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自考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模拟试卷七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从“找衣服”到“买衣服”小班幼儿穿、脱衣服的能力差,家长又怕幼儿着凉,经常给幼儿穿很多的衣服来园。

    结果,幼儿每次户外活动玩起游戏来就满身大汗,师就把他们的衣服脱下一些放在一起。活动室里经常放了一大堆衣服。离园前,再让幼儿认领衣服,装入书包,免得家长来时手忙脚乱。但每次问是谁的衣服时,幼儿却不爱理睬,只顾着玩,有的也认不清自己的衣服。教师的工作往往很被动。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一天,自由活动时,幼儿在玩“买菜”的游戏教师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把“找衣服”变成“买衣服”呢?

    于是放学之前教师对幼儿们说“今天我们来玩买衣服’的游戏,看谁最能干。将自己的衣服‘买’来放入书包里。如果买对了,还有小礼物呢!”结果,幼儿争着来买自己的衣服,并放入书包,一会儿,服就被他们买光了。就这样,教师通过不断变换方式让幼儿玩“买衣服”“换衣服”“比比谁穿得快”“看谁最先放好”等小游戏,使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学会了穿衣服、叠衣服等,生活自理能力得以提升。结合案例,分析游戏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价值。

  2. 举例分析不同年龄班角色游戏的指导重点。

  3. 论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途径。

  4. 怎样指导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活动?举例说明。

  5. 简述儿童游戏的特点。

  6. 规划户外游戏环境应注意哪些问题?

  7. 不同阶段的小班幼儿在户外集体游戏的选择上有哪些不同?

  8. 角色行为

  9. 认知发展

  10. 同化

  11. 建构游戏

  12. 教学游戏中,拟定游戏的规则要简明和严谨,一般为【】

    • A.2~4条
    • B.2~3条
    • C.3~4条
    • D.3~5条
  13. 与成人共同游戏,儿童体验到成人的爱,对其形成信任与依恋,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其他孩子的注意和交往的兴趣。这种现象说明游戏是【】

    • A.儿童身体活动的需要
    • B.儿童认知活动的需要
    • C.社会交往活动的需要
    • D.自我肯定的需要
  14. 规则游戏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其中影响和制约规则游戏能否顺利进行的核心要素是【】

    • A.游戏目的
    • B.游戏玩法
    • C.游戏规则
    • D.游戏结果
  15. 皮亚杰认为游戏的认知本质是【】

    • A.游戏是一种同化大于顺应的活动
    • B.游戏是一种同化小于顺应的活动
    • C.游戏是一种同化等于顺应的活动
    • D.游戏是一种独立的活动
  16. 幼儿游戏时,在和同伴的交流过程中吸收他人经验,获得知识的方式属于【】

    • A.范例
    • B.修正
    • C.强化
    • D.经验互补
  17.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角色游戏的哪个特点【】

    • A.自主性
    • B.创造性
    • C.社会性
    • D.规则性
  18. 幼儿真正的角色扮演行为出现在【】

    • A.2~3岁
    • B.3岁末4岁初
    • C.3岁
    • D.4岁
  19. 按照我国幼儿园空间标准,室内人均活动面积不少于【】

    • A.2平方米
    • B.4平方米
    • C.6平方米
    • D.3平方米
  20. 户外综合主题角色游戏、户外建构游戏和户外表演游戏是适合大班幼儿的【】

    • A.象征游戏
    • B.规则游戏
    • C.竞技游戏
    • D.角色扮演游戏
  21. 皮亚杰认为,儿童规则行为发展的规则协调阶段指的是【】

    • A.第一阶段(3岁左右)
    • B.第二阶段(3~5岁)
    • C.第三阶段(5~7岁)
    • D.第四阶段(11~12岁)
  22. 下列指标不属于游戏特征“三内说”的是【】

    • A.控制
    • B.真实
    • C.动机
    • D.自由
  23. 游戏可分为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

    • A.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 B.以游戏的认知分类
    • C.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 D.以游戏的动机分类
  24. 依据芬森的研究,幼儿把一个杯子放在茶碟上,然后再把另一个杯子放到另一个茶碟上,这种动作属于【】

    • A.敲打
    • B.关联动作
    • C.象征性动作
    • D.序列性动作
  25. 依据智力构成成分或心理过程,教学游戏可分为六类,“配瓶盖”游戏属于【】

    • A.发展感知能力的游戏
    • B.发展观察力的游戏
    • C.发展注意力的游戏
    • D.发展思维的游戏
  26. 根据任务性质对益智游戏进行分类,百宝箱游戏属于【】

    • A.训练感官的益智游戏
    • B.发展想象与创造力的益智游戏
    • C.发展语言的益智游戏
    • D.发展思维能力的益智游戏
  27. 幼儿园室内阅读区的设置应注意【】

    • A.所需空间较大,应安置在远离通道的位置
    • B.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且不能靠近水源,设置时应远离美工区
    • C.可设置在“娃娃家”附近
    • D.应当营造舒适安静的氛围,成为活动室最吸引人的地方
  28.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游戏中重复不愉快的体验是【】

    • A.本我
    • B.超我
    • C.唯乐原则
    • D.强迫重复
  29. “谜和猜谜”“寻找和发现”“躲和藏”属于教学游戏结构中的【】

    • A.游戏任务
    • B.游戏行为
    • C.游戏规则
    • D.游戏信号物
  30. 教师在编制教学游戏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 A.游戏的玩法和构思
    • B.游戏的规则
    • C.游戏题目
    • D.教学游戏目标
  31. 对于幼儿来说,其基本活动是

    • A.生活
    • B.集体教学
    • C.游戏
    • D.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