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真题(全国统一命题)
- 
				
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指导幼儿进行绘画造型基础中线的练习。
 - 
				
案例:欣赏20世纪表现主义艺术家克利的绘画《尼森峰》(如图)。

保罗·克利(1879~1940),现代艺术大师,其绘画常常以抽象的点、线、面为主体,运用简洁凝练的线条与微妙鲜明的色彩,使画面充满流动的音乐节奏和神秘的生命幻想。游弋的鱼、怪物的面孔、红色的气球……克利那些令人心动的画面常常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音乐。确实,深厚的音乐素养令他很自然地把某些音乐的形式借用到了绘画中。节奏、韵律、渐变、重复、展开,这些与音乐相符的性质在其画面中反复出现,带给观者难以言喻的美感和极具丰富的形式,很多作品的名称甚至直接借用了音乐术语。他是一位牵着线条散步,在色彩与旋律中游走的幻想者。在他的笔下,形体、线条和色块的组合,时而从童趣的想象、时而从微观的生物、时而从美妙的音乐中跳跃出来,克利总是敏锐地捉住它们,将之化作万花筒般的奇妙画面。《尼森峰》作于1915年,表现了克利家乡的景色。
请以对话法为基本指导方法,为大班幼儿设计一次美术欣赏活动指导。
 - 
				
举例说明在幼儿园运用情景观察法时应该注意的要点。
 - 
				
简述幼儿园自由画的指导原则。
 - 
				
结合你的观察简述灌输法的弊端。
 - 
				
简述幼儿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的特点。
 - 
				
粘贴
 - 
				
美术
 - 
				
因材施教原则
 - 
				
最近发展区
 - 
				
心理学家们把儿童绘画发展划分成各个不同的阶段,因此,儿童绘画发展是一个非连续的阶段性过程。
 - 
				
对于幼儿来说,绘画和泥塑这两种表现形式难度相当。
 - 
				
儿童大约要到4岁才能真正把握按照垂直一水平关系式样发展起来的方形。
 - 
				
综合法鼓励儿童自发的表现力,提倡让儿童自己去发现和探索。
 - 
				
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是一对相同的概念。
 - 
				
与其他意识形态相比,艺术最主要的价值是教育价值。
 - 
				
福禄倍尔“恩物”是供儿童游戏和作业的材料。
 -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兴趣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 
				
从象征期到图式期,儿童画的特殊表现主要体现在表象符号的形成、主观印象的表现以及_______。
 - 
				
儿童最初的涂鸦被称为_______。
 - 
				
幼儿手工创作的过程一般包括意图阶段、构思与设计阶段、_______。
 - 
				
在手工创作过程中,与材料相关的艺术构思的两大原则是因意选材和_______。
 - 
				
染纸的方法有渍染和_______。
 - 
				
审美素质是人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审美兴趣和_______。
 - 
				
“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尽量少以成人权威或规范束缚幼儿的艺术活动,使他们自由充分地体验和表达”,指的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原则中的_______。
 - 
				
日本大正时期,画家山本鼎反对“临画教育”,倡导_______。
 - 
				
雕塑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浮雕和_______。
 -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单元目标有两种形式,即内容单元和_______。
 - 
				
“培养完满和谐的人格”体现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
- A.一般目的
 - B.具体目标
 - C.心理目标
 - D.年龄目标
 
 - 
				
属于块状材料的是
- A.果核
 - B.贝壳
 - C.刨花
 - D.瓶子
 
 - 
				
幼儿手工发展进入基本形状期的年龄段大约是在
- A.托班
 - B.小班
 - C.中班
 - D.大班
 
 - 
				
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的基本指导方法是
- A.临摹法
 - B.园丁法
 - C.对话法
 - D.综合法
 
 - 
				
大班幼儿的绘画发展大致处于
- A.涂鸦期
 - B.象征期
 - C.图式期
 - D.写实期
 
 - 
				
用“大雨和小雨”让幼儿感受线条的力度和粗细,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
- A.作品临摹法
 - B.情景观察法
 - C.联想迁移法
 - D.语言描述法
 
 - 
				
适合染纸的颜料是
- A.油画颜料
 - B.国画颜料
 - C.丙烯颜料
 - D.油彩
 
 - 
				
“喜欢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品”体现了儿童美术教育中的
- A.审美感知目标
 - B.审美情感目标
 - C.审美创造目标
 - D.审美表现目标
 
 -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分类,美术是一种
- A.时间艺术
 - B.空间艺术
 - C.综合艺术
 - D.时空艺术
 
 - 
				
“避免功利化的美术教育取向,实施合理的美术课程”体现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
- A.发展性原则
 - B.实践性原则
 - C.因材施教原则
 - D.兴趣性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