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自考幼儿园课程模拟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以下是一则幼儿园课程的案例。

    某老师在班上新增了“出租车之家”的游戏,小朋友很喜欢。考虑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选择这个游戏的人数比较多,老师增加了出租车的数量。之后,老师们又发现,当打车的人比较多的时候,打车的顺序就比较乱,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做了等待打车的顺序牌。后来,在幼儿游戏的时候,又出现了出租车碰撞的问题,老师就在活动室里制定了汽车的行车路线,使出租车的行驶遵循基本的交通规范。为了帮助幼儿开展出租车游戏,老师还在图书角增加了一部分关于出租车的书籍,丰富幼儿的经验。

    请结合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性,谈谈你对本案例的看法。

  2. 试为幼儿园大班的活动“有趣的纸杯玩偶”撰写活动计划。

  3. 试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步骤。

  4. 结合实际,试述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

  5. 简述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6. 简述幼儿园课程的特质。

  7. 简述幼儿园活动区域投放材料须注意的基本问题。

  8. 简述家园合作中家长的角色。

  9. 简述建立档案袋的目的。

  10. 表现性区域

  11. 弹性计划

  12. 主题活动

  13. 区域设置的动态化原则

  14. 学期计划

  15. “活教育”理论的倡导者是()

    • A.陈鹤琴
    • B.张雪门
    • C.张宗麟
    • D.陶行知
  16.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提出者是()

    • A.张雪门
    • B.梁漱溟
    • C.陈鹤琴
    • D.陶行知
  17. 对幼儿园课程加以组织,依据的是()

    • A.学科的逻辑
    • B.生活的逻辑
    • C.认知的逻辑
    • D.知识的逻辑
  18. 一般来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主要有知识指导、技能指导和()

    • A.交往指导
    • B.观察指导
    • C.动作指导
    • D.学习品质指导
  19. 根据儿童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来组织编排课程内容,这是遵循()

    • A.逻辑顺序
    • B.心理顺序
    • C.内容顺序
    • D.学科顺序
  20. 从教师影响儿童的方式上,可以将幼儿园教学方法分为直接影响法、间接影响法和()

    • A.项目法
    • B.问题法
    • C.观察法
    • D.操作法
  21. 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多投放原始材料和半成品,尽量使材料一物多用,这些材料称为()

    • A.高结构性材料
    • B.环保材料
    • C.低结构性材料
    • D.废旧材料
  22.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对象一般包括()

    • A.课程方案
    • B.实施过程
    • C.课程效果
    • D.以上均是
  23. 幼儿园课程目标应是启蒙性的,不宜追求过高的目标,尤其不应追求过高的()

    • A.认知目标
    • B.情感目标
    • C.体育目标
    • D.技能目标
  24. 学科活动设计中,活动目标的特征不包括()

    • A.具体
    • B.全面
    • C.可操作
    • D.可检验
  25. 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

    • A.知识体系
    • B.学习经验
    • C.行为习惯
    • D.道德品质
  26. 在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体系中,教育重点在于强健体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年龄段是()

    • A.0-1岁
    • B.1-2岁
    • C.2-3岁
    • D.3-4岁
  27.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记录观察内容,常见的记录方式不包括()

    • A.文字记录
    • B.声音记录
    • C.绘图记录
    • D.图片记录
  28.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本质是()

    • A.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 B.完全跟随幼儿兴趣变化的过程
    • C.教师随心所欲、即兴发挥的过程
    • D.课程的“再设计”过程
  29. 古德莱德将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称为()

    • A.理想的课程
    • B.领悟的课程
    • C.运作的课程
    • D.经验的课程
  30. 维果茨基将教学分为三种类型:自发型教学、反应型教学和()

    • A.自发-反应型教学
    • B.集体教学
    • C.分组教学
    • D.个别教学
  31.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群性发展的敏感期为()

    • A.0-3岁
    • B.0-5岁
    • C.1-4岁
    • D.2.5-5岁
  3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

    • A.趣味性
    • B.挑战性
    • C.游戏性
    • D.认知性
  33. 发生在课程实施以后,关注评定课程计划的整体效果的评价是()

    • A.诊断性评价
    • B.形成性评价
    • C.总结性评价
    • D.中性评价
  34.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水平,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把握活动节奏,控制活动时间,调整活动方式,这有利于促进幼儿()

    • A.学习的主动性
    • B.全面发展
    • C.个性化发展
    • D.社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