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2013年4月自考(学前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联系实际,说明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

  2. 冬冬是一名活泼开朗的幼儿,尤其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游戏、玩耍,从小伙伴那里学会了许多本领。可是冬冬的妈妈非常疼爱、关心他,特别害怕冬冬在与别的小朋友交往时受欺负,或者担心冬冬被别的小朋友的某些不良行为或习惯影响而形成一些坏毛病。因此,她很少让冬冬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在幼儿园里,冬冬的老师也担心幼儿之间的频繁交往容易导致活动室过于吵闹,不利于维持班级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也不利于幼儿自制力的培养。于是,“少说话”、“闭上你的小嘴”、“保持安静”等要求常挂在老师的嘴上。在这种要求下,小朋友们平时甚至连走路、喝水、上卫生间都必须是静悄悄的,生怕发出一点“噪声”而遭致老师的批评……

    (1)请问:冬冬妈妈和老师的做法合理吗?为什么? 

    (2)请结合以上案例或联系实际谈谈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

  3. 6~12个月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 联系实际,谈谈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5. 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是什么?

  6. 幼儿观察的发展有何特点?

  7. 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8. 单词句

  9. 近远规律

  10. 创造想象

  11. 具体形象思维

  12. 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

  13. 婴儿从六七个月开始,对依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关注。当依恋对象离开时,他们就会哭喊,不让离开;当依恋对象回来时,他们会显得十分高兴。这表明此时期婴儿依恋的发展处于()

    • A.无差别反应阶段
    • B.无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
    • C.普遍反应阶段
    • D.特殊情感连接阶段
  14. 盖赛尔等人依据实验事实提出的著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是()

    • A.遗传决定论
    • B.环境决定论
    • C.成熟论
    • D.相互作用论
  15. 儿童在2~3岁已基本上能掌握代名词“我”,用“我”的称呼来代替自己具体的名字,这标志着儿童()

    • A.自我意识的萌芽
    • B.情感的萌芽
    • C.意志的萌芽
    • D.想像的萌芽
  16. “哨兵持枪姿势”实验的研究目的是考察3~7岁儿童在控制自己动作方面的()

    • A.果断性
    • B.坚持性
    • C.选择性
    • D.自觉性
  17. 在幼小儿童身上,喜与怒、哀与乐等对立情绪,常常在很短时间内互相转换。例如他们时常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到了幼儿晚期,这种情况逐渐减少,情绪的稳定性逐渐增强。这说明了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是日益()

    • A.丰富化
    • B.社会化
    • C.自我调节化
    • D.深刻化
  18. 儿童出现出声的自言自语的年龄大约在()

    • A.1岁左右
    • B.2岁左右
    • C.3岁左右
    • D.4岁左右
  19. 幼儿先学习的汉语拼音对后学习的英文字母会产生干扰作用,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

    • A.外抑制
    • B.倒摄抑制
    • C.超限抑制
    • D.前摄抑制
  20. 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出现在()

    • A.0~2岁
    • B.2~4岁
    • C.4~7岁
    • D.7~11岁
  21. 小班幼儿绘画时常常是画了“气球”,又画“小鱼”,再画“小船”,最后还画了一把“牙刷”。总之,他们往往想到什么就画什么……这表明幼儿想像的一个特点是()

    • A.想像受情绪影响
    • B.想像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 C.想像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 D.以想像结果为满足
  22.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揭示的“遗忘规律”表明,遗忘进程的总趋势是()

    • A.先慢后快
    • B.先快后慢
    • C.不快不慢
    • D.均衡发展
  23. 心理学家吉布森等人发明的“视觉悬崖”实验装置主要运用于研究婴儿的()

    • A.形状知觉
    • B.大小知觉
    • C.方位知觉
    • D.深度知觉
  24. 教师组织幼儿排练文艺节目时,既要求幼儿边唱边跳,同时,还要求幼儿具有丰富的表情。在此,幼儿所表现出的注意品质属于()

    • A.注意的选择性
    • B.注意的稳定性
    • C.注意的范围
    • D.注意的分配
  25. 研究者利用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称为()

    • A.观察法
    • B.测验法
    • C.实验法
    • D.访谈法
  26.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儿童心理发展在短期内容易出现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这个特殊的时期被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

    • A.转折期
    • B.最近发展期
    • C.高原期
    • D.最佳期
  27. 某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在白色的背景上贴上大红花,以利于幼儿观察。这位教师这样做是利用了知觉的()

    • A.刺激物的组合规律
    • B.对象的活动性规律
    • C.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规律
    • D.刺激物的排列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