学派
    • D.人本主义学派
  23. “冷处理”的方法能够较好地来处理儿童的

    • A.攻击性行为
    • B.恐惧情绪
    • C.嫉妒行为
    • D.退缩行为
  24. 由于发音方法不对,语音接近正确的发音,但听起来不完全正确。这属于

    • A.声调错误
    • B.口吃
    • C.替代音
    • D.歪曲音
  25. 美国儿童语言学家西瑞布格研究发现,影响儿童构音障碍形成首要的社会心理因素是

    • A.同伴关系
    • B.社区因素
    • C.家庭与父母关系
    • D.当地方言
  26. 以下几种语言异常的表现中,属于构音异常的是

    • A.口吃
    • B.整体性的语音不清
    • C.共鸣异常
    • D.音调异常
  27. 在感觉统合训练和早期阅读教育中广泛应用的是

    • A.波特奇早期教育指导方案
    • B.家长辅导方案
    • C.多曼早期教育法
    • D.个别教育计划
  28. 在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测验中,我们常采用

    • A.比奈智力测验
    • B.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 C.“S—M社会生活能力检查表”
    • D.《婴儿—初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
  29. 四级智力残疾IQ值在

    • A.2以下
    • B.2之间
    • C.4之间
    • D.5之间
  30. 介于轻度智力落后与正常智力水平之间的智力状态,又称为学习迟缓的儿童属于

    • A.临界智力落后儿童
    • B.可教育的智力落后儿童
    • C.可训练的智力落后儿童
    • D.需要监护的智力落后儿童
  31. 弱视儿童优势眼的视力经过矫正后在

    • A.0.03以上但未达到0.05
    • B.0.05以上但未达到0.3
    • C.0.03以上但未达到0.5
    • D.0.3以上但未达到0.5
  32. 回归主流教育模式中的教育配对模式的代表是

    • A.法国
    • B.德国
    • C.英国
    • D.丹麦
  33. 1890年开办了智能不足儿童的教育机构,由此产生了学前教育理论与课程的教育家是

    • A.蒙台梭利
    • B.福禄贝尔
    • C.杜威
    • D.卢梭
  34. 1975年美国通过的联邦公众法律9条款,规定自1978年起,所有岁的残疾儿童享受适宜的

    • A.义务教育
    • B.特殊教育
    • C.免费教育
    • D.公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