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08年4月学前儿童体育教育(00392)自考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举例说明进行体育游戏时应注意的事项。

  2. 案例:一幼儿园大班陈老师观摩其他幼儿园的大班体育公开课“跨椅子”,觉得这节课很成功。于是,她也在自己所教的班级中开展了这一活动。但是,她看到大部分孩子并未像看到的那样,在老师的鼓励下成功跨越,而是绕椅子而过。老师并不气馁,继续鼓励孩子勇敢跨越,不知不觉中,一节课结束了,孩子们都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可成功率依然很低。分析说明该老师违反了幼儿体育活动应遵循的哪些原则并提出改进建议。

  3. 简述幼儿攀登活动的作用。

  4. 试论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特点。

  5. 体质的强弱可以从哪五个方面反映出来?

  6. 幼儿团体操的基本队形有哪些?

  7. 简述指导学前儿童开展跑步活动的建议。

  8. 体质测定

  9. 运动负荷

  10. 简述身体运动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影响。

  11. 走步

  12. 学前儿童体育课

  13. 学前儿童体育

  14. 运动密度也叫__________密度。

  15. 沙包掷远反映了儿童__________部位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16. 根据体操运动的目的和儿童的生理特点,幼儿体操应该主要由发展__________肌肉群的动作组成。

  17. 体育游戏的特点是__________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

  18. 接球动作有主动接球和被动接球两种,对幼儿来说,主要是学会__________的动作。

  19. 蹦蹦床属于__________类运动器械。

  20. 儿童最先学会的身体动作是__________动作。

  21. 现代体育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__________三个基本方面组成。

  22. 增强学前儿童体质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是__________活动。

  23.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应遵循的规律主要有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和__________的规律。

  24. 属于学前儿童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评价方法的是(   )

    • A.身体指数评价法
    • B.发育年龄评价法
    • C.发育百分位数评价法
    • D.综合评价法
  25. 学前儿童身体形态发育的项目指标,主要包括(   )

    • A.身高、体重、肺活量等
    • B.身高、体重、头围等
    • C.身高、体重、血压等
    • D.身高、体重、呼吸差等
  26. 关于游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种全身性活动
    • B.人的一项基本活动能力
    • C.集空气、日光、水浴于一身
    • D.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
  27. 儿童体育活动前的心率与活动后的心率之差,最好在(   )

    • A.30次/分~40次/分
    • B.40次/分~50次/分
    • C.50次/分~60次/分
    • D.60次/分~70次/分
  28. 儿童身体运动时在单位时间的生理负荷,是指运动的(   )

    • A.密度
    • B.质量
    • C.数量
    • D.强度
  29. 关于幼儿徒手操的选编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动作从易到难
    • B.由上肢到下肢
    • C.从全部到局部
    • D.运动负荷从小到大
  30. 构成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基础的是(   )

    • A.基本动作
    • B.活动情节
    • C.角色分配
    • D.游戏规则
  31. 中班幼儿应该学会的队形变换是(   )

    • A.跑步走
    • B.听信号左右分队
    • C.一个跟着一个齐步走
    • D.听信号切段分队
  32. 在全身各器官密切配合下,由两脚蹬地、腾空和落地三个阶段组合的非周期型动作,是指 (   )

    • A.投掷动作
    • B.攀登动作
    • C.跳跃动作
    • D.走步动作
  33. 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是(   )

    • A.由尾至首
    • B.由远及近
    • C.由细到粗
    • D.意识性逐渐增强
  34. 人体移动位置最自然、最省力的一种运动方式是(   )

    • A.投掷
    • B.走步
    • C.跳跃
    • D.攀登
  35. 幼儿园适宜开展的体育活动是(   )

    • A.长跑
    • B.拔河
    • C.抛接球
    • D.悬垂
  36.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将运动强度较大的、较激烈的或难度较大的活动内容安排在(   )

    • A.准备阶段
    • B.上升阶段
    • C.平稳阶段
    • D.下降阶段
  37. 短途徒步行走和慢跑活动,主要是发展儿童的(   )

    • A.力量素质
    • B.耐力素质
    • C.柔韧素质
    • D.速度素质
  38. 体育活动不仅能激励人的荣誉感、责任心,而且也能提高人的集体观念、民族意识与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这说明体育具有(   )

    • A.娱乐功能
    • B.教育功能
    • C.健身功能
    • D.政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