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06年4月学前儿童体育教育(00392)自考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案例:节日汇演要求每个幼儿园出一个团体操。苗苗幼儿园为了荣誉,精心编排了“快乐操”并组织中大班幼儿练习。该操队形变化多,如左右转弯变方块、左右分队变大小圆、斜方块等,最后结束时的造型是花朵,花中心安排一位小朋友站在两位小朋友身上,挥动双手向观众致意。道具使用了棍、纱巾、花环。为提高质量,老师们不计报酬,辛苦加班给孩子排练。正式表演时,“快乐操”获得了阵阵掌声。表演结束了,小朋友虽然很累,但很开心。请就这个教学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

  2.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阐述如何安排幼儿体育课。

  3. 论述指导学前儿童开展攀登、钻、爬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4. 简述体育游戏的作用。

  5. 简述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与其他课程活动的区别。

  6. 简述影响儿童心理负荷的因素。

  7. 简述学前儿童体质测定与评价的意义。

  8. 简述促进儿童身体形态结构发展的运动卫生建议。

  9. 讲解法

  10. 适量性原则

  11. 体育课综合密度

  12. 体质评价

  13. 柔韧素质

  14. 听信号切段分队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班。

  15. 有的徒手操把体操的基本动作和舞蹈的基本动作结合起来,这种操被称作________________。

  16. 体育游戏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17.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在上升阶段要做好生理、心理的________________准备和必要的身体准备活动。

  18. 速度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________________速度。

  19. 健康的身体是智力开发的________________基础。

  20. 体质测定是对体质真实的________________过程。

  21. ________________是学前儿童的主要体育活动内容和方式。

  22. 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实质,就是建立运动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3. 实现体育游戏任务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

  24. 计算儿童基本体型状况正确的公式是()

    • A.身高体重指数=身高/体重×100
    • B.身高胸围指数=身高/胸围×100
    • C.头围胸围比值=头围/胸围
    • D.上身长下身长比值=下身长/上身长
  25. 反映儿童整个上肢部位肌肉的收缩机能,特别是掌肌和前臂肌的功能的是()

    • A.背肌力
    • B.耐力
    • C.握力
    • D.臂力
  26. 不属于学前儿童生理机能发育测评项目指标的是()

    • A.呼吸差
    • B.安静心律
    • C.身高
    • D.血压
  27. 关于幼儿团体操的组成部分,表述成立的是:幼儿团体操包括()

    • A.徒手操、轻器械操
    • B.队形变化、造型
    • C.徒手操、队形变化和造型
    • D.徒手操、轻器械操和造型
  28. 体育游戏的结束时间一般是()

    • A.儿童感到满足且不疲劳
    • B.儿童尚未满足且不疲劳
    • C.儿童感到满足且有疲劳感
    • D.儿童尚未满足且有疲劳感
  29. 一般来说,儿童能把球滚过小门或小洞的行为大多发生在()

    • A.托班
    • B.小班
    • C.中班
    • D.大班
  30. 根据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通过运动内容的改变,使运动负荷下降,体内能源物质和各种功能指标逐渐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此阶段为()

    • A.工作阶段
    • B.相对恢复阶段
    • C.超量恢复阶段
    • D.复原阶段
  31. 徒手操与模仿操在基本动作上()

    • A.区别很大
    • B.区别不大
    • C.完全相同
    • D.部分相同
  32. 从练习形式看,体操项目有()

    • A.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和器械体操
    • B.团体操、竞技性体操和辅助性体操
    • C.广播体操、竞技体操和艺术体操
    • D.徒手操、竞技性体操和辅助性体操
  33. 体育活动所呈现的造型的艺术性、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微妙的配合,使人们产生美的感受,体现了体育的()

    • A.教育功能
    • B.健身功能
    • C.娱乐功能
    • D.经济功能
  34. 无论体育活动内容的起点难度如何,都要做到由易到难,运动量由小到大,运用“适应——提高——再适应——再提高”的方法,这体现了()

    • A.身体全面发展原则
    • B.从实际出发原则
    • C.多样化原则
    • D.循序渐进性原则
  35. 一般情况下,复习课与新授课的运动负荷相比()

    • A.复习课运动负荷大
    • B.复习课运动负荷小
    • C.两者运动负荷一样大
    • D.两者运动负荷基本一样大
  36. 体育活动中易掩盖身体疲劳的程度,甚至可能发生意外事故的情绪状态为()

    • A.高涨的激情
    • B.愉快的情绪
    • C.不安的情绪
    • D.低落的情绪
  37. 表示动作技能达到运用自如的阶段是()

    • A.泛化阶段
    • B.分化阶段
    • C.巩固阶段
    • D.自动化阶段
  38. 双手双脚协调配合,有一只脚始终支持地面的周期型的动作是()

    • A.走步
    • B.跑步
    • C.跳跃
    • D.投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