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0年7月学前教育原理自考真题及答案
-
某幼儿教师对某幼儿进行家访,在与幼儿家长谈话时总是用一些新的专业术语,并不加解释;谈话过程中用比较的方法大讲该幼儿所在班级的其他幼儿的良好习惯和突出表现,而该幼儿则调皮捣蛋、不爱学习、表现很坏。然后用居高临下的口气,要求该幼儿家长“必须对孩子严加管教”,要他向班上好的同学学习。孩子在场,该老师也不顾。结果,该家长当面痛骂了孩子;孩子生气,该家长又打了孩子。运用学前教育原理的有关理论分析:该教师的家访谈话有何不妥?正确的做法应当如何?
-
述评蒙台梭利教育法(主要教育思想及课程理论)。
-
班级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有哪些功能?
-
幼儿园教学活动有哪些主要特点?
-
联系实际,谈谈托幼机构在家园(所)合作中应着重做好哪些工作。
-
幼儿教师成为专业化的教师有哪些基本途径?
-
简述家庭对托幼机构教育的意义?
-
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
-
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
-
幼儿园课程设计
-
幼儿行为辅导
-
学前教育价值取向
-
由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展示成果、评价成果四个环节构成,每一环节均由幼儿自己完成,教师只是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准备和及时的帮助或指导。这一幼儿教学模式是()
- A.活动模式
- B.问题解决模式
- C.发现法
- D.方案设计法
-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大面积展开,开展得最有影响的国家是()
- A.德国
- B.英国
- C.美国
- D.法国
-
因人施教就是强调()
- A.向每个受教育者实施最适合的教育
- B.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儿童实施同一的教育
- C.向儿童实施个别教育
- D.教育要使每个受教育者教育机会平等
-
幼儿园教学活动应当是幼儿教师()
- A.传授幼儿知识、技能和培养行为习惯的活动
- B.管教幼儿、督促幼儿学习的活动
- C.监视幼儿、按常规开展教学和学习的活动
- D.支持、帮助幼儿与幼儿自主学习的统一活动
-
在课程设计中详细说明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标准,但不预定目标,重点在于鼓励儿童探索具有价值的教育领域。这一课程设计理论模式属于()
- A.结构模式
- B.认知模式
- C.过程模式
- D.泰勒模式
-
结构主义提倡的幼儿园课程(模式)是()
- A.开放式课程
- B.支架式课程
- C.封闭式课程
- D.螺旋式课程
-
在课程组织上反对分科教学,提出幼稚园课程的实施应采用“整个教学法”的是()
- A.陶行知
- B.陈鹤琴
- C.张宗麟
- D.张雪门
-
不确定课程内容,没有固定教材或预定的“教育活动方案”,但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提倡师生共同构建,以“项目活动”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进行。这是哪一幼儿园课程流派的基本特点?()
- A.蒙台梭利教育法
- B.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
- C.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
- D.多元智慧理论的幼儿园课程
-
幼儿出现厌食、偏食和肥胖症、遗尿症、梦行症等,说明他存在()
- A.品行方面的行为问题
- B.心智方面的行为问题
- C.性格方面的行为问题
- D.生理方面的行为问题
-
我国《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课程定义倾向于()
- A.课程即学科
- B.课程即计划
- C.课程即目标
- D.课程即经验
-
幼儿班级生活管理要以什么为出发点?()
- A.幼儿园层次的提高
- B.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 C.幼儿的发展
- D.幼儿家长的要求
-
幼儿对班级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这是哪一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
- A.小班
- B.中班
- C.大班
- D.混合班
-
影响师幼关系的关键因素在于()
- A.幼儿的性格特征和学习行为
- B.师幼互动的形式和内容
- C.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 D.幼儿园统一的各项活动
-
在幼儿班级这一幼儿集体或幼儿生活、活动共同体中,主要矛盾是()
- A.能力强与弱的矛盾
- B.年龄大与小的矛盾
- C.共性与个性的矛盾
- D.男女幼儿间的矛盾
-
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
- B.巩固尊师与爱幼的师生交往关系
- C.形成完全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D.便于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
-
幼儿园对幼儿提供视觉、操作材料以及各种信息都要适当超越幼儿的现实发展水平。这是什么原则的要求?()
- A.适合性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挑战性原则
- D.系统性原则
-
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首先要强调的是()
- A.儿童化
- B.教育化
- C.安全与卫生
- D.绿化和美化
-
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
- A.游玩
- B.交际
- C.活动
- D.玩耍
-
要成为一名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即()
- A.专业知识、自身修养和稳定的职业观
- B.专业知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儿童观
- C.合格学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苦乐观
- D.合格学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权利观
-
决定幼儿对幼儿园感受和体验性质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幼儿园领导的工作作风
- B.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
- C.幼儿园的设备设施
- D.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看法
-
认为幼儿教师应当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观察者和研究者,是适宜的幼儿经验的提供者。这是哪种理论关于幼儿教师角色的观点?()
- A.成熟主义理论
- B.精神分析理论
- C.行为主义理论
- D.建构主义理论
-
托幼机构系统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教育能力和家庭教育素质的有效途径是()
- A.开期末家长会
- B.设家长开放日
- C.举办家长学校
- D.进行家庭访问
-
学前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它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寓活动于幼儿教育之中
- B.寓游戏于幼儿教育之中
- C.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
- D.寓玩耍于幼儿活动之中
-
实现学前教育价值的条件是学前教育应符合社会的要求,同时必须()
- A.迎合幼儿家长的愿望
- B.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 C.满足特殊儿童的的需要
- D.遵照传统儿童教育的习惯
-
学前教育阶段更应重视的效益是()
- A.个人精神效益
- B.社会精神效益
- C.个人经济效益
- D.社会经济效益
-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幼儿教师()
- A.职业的专业化
- B.知识的专业化
- C.技能的专业化
- D.职能的专业化
-
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和模仿,因而幼儿教师应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这是哪种理论主张的幼儿教师观?()
- A.成熟主义
- B.行为主义
- C.精神分析
- D.建构主义
-
根据《礼记·内则》,在西周时期学前教育期是指()
- A.6岁以前
- B.8岁以前
- C.9岁以前
- D.10岁以前
-
具有群体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等特点的学前教育形式是()
- A.社区学前教育
- B.托幼机构教育
- C.家庭学前教育
- D.大众传媒教育
-
历史上最早的托幼机构始建于()
- A.原始社会后期
- B.农业社会早期
- C.工业社会早期
- D.现代社会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