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1年1月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自考真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以下面的童话故事《小红伞》为素材,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文学活动目标,并根据文学活动语言教育目标的设计原理,说明每一项目标设计的理由。

    案例:小红伞

    小象用长鼻子卷着小红伞,在月光底下走啊走。

    小象走着走着,迎面碰上狮子。

    狮子说:“长鼻子小象撑红伞。好玩,真好玩!”

    小象说:“你也喜欢小红伞?咱们一起玩!”

    小象驮着狮子,狮子的大脑袋顶着小红伞,在月光底下走啊走,迎面碰上梅花鹿。

    梅花鹿说:“长鼻子小象驮狮子,长头发狮子顶红伞,好玩,真好玩!”

    小象、狮子一起说:“你也喜欢小红伞,咱们一起玩!”

    小象驮着狮子,狮子驮着梅花鹿,梅花鹿的丫丫角叉着小红伞,

    在月光底下走啊走,迎面碰 上了小白兔。

    小白兔眨巴着大眼睛说:“哎哟!你们在叠罗汉呢!”

    小象、狮子和梅花鹿一起说:“我们撑着小红伞玩,欢迎你跟我们一起玩。”

    小白兔也想玩小红伞,它连忙哧溜哧溜爬上小象的背,哧溜哧溜爬上狮子的背,哧溜哧溜爬上梅花鹿的背。 哧溜哧溜!小白兔一口气爬上伞项。“咦!”大伙儿叫起来,“小白兔怎么不撑伞,爬到伞顶上去了呢?”  小白兔在伞顶上蹦啊蹦的,它说:“让我亲亲月亮吧,我的奶奶就住在那里面。”

  2. 简述谈话活动的特点。

  3. 阐述完整语言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依据。

  4. 按照编码特点,讲述活动可以分为哪些具体类型?

  5. 制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6. 幼儿园文学活动

  7. 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整合教育观的基本内涵。

  8. 在幼儿园班级集体教育范围内,进行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有哪些步骤?

  9. 专门的语言教育

  10. 语用能力

  11. 语言游戏

  12. 关于听觉障碍的语言矫治,其主要对象为学前儿童听力损伤程度在()

    • A.90分贝以下
    • B.90~100分贝
    • C.100~110分贝
    • D.110~130分贝
  1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  (1)

  14. 在影响学前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主要因素中,关键因素是()

    • A.认知发展水平
    • B.模仿
    • C.语言环境
    • D.情感动机
  15. 文学作品对幼儿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是()

    • A.直接的
    • B.不存在的
    • C.明显的
    • D.潜移默化的
  16. 从有关英语儿童书写能力发展的研究结果来看,幼儿随着年龄的变化最早产生的书写现象是()

    • A.涂写
    • B.画图
    • C.发明的书写
    • D.类似书写
  17. 关于幼儿园文学活动帮助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方面,正确的描述是()

    • A.在上下文中理解和学习词汇
    • B.倾听不同风格特色的语言
    • C.提高幼儿的“语言结构敏感性”
    • D.帮助幼儿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感
  18. 故事表演游戏可分为整体表演型、分段表演型和()

    • A.角色活动型
    • B.集体表演型
    • C.师幼共同表演型
    • D.分组表演型
  19. 关于培养幼儿在集体场合下自然大方地讲话的具体要求,表述正确的是()

    • A.幼儿要勇于在许多人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
    • B.乐于跟自己的好朋友分享自己的观点
    • C.幼儿要敢于不分场合地大声谈话
    • D.幼儿要用与平时讲话相同的音量和正常的语调、节奏
  20. 听说游戏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

    • A.具体的特点
    • B.抽象的特点
    • C.交往的特点
    • D.直接的特点
  21. 幼儿园讲述活动主要促进幼儿()

    • A.交流语言的发展
    • B.书面语言的发展
    • C.文学语言的发展
    • D.独自语言的发展
  22. 在“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的谈话活动环节中,恰当的组织原则是()

