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1年4月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全国统一命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商店”时,某老师发现游戏进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于是就叫幼儿暂时停止游戏,重新讲了一遍游戏规则,然后幼儿再继续进行游戏,你认为某老师的游戏指导方式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2. 试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四种模式。

  3. 简述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4. 论述幼儿学习动机的发展。

  5. 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特点。

  6. 个性化教育

  7. 简述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

  8. 自我效能感

  9. 自我表现材料

  10. 技能学习

  11.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

    • A.自然科学
    •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学科
    • C.社会科学
    •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
  12.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克劳森提出儿童个性形成过程要经历哪四个阶段( )

    • A.认知、练习、整合、定型
    • B.模仿与服从、感受暗示、认同、内化
    • C.感知、接受、练习、稳定
    • D.观察、模仿、认同、形成动力定型
  13. 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通过以下哪两方面而实现的( )

    • A.学校教学与个体努力
    • B.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
    • C.教师教育与个体追求
    • D.家庭榜样与个体自觉
  1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效互动型教师心理特征的是( )

    • A.教师对学生宽容尊重
    • B.教师在情绪上的安全感
    • C.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 D.教师的活泼开朗的个性
  15. 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动的( )

    • A.时间、空间、背景、人才与素材
    • B.时间、地点、任务、活动与个性
    • C.空间、时间、内容、材料、形式与气氛
    • D.时间、场地、主题、设计与卷入
  16. 一个概念可以从哪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

    • A.概念内涵、概念外延、概念表述与概念形式
    • B.概念名称、概念因素、概念表述与概念本质
    • C.概念名称、概念例证、概念属性与概念定义
    • D.概念内涵、概念外延、概念内容与概念形式
  17. 游戏准备包括哪四个方面( )

    • A.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与经验准备
    • B.教师、小朋友、游戏材料与游戏场所
    • C.游戏主题、游戏材料、游戏场所与心理准备
    • D.游戏内容、游戏材料、游戏时间与游戏地点
  18. 布鲁纳是下列哪种学习形式的积极提倡者( )

    • A.接受学习
    • B.发现学习
    • C.掌握学习
    • D.成功学习
  19. 我国古代学习过程结构模式是围绕哪两条主线展开的( )

    • A.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 B.启发与强制
    • C.讲习与质疑
    • D.训导与诱导
  20. 下列选项中属于不良亲子互动类型的是( )

    • A.民主型
    • B.支配型
    • C.保护型
    • D.放任自由型
  21. 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包括( )

    • A.通用性、有效性、适龄性与针对性
    • B.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与安全性
    • C.普遍性、适用性、特殊性与教育性
    • D.互动性、效用性、特殊性与安全性
  22. 构成师幼互动行为的要素包括( )

    • A.外显的行为因素与内隐的心理要素
    • B.教师的行为与幼儿的行为
    • C.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
    • D.良好行为与不良行为
  23. 影响幼儿创造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 A.先天图式与后天习得图式
    • B.智力与性情
    • 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 D.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因素
  24. 以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为依据,根据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教育侧重点,可以把教育活动划分为( )

    • A.课堂教育活动、体育活动与游戏活动
    • B.生活教育活动、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
    • C.教学活动、娱乐活动与游戏活动
    • D.学习活动、娱乐活动与体育活动
  25. 下位学习包括哪两种学习模式( )

    • A.派生下位学习与相关下位学习
    • B.连锁下位学习与归属下位学习
    • C.联结下位学习与分化下位学习
    • D.经典下位学习与操作下位学习
  26. 幼儿道德情感发展三个时期依次为( )

    • A.他律性时期、过渡性时期与自律性时期
    • B.“原伦理状态”时期、前道德情感时期与他律性时期
    • C.前道德情感时期、道德情感时期与后道德情感时期
    • D.“伦理状态”时期、“社会状态”时期与“心理状态”时期
  27. 游戏的表征形式包括( )

    • A.交往行为、友善行为与意志行为
    • B.认知行为、情感行为与意志行为
    • C.交往行为、攻击行为与宣泄行为
    • D.认知行为、交往行为与宣泄行为
  28.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

    • A.华生
    • B.弗罗伊德
    • C.斯金纳
    • D.巴甫洛夫
  29. 布鲁纳提出了下列哪三种表征系统( )

    • A.动作表征、肖像表征与符号表征
    • B.形象、线性排序与图式
    • C.命题网络、图式与产生式
    • D.命题、线性排序与产生式
  30. 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

    • A.同化模式
    • B.顺应模式
    • C.生成模式
    • D.启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