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2. 简述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方法。

  3. 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4. 人格不具有稳定性。

  5.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6. 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7. 正确的态度能够促使个体实现预定目标,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这表明态度具有( )

    • A.工具性功能
    • B.自我防御功能
    • C.价值表达功能
    • D.社会适应功能
  8. 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称为( )

    • A.性格
    • B.气质
    • C.能力
    • D.情绪
  9. 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不稳定、内在和可控的因素是( )

    • A.能力商低
    • B.努力程度
    • C.任务难度
    • D.运气好坏
  10. 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是( )

    • A.概念掌握
    • B.言语指导
    • C.动作示范
    • D.有效练习
  11. 下列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

    • A.快乐
    • B.激情
    • C.愤怒
    • D.恐惧
  12. 作家在头脑中塑造新的典型人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属于( )

    • A.再造想象
    • B.联想
    • C.创造想象
    • D.幻想
  13. “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所体现的社会心理现象是( )

    • A.遵从
    • B.服从
    • C.众从
    • D.从众
  14. 为人类所特有、与抽象思维发展密切联系的记忆是( )

    • A.形象记忆
    • B.情绪记忆
    • C.运动记忆
    • D.语义记忆
  15. 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最佳效率的学习程度是( )

    • A.50%
    • B.100%
    • C.150%
    • D.200%
  16. 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

    • A.兴奋和泛化
    • B.兴奋和抑制
    • C.集中和抑制
    • D.集中和泛化
  17. 影响知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的同一因素是( )

    • A.知识经验
    • B.刺激强度
    • C.兴趣爱好
    • D.视觉线索
  18. 上课时学生能够边听讲、边做笔记、边思考。这种现象所体现的注意品质是( )

    • A.注意广度
    • B.注意转移
    • C.注意分配
    • D.注意起伏
  19. 我国《教育法》中对学生的义务作了哪些规定?

  20. 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

    王老师是一位胖胖的数学老师。有一次在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马上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书本和手臂的长度。班上顿时炸开了锅,一只只胳膊高举着要求测量。被点名的同学经过测量报出答案后,都得到了表扬,嘴巴笑成了一朵朵花。那些没被点到名字的学生着急了,高举着手喊:“老师,快叫我!快叫我!”

    “桌子、铅笔、书本和手臂的长度都量过了,我们还想测量什么呢?”老师的话音刚落,一个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班上一下静了,同学们都转过头看着这个男孩不知所措,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边笑边朝那个男孩说着:“好啊,你来量吧。”

    小男孩拿着尺子,用手按住尺子的一端,让尺子在老师的肚皮上翻着跟头,跟头翻了好几个,他最后报出测量的结果是87厘米。

    “不错,他量得很认真,答案也比较接近。”老师不失时机地问了一句:“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更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

    老师问:“你用手怎么量呢?”小女孩说:“我的手掌是11厘米,我看腰有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着点点头,说:“可以。”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刚爬了一圈之后,她就报出了答案“89厘米。”

    笑容在老师和同学的脸上绽放,班级的气氛更活跃了……

    下课前,王老师对物体长度的概念做了总结,并要求学生课后结合生活中的事物做长度的测量练习。

    [问题]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试结合案例加以分析。

  21.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22. 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23. 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有明确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24. 每个新人职教师都应学会做班主任工作,而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 ( )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 D.统一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
  25. 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26. 王老师在小学语文课上,结合课文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描绘了深秋层林尽染、色彩斑斓的山林风光。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直观性原则
    • D.循序渐进原则
  27. 张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采用表扬、奖励、批评、处分等方法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这种德育方法是( )

    • A.说服教育法
    • B.个人修养法
    • C.榜样示范法
    • D.品德评价法
  28. 中小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 )

    • A.教学目标
    • B.课程目标
    • C.课程计划
    • D.课程标准
  29.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在学校课程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其设置的时段为( )

    • A.小学一年级到高中阶段
    • B.小学三年级到初中阶段
    • C.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阶段
    • D.初中到高中阶段
  30. 人们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偶发事件能做出巧妙、恰当处理的行为称为“教育机智”。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

    • A.创造性
    • B.主体性
    • C.广延性
    • D.间接性
  31. 教育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 A.教育目的
    • B.教育制度
    • C.教育内容
    • D.教育途径
  32. 我国现代学制确立和发展中所沿用的基本类型是( )

    • A.单轨学制
    • B.双轨学制
    • C.分支学制
    • D.多轨学制
  33. 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其中,以美国学者孟禄为代表主张的是( )

    • A.生理起源说
    • B.劳动起源说
    • C.心理起源说
    • D.交往起源说
  34. 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 A.遗传
    • B.环境
    • C.教育
    • D.主观能动性
  35.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体现的教育理论派别属于( )

    • A.实验教育学
    • B.实用主义教育学
    • C.文化教育学
    • D.批判教育学
  36. 最早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等教学思想的文献是( )

    • A.《大学》
    • B.《论语》
    • C.《学记》
    • D.《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