    • A.教师立刻纠正幼儿说话用词造句的错误
    • B.教师鼓励每位幼儿积极参与谈话,真正形成双向或多向的交流
    • C.幼儿进入围绕话题自由交谈时,教师丝毫不能干预其中
    • D.在交谈的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要给幼儿“动作”的机会
  23. 为了使语言教育内容能够真正体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教师应该遵循的原  则有:根据语言教育目标选择内容、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内容以及()

    • A.根据获取的方便程度选择内容
    • B.根据教师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
    • C.根据当下流行的话题选择内容
    • D.在幼儿的新旧语言经验间建立联系
  24. 在安排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活动时,适宜的教师行为是()

    • A.与幼儿交流时始终保持教师的权威地位
    • B.让幼儿体验因争执而不能解决问题的失败感
    • C.用言语指出幼儿谈话的不足
    • D.提供信息时不考虑幼儿是否能够理解
  25. 通常日常语言教育活动的形式包括()

    • A.听一听、玩一玩和说一说
    • B.听一听、玩一玩和背一背
    • C.说一说、读一读和背一背
    • D.玩一玩、说一说和背一背
  26. 体现“语言教育要适合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的做法是()

    • A.根据大部分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制定语言教育活动方案
    • B.根据全国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确定语言教育计划
    • C.根据个别幼儿语言发展的特殊性制定特殊的语言教育方案
    • D.以国家幼儿教育纲领文件中教育的目标作为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
  27.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可划分为四大块面,即表述、欣赏文学作品、早期阅读和()

    • A.谈话
    • B.听说游戏
    • C.倾听
    • D.写字
  28.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落脚点是()

    • A.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 B.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
    • C.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 D.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29. 关于活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正确的描述是()

    • A.注意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 B.提供幼儿有限的操作语言的机会
    • C.通过单一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 D.注意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30. 儿童学习说话时必须掌握的能力有()

    • A.语音、词法和语段
    • B.语音、词汇和语段
    • C.语音、词法和句法
    • D.短语、词法和句法
  31. 布伦姆等提出,儿童语言内容的发展由几方面的习得所组成,即()

    • A.物体本身、物体自然关系准则和物体社会关系准则
    • B.物体本身、物体自然关系准则和物体相互关系方式
    • C.物体分类、物体自然关系准则和物体社会关系准则
    • D.物体分类、物体自然关系准则和物体相互关系方式
  32. 整合教育观认为,语言教育整合方式具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建构语言教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 A.练习
    • B.活动
    • C.游戏
    • D.作业
  33. 有研究认为,儿童已经获得日常语言交际的90%的年龄是()

    • A.3~4岁
    • B.4~5岁
    • C.6~7岁
    • D.7~8岁
  34. 汉语儿童说出数量较少的复合句是在()

    • A.1.5岁
    • B.2岁
    • C.2.5岁
    • D.3岁
  35. “儿童天生就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此观点属于()

    • A.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
    • B.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 C.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 D.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36. 强调“冒险”和“错误使用”在儿童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的教育观是()

    • A.完整语言教育观
    • B.整合教育观
    • C.活动教育观
    • D.传统语言教育观
  37. 关于语用技能,属于其心理预备能力的是()

    • A.对实际交际情景变化的敏感性
    • B.对交际对象反馈的敏感性
    • C.对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
    • D.对相关交际内容知识的组织能力
  38. “儿童的语言是主体与环境中的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的观点出自()

    • A.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
    • B.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 C.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 D.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39. 在儿童语法获得的过程中,句子的理解()

    • A.早于句子的产生
    • B.晚于句子的产生
    • C.同步于句子的产生
    • D.无关于句子的产生
  40. 儿童正式进入语言发展期大约开始于()

    • A.1岁
    • B.1.5岁
    • C.2岁
    • D.2.5岁
  41. 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咿咿呀呀,经过了大量的发音练习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 A.音节发声、前词语发声和单音发声
    • B.音节发声、单音发声和前词语发声
    • C.单音发声、前词语发声和音节发声
    • D.单音发声、音节发声和前词语发声
  42. 儿童语言发展的四个重要范畴包括儿童语音的发展、语义的发展、语法的发展和()

    • A.语调的发展
    • B.语用的发展
    • C.语段发展
    • D.词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