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学前儿童体育教育(00392)自考真题及答案
-
案例:桌幼儿固教师编写了一个体育游戏活动,其设计方案如下:游戏名称:《网小鱼》游戏目标:练习躲闪跑,发展应变能力。游戏玩法:两个大班幼儿手拉手当“渔网”去抓鱼,其他幼儿当小鱼在“肖塘”里自由跑动,当渔网捕到两条“小鱼”后,由被捕到的“小鱼”当“渔网”,继续游戏。幼儿熟悉后,增加“渔网”数量或者玩三人“渔网”游戏。试根据编写体育游戏的基本格式,分析并修正这个方案。
-
试述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不同于学校体育活动的主要特点。
-
试述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运用讲解法应注意的问题。
-
简述学前儿童体质评价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
-
简述选编幼儿徒手操应注意的问题。
-
简述开展游泳活动的意义。
-
简述跑步动作的基本要求。
-
简述体育活动对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意义。
-
体质
-
脉搏测定法
-
运动的时间
-
三浴锻炼的“三浴”是指______、日光浴和水浴。
-
循序渐进性原则
-
投掷动作
-
体育课的结构设计要根据人体______活动变化规律、知识技能教学规律和儿童心理活动变化规律。
-
儿童在狭窄的平衡板上行走,需要他们协调移动和变换自己身体的______位置,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
讲解游戏时,要用儿童能够理解的语盲,讲出游戏的内容、方法和规则,讲清______。
-
学前儿童体操主要是选择发展______的一些动作组成的。
-
动作机能的形成通常要经历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即粗略掌握动作的阶段、改进和提高动作的阶段以及动作的______和运用自如阶段。
-
构成体育活动教学方法的因素有三个方面:语言、身体练习和______等。
-
儿童平衡练习应以______平衡练习为主。
-
增强学前儿童体质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是学前儿童______活动。
-
基本动作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______。
-
计算儿童基本体型状况的公式错误的是【】
- A.身高体重指数=
×100
- B.身高胸围指数=
×100
- C.头围胸围比值=
×100
- D.上身长下身长比值=
- A.身高体重指数=
-
在一节体育课中,基本部分的活动时间一般占总时问的【】
- A.40%左右
- B.50%左右
- C.60%左右
- D.70%左右
-
学前儿童身体形态生长发育的项目指标主要包括【】
- A.身高、体重、胸围、头围、坐高等
- B.身高、体重、胸围、头围、肺活量等
- C.身高、体重、胸围、头围、呼吸差等
- D.身高、体重、胸围、头围、血压等
-
“蹦蹦床”运动器械属于【】
- A.摆动类
- B.颠簸类
- C.弹跳类
- D.攀登类
-
反映儿童身体运动时在单位时问的生理负荷的指标是【】
- A.运动强度
- B.运动密度
- C.运动数量
- D.运动质量
-
躲闪追捕体育游戏适用于【】
- A.托班
- B.小班
- C.中班
- D.大班
-
属于队列练习的内容是【】
- A.站成半圆或圆形
- B.由一列横队走成分队
- C.由一路纵队走成两路
- D.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圆形队
-
中班儿童徒手操每套一般是【】
- A.5~6节,每节呼号四四拍
- B.5~6节,每节呼号二八拍
- C.6~8节,每节呼号四四拍
- D.6~8节,每节呼号二八拍
-
属于静力性平衡的练习是【】
- A.起踵旋转
- B.单脚站立
- C.快跑急停
- D.闭目行进
-
正面钻的练习适合的年龄段是【】
- A.1岁~3岁
- B.小班
- C.中班
- D.大班
-
逐步学会运用交替脚的方法登上台阶,但在下台阶时有时使用并步,这种运动特点出现的年龄段是【】
- A.1岁左右
- B.2岁左右
- C.3岁左右
- D.4岁左右
-
一般而言,竞赛性体育游戏比较适宜在幼儿园【】
- A.小中班使用
- B.小大班使用
- C.中大班使用
- D.小中大班使用
-
从躲闪跑活动中能够看出一个幼儿的【】
- A.速度、灵敏性和协调性
- B.力量、速度和灵敏性
- C.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
- D.力量、灵敏性和协调性
-
反映学前儿童抗疲劳能力的身体素质指标主要是【】
- A.速度
- B.力量
- C.柔韧性
- D.耐力
-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
- A.掌握知识
- B.发展智力
- C.培养能力
- D.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