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模拟试卷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日上午,某园的大班幼儿由教师王某在队前带领到户外活动,幼儿罗某站在李某的背后,两人均在队尾,趁队伍行走拉开距离的一瞬间,二人嬉闹,李某背罗某时摔倒,致使自己左股骨折。事故发生后,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及时送李某到医院进行了治疗。李某住院三个月后达临床愈合,幼儿园为李某支付了医药费,并就其他赔偿问题进行了多次协商,始终未达成协议,李某家长向法院提起诉讼。

    分析案例,说明该案件中幼儿园适用哪种处理原则,幼儿园是否需要承担相关责任,以及谁应当承担本次事故的主要责任。

  2. 论述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律、教育法规之间的区别。

  3. 试述如何更好地进行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

  4. 简述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知识的内容。

  5. 简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目的。

  6. 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意义与影响。

  7. 简述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个人修养与行为。

  8. 简述《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意义。

  9. 广义的教育法律

  10. 简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意义

  11. 儿童的参与权

  12. 广义的生存权

  13. 儿童

  14. 人为情境中的评价

  15. 在校园周边安全管理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是

    • A.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在学校围墙或者建筑物边建设工程
    • B.在治安情况复杂的学校周边地区增设治安岗亭和报警点
    • C.依法查处取缔擅自设立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 D.依法查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6. 第一部有关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约定是

    • A.《儿童权利宪章》
    • B.《儿童权利公约》
    • C.《儿童权利宣言》
    • D.《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
  17. 下列关于幼儿园、托儿所办园规模的规定,错误的是

    • A.大型幼儿园10-12个班为宜
    • B.中型幼儿园5-10个班为宜
    • C.小型幼儿园5个班以下为宜
    • D.托儿所招收3岁以下幼儿的,以不超过5个班为宜
  18. 下列关于幼儿初步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3-4岁幼儿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并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
    • B.4-5岁幼儿能大体讲出所听故事的主要内容,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还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 C.5-6岁幼儿能够专注地阅读图书,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做到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 D.5-6岁幼儿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还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
  19. 下列选项中,属于儿童最基本的权利的是

    • A.国籍权
    • B.发展权
    • C.娱乐权
    • D.表达权
  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

    • A.人才型社会
    • B.学习型社会
    • C.信息型社会
    • D.资源型社会
  21. “国十条”中,我国未来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格局的主体是

    • A.普惠性幼儿园
    • B.营利性幼儿园
    • C.私人幼儿园
    • D.乡镇中心幼儿园
  22. 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方针是

    • A.为工农服务的方针
    • B.“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 C.借助苏联教育模式
    • D.全面规划、加强领导
  23. 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时,关键性目标是

    • A.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 B.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 C.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 D.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24. 幼儿园教师的核心品质是

    • A.富有爱心
    • B.富有责任心
    • C.知识渊博
    • D.富有耐心
  25. 《幼儿园管理条例》适用对象为招收适龄的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幼儿园,其中幼儿年龄在

    • A.3周岁以上
    • B.2周岁以上
    • C.4周岁以上
    • D.5周岁以上
  26. 幼儿教育工作者之间加强交流合作的基本途径是

    • A.侧重保育
    • B.侧重教育
    • C.保教结合
    • D.保教分离
  27. 在我国纵向层次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是

    • A.教育部门法
    • B.教育规章
    • C.教育行政法规
    • D.地方性教育法规
  28.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基本特点有

    • A.内容专一
    • B.注重习惯养成
    • C.针对性强
    • D.规定具体,理论性强
  29. 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

    • A.《幼儿园工作规程》
    • B.《幼儿园管理条例》
    • C.《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0. 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托幼机构应当根据规模、接收儿童数量等设立相应的卫生室或者保健室,具体负责卫生保健工作
    • B.托幼机构卫生室应当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C.托幼机构保健室可适当开展诊疗活动,其配置应当符合保健室设置基本要求
    • D.新设立的托幼机构,应当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卫生评价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招生前应当取得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符合《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的卫生评价报告
  31. 学校在组织学生开展大型集体活动时,正确的做法有

    • A.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活动
    • B.成立临时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 C.在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开展相关活动
    • D.组织学生参加抢险等应当由专业人员或者成人从事的活动
  32. 普及学前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体制创新
    • B.普遍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
    • C.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 D.坚持公益性,促进公平
  33. 在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中,属于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职责的是

    • A.负责定期为托幼机构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的宣传、咨询服务和指导
    • B.依法加强对托幼机构食品安全的指导与监督检查
    • C.依法对托幼机构的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 D.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
  3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儿童正餐间隔时间为3.5-4小时,进餐时间为20-30分钟/餐,餐后安静活动或散步时间为10-15分钟
    • B.3-6岁儿童午睡时间根据季节以2-2.5小时/日为宜,3岁以下儿童日间睡眠时间可适当延长
    • C.要根据儿童膳食计划制订带量食谱,1-2周更换1次
    • D.卫生保健人员要每日深入班级巡视3次,发现患病、疑似传染病儿童应当尽快隔离同时与其家长联系,使其及时到医院诊治,并追访诊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