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应试模拟题(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论述人格形成的因素。

  3. 简要说明社会促进、社会惰化及它们的特征。

  4. 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哪些特性?

  5. 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还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6. 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

    • A.胆汁质
    • B.黏液质
    • C.多血质
    • D.抑郁质
  7. 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

  8. 提出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 A.费斯廷格
    • B.韦纳
    • C.阿特金森
    • D.班杜拉
  9. “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

    • A.强度的特点
    • B.新异性的特点
    • C.变化的特点
    • D.对比的特点
  10. 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不同,动机可划分为(  )。

    • 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 B.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 C.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 D.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
  11.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记忆力水平,主要属于(  )。

    • A.创造力
    • B.一般能力
    • C.操作能力
    • D.特殊能力
  12.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 A.创造能力
    • B.抽象思维能力
    • C.观察力
    • D.记忆力
  13. 情绪与情感是以下列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

    • A.需要
    • B.动机
    • C.态度
    • D.认知
  14. 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 A.感觉
    • B.视觉
    • C.色觉
    • D.知觉
  15. 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态度是社会交换的产物。这属于态度的(  )。

    • A.知识功能
    • B.工具性功能
    • C.价值表达功能
    • D.自我防御功能
  16. 短时记忆与瞬间记忆的遗忘是属于(  )。

    • A.永久性遗忘
    • B.暂时性遗忘
    • C.干扰性遗忘
    • D.逆向遗忘
  17. 性格的ABC理论属于哪个理论流派的内容?(  )

    • A.行为矫正疗法
    • B.精神分析疗法
    • C.人本主义疗法
    • D.合理情绪疗法
  18. 在近代教育史上,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而知识的传授则无关紧要。试用某一教学规律对该观点进行分析。

  19.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 A.分析和综合
    • B.间接性和概括性
    • C.判断和推理
    • D.指向性和集中性
  20.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1.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2. 简述德育的校内途径。

  23. 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学生,可以拆看学生的信件。

  24. 德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25. 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搜集资料加以分析解决的学习方法是()

    • A.接受性学习
    • B.研究性学习
    • C.合作式学习
    • D.网络化学习
  26. 学校进行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是(  )。

    • A.小组
    • B.班级
    • C.年级
    • D.教导处
  27.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实物或模型,或者向学生做示范性实验,以使学生获得有关感性知识的方法叫做(  )。

    • A.实验法
    • B.参观法
    • C.演示法
    • D.练习法
  28. “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

    • A.直观性原则
    • B.因材施教原则
    • C.启发性原则
    •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9. 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 A.说理教育
    • B.榜样示范
    • C.实际锻炼
    • D.陶冶教育
  30.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C.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 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1.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 A.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
    • B.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D.红与专相结合
  32. 上海育才学校在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创造的教学方法是(  )。

    • A.导学式教学法
    • B.读议讲练法
    • C.合作学习法
    • D.六步教学法
  33. 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家是(  )。

    • A.赞可夫
    • B.布鲁纳
    • C.凯洛夫
    • D.杜威
  34. 提出“四段教学法”并作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的教育家是(  )。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凯洛夫
    • D.乌申斯基
  35. 实验法所属的教学方法的类型是(  )。

    •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
    •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
    •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
    • D.以语言传递为主的
  36.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教育著作是(  )。

    • A.《教学与发展》
    • B.《大教学论》
    • C.《教育漫话》
    • D.《教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