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全真模拟试卷(7)
-
联系实际分析如何教会学生调节与控制情绪。
-
简要说明人格的特征。
-
简要说明意志与情绪过程的关系。
-
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哪些特性?
-
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
根据动机的性质及社会价值的不同,可把动机分为( )。
- A.生理性与社会性的动机
- B.长远与短暂的动机
- C.高尚与低级的动机
- D.主导性与辅助性的动机
-
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总能带来行为效率的提高。
-
提出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 A.费斯廷格
- B.韦纳
- C.阿特金森
- D.班杜拉
-
厌恶疗法属于( )。
- A.行为矫正疗法
- B.精神分析疗法
- C.人本主义疗法
- D.合理情绪疗法
-
在目的冲突中,个人在回避两个有害无利的目标时引起的冲突是( )。
- A.双趋式冲突
- B.双避式冲突
- C.趋避式冲突
- D.多重趋避式冲突
-
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是( )。
- A.能力
- B.努力
- C.运气
- D.任务难度
-
迷信、巫术的流行,说明下列哪种因素影响社会态度的形成?( )
- A.经验的情绪后果
- B.参照群体
- C.知识水平
- D.文化因素
-
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受性产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
- A.感觉的适应
- B.感觉的对比
- C.感觉的分化
- D.感觉的相互作用
-
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态度是社会交换的产物。这属于态度的( )。
- A.知识功能
- B.工具性功能
- C.价值表达功能
- D.自我防御功能
-
人的心理就其产生方式而言,都是脑的( )。
- A.精神活动
- B.意识活动
- C.理性活动
- D.反射活动
-
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联合(综合)起来的过程叫做( )。
- A.抽象
- B.概括
- C.分析
- D.综合
-
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 A.练习
- B.感知
- C.活动
- D.思维
-
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
-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
试述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
试评析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论。
-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问卷法。
-
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素养?
-
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学生,可以拆看学生的信件。
-
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是( )。
- A.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
- B.马卡连科的《教育诗》
- C.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 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
教学的特殊形式是( )。
- A.现场教学
- B.复式教学
- C.个别指导
- D.小组教学
-
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 )。
- A.讨论法
- B.读书指导法
- C.演示法
- D.实验法
-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提出:“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提示我们应注意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
- 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 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又称( )。
- A.道德教育过程
- B.政治教育过程
- C.德育过程
- D.思想教育过程
-
实验法所属的教学方法的类型是( )。
-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
-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
-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
- D.以语言传递为主的
-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下列哪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
- A.课堂教学以外
- B.学校以外
- C.课堂教学和学校以外
- D.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
-
在德育工作中,要统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这主要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
- 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 C.知行统一的原则
-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 A.1862年
- B.1901年
- C.1911年
- D.1949年
-
《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捷克教育家( )。
- A.赞可夫
- B.马卡连科
- C.夸美纽斯
- D.凯洛夫
-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 )。
- A.1982年
- B.1983年
- C.1984年
- D.1985年
-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
- A.加强德育
- B.发展智力
- C.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D.健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