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考研教育学综合试题及答案1(教育研究方法)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高校通过研究来促进本科生教学。从法学专业的二年级四个班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为实验班,又随机抽取一个班为对照班。实验前后对两班学生的研究能力做了统一的测试。实验开始后,两班使用相同的教材、保持相同的进度,但两班的作业不同,实验班均为研究型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对照班为记忆性作业,或不留作业。一个学年过后,用统一测试的方法测出实验班在研究能力(搜集资料、设计研究、研究报告的写作)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班。(1)该实验研究采用了何种研究设计?(2)该实验的研究假设是什么?(3)该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是什么?(4)该实验设计有哪些优点、缺点?

  2. 简述描述统计的主要方法。

  3. 在撰写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过程中,“资料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检验方式”这部分应该放在

    • A.前言
    • B.方法
    • C.结果
    • D.讨论
  4. 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时,总体参数所在的区域距离是

    • A.置信界限
    • B.置信区间
    • C.置信水平
    • D.显著性水平
  5. 某大学生某课程期中得分为75分,期末得分为85分。期中、期末成绩的比为3:7。该大学生学期总平均数是

    • A.72
    • B.86
    • C.82
    • D.80
  6. 一组数据的个数为100,离均差平方和是100,那么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分别是

    • A.0,0
    • B.0.32,0.1
    • C.10,100
    • D.1,1
  7. 最基本、最典型的实验设计是

    • A.单组前后测设计
    • B.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 C.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 D.所罗门四组设计
  8. 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有“为教育行动而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由教育行动者研究”三个特点。其中“为教育行动而研究”体现了教育行动研究的

    • A.研究的目的
    • B.研究的情境
    • C.研究的方式
    • D.研究的主体
  9. ×中学学习北京十一学校,但不敢贸然行动。于是在刚刚入学的初一年级的一个班级进行了实验。通过1个学年的实验发现,实验效果显著。这一实验属于

    • A.实验室实验
    • B.自然实验
    • C.单因素实验
    • D.多因素实验
  10. 在一项有关英语单词速记的实验中,研究者进行了前测,然后进行实验,随后进行了后测。研究者发现:参与实验的学生的后测(后测的时间为前测的3天后)成绩明显提升,并开始大肆宣传他们的速记方法十分有效。但有研究者认为这一研究的内在效度不足。这是因为

    • A.被试选择
    • B.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
    • C.测量
    • D.历史
  11. 在测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过程中,需以“学号”来区别大学生。学号属于

    • A.称名量表
    • B.顺序量表
    • C.等距量表
    • D.比率量表
  12. 在学业水平测试中,教师发现有一道选择题在126名学生中,有26人回答正确。这一题目的难度是

    • A.0.25
    • B.0.21
    • C.0.33
    • D.0.20
  13. 研究者小峰在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中,运用了访谈法。在访谈的过程中,他特别注意根据受访者的回答对某些问题进行追问。他在研究中的这一做法,体现了访谈法的

    • A.灵活性强
    • B.可以使用复杂的访谈提纲
    • C.受访谈提纲的限制
    • D.被试受主试的影响
  14. 下列关于问卷法的优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问卷调查的范围广
    • B.可以选取大样本量
    • C.受主被试交互作用的影影响
    • D.较易量化
  15. 观察的焦点是观察对象的外部行为表现,包括自然行为的现象观察和系统的现象观察,能搜集到客观真实的材料。这一观察是

    • A.自然情景中的观察
    • B.实验室观察
    • C.直接观察
    • D.间接观察
  16. 9月初,幼儿园刚刚开学,小班王老师在自由活动的时候不对所在班级幼儿给予任何干涉,而是从旁观察。观察得知:豆豆活跃,且精力旺盛,需要为其多多安排活动;慧慧腼腆、内向,需要多多鼓励。王老师的观察是

    • A.自然观察
    • B.实验室观察
    • C.间接观察
    • D.参与式观察
  17. 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研究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是

    • A.昆体良
    • B.裴斯泰洛齐
    • C.卢梭
    • D.皮亚杰
  18. 某研究者要研究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状况,最可靠的资料来源是

    • A.教育年鉴
    • B.教育调查报告
    • C.教育统计资料
    • D.学术会议论文
  19. 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发现作者并非以往熟悉的人物,因此,专家们对作者的学识能力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论的分类,这属于

    • A.外部评论
    • B.内部评论
    • C.事实评论
    • D.价值评论
  20. 为研究全民教育发展状况,小张查阅了历年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属于

    • A.一次文献
    • B.二次文献
    • C.三次文献
    • D.四次文献
  21. 下列选项不是无关变量的是

    • A.干扰变量
    • B.控制变量
    • C.无关因素
    • D.刺激变量
  22. 在调查“综合性大学的考研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问题中,研究者从各学院辅导员手中获取全校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名单(总体)1000人,拟从中抽取100人。研究者按照生源地的区域把生源分为本省、外省生源,然后按照这一学校的本省外省生源5:5的比例,抽取本省、外省学生各50人。这种抽样的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 B.系统抽样
    • C.分层抽样
    • D.整群抽样
  23. 博士生小张根据自己所学的学科问题史将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定为“×学科问题的系谱学研究”。这一选题属于

    • A.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
    • B.学科理论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
    • C.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领域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 D.来源于对前人和他国教育信息的分析与解读
  24. 叶澜教授认为:我们应该摒弃教师是园丁的农业思维模式,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工业思维模式;摒弃“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教育不是简单的以谁为中心,应该是一种“生态”的模式。这才是基础教育的未来。叶澜教授的观点反映了

    • A.教育科学研究的自然化、生态化
    • B.教育科学研究的综合化
    • C.教育科学研究的跨文化趋势
    • D.教育科学研究的现代化
  25. 在研究“高考改革的阻力”这一课题的过程中,研究者想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家长们并没有时间做问卷,但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间进行访谈,是切实可行的。因此,将家长问卷更改为家长访谈。这一研究属于

    • A.基础研究
    • B.应用研究
    • C.行动研究
    • D.混合研究
  26.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誉为西方第一本教学著作。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昆体良的研究处于

    • A.直觉观察时期
    • B.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 C.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 D.教育研究的变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