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学前儿童体育教育(00392)自考真题及答案
-
案例:冬天到了,某幼儿园老师在组织晨间小型多样器械锻炼前,增加了幼儿长跑活动。幼儿先在活动室里排成一队,在教师的带领下出了活动室就沿着楼房周围的走道跑起来,老师在前领跑,孩子们很开心,在后面边跑边追,不时打打闹闹,说说笑笑,甚至跌跌撞撞,有的幼儿掉队了,老师不断鼓励幼儿坚持跑3圈。5分钟后,有些幼儿跑完后不断咳嗽,有些很累,但大多数幼儿的身体都出汗了,老师很高兴,认为这样的锻炼在冬天很合适。据此案例,分析学前儿童跑步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
试述体育游戏的作用。
-
试述教小班幼儿学习模仿操应注意的问题。
-
简述体育课进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
简述判别体质强弱的五大范畴。
-
简述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运用讲解法应注意的问题。
-
简述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任务。
-
简述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应注意的问题。
-
血压
-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结构
-
运动质量
-
示范法
-
体质是人体的 ,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
跳跃
-
学前儿童体育课通常采用“ ——基本——结束”课的结构。
-
幼儿运动器械可分为固定性运动器械和 运动器械。
-
在练习攀登、钻爬的过程中,成人要对儿童进行 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游戏任务在体育游戏开展中具有 作用。
-
队形练习是在 基础上做各种队形和图形的变化。
-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应遵循的规律主要有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 活动变化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
构成体育活动教学方法的因素有三个方面:语言、 及场地器材设施等。
-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与学校体育活动的一个很大区别在于不教授专项 和技术动作。
-
最能反映学前儿童身体宽度和厚度的指标是
- A.体重
- B.胸围
- C.身高
- D.头围
-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特点是 较小、密度较大、时间较短、急缓结合、动静交替。
-
计算儿童基本体型状况的公式正确的是
- A.身高体重指数=
×100
- B.身高胸围指数=
×100
- C.头围胸围比值=
- D.上身长下身长比值=
- A.身高体重指数=
-
儿童活动前的心率与活动后的心率之差最好在
- A.20次/分~30次/分
- B.30次/分~40次/分
- C.40次/分~50次/分
- D.50次/分~60次/分
-
“塑料小球池”运动器械属于
- A.摆动类
- B.颠簸类
- C.钻爬类
- D.弹跳类
-
反映体育课中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之比的指标叫做
- A.运动负荷
- B.测定密度
- C.一般密度
- D.练习密度
-
带有竞赛成分的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属于
- A.不分组集体活动
- B.分组活动游戏
- C.过渡形式的游戏
- D.个人体育游戏
-
属于轻器械操的是
- A.哑铃操
- B.武术操
- C.韵律操
- D.拍手操
-
大班徒手操每套一般是
- A.5~6节,每节呼号四四拍
- B.5~6节,每节呼号二八拍
- C.6~8节,每节呼号四四拍
- D.6~8节,每节呼号二八拍
-
“绕障碍跑”活动的主要锻炼价值在于发展幼儿的
- A.心肺功能
- B.肌肉力量
- C.耐力素质
- D.灵敏性
-
练习立定跳远,适合的年龄段是
- A.1岁~3岁
- B.小班
- C.中班
- D.大班
-
“双脚连续向前跳”活动的主要锻炼价值在于发展幼儿的
- A.弹跳能力
- B.视觉运动能力
- C.下肢爆发力
- D.肌肉耐力和协调能力
-
适宜幼儿园开展的体育活动是
- A.长跑
- B.拔河
- C.慢跑
- D.悬垂
-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有利于消除儿童身体疲劳、使儿童身体得到放松的活动内容应安排在活动的
- A.准备阶段
- B.上升阶段
- C.平稳阶段
- D.下降阶段
-
短途徒步行走活动主要发展学前儿童的素质是
- A.速度素质
- B.耐力素质
- C.柔韧素质
- D.力量素质
-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
- A.体育游戏
- B.家务劳动
- C.体力劳动
- D.卫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