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1(专业基础综合)
-
什么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保持形式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
结合巴特利特的实验说明长时记忆的信息能否准确地再现。
-
接到老朋友的电话,知道对方是谁却叫不出名字,过一会儿就会想起来,这被称为( )
- A.暂时性遗忘
- B.舌尖现象
- C.抑制现象
- D.压制现象
-
什么是记忆恢复现象?
-
斯腾伯格预测,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可能的方式主要有( )
- A.平行扫描
- B.自动停止系列扫描
- C.完全系列扫描
- D.视听扫描
-
根据遗忘的规律和了解到影响长时记忆效果的因素后,合理组织复习应该注意( )
- A.复习要及时
- B.正确分配复习时间
- C.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
- D.排除前后材料的干扰
-
关于记忆的SPI理论假定,记忆或记忆系统主要有( )
- A.程序记忆系统
- B.知觉表征系统
- C.语义记忆系统
- D.初级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
-
人们按语义关系将不同的单词分别纳入不同的类别之中,以此来提高记忆效果的编码方式是( )
- A.按语义类别编码
- B.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
- C.主观组织
- D.分类法
-
在启动效应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验方法不包括( )
- A.词汇确定
- B.词的确认
- C.词干或词段补笔
- D.词的回忆
-
进入到瞬时记忆阶段的信息,如果受到( )就转入到短时记忆阶段,否则就会很快消失
- A.注意
- B.感觉
- C.知觉
- D.思维
-
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
- A.复述策略
- B.精加工策略
- C.组织策略
- D.生成技术
-
暂时性遗忘是因干扰原因而产生的( )
- A.储存性障碍
- B.生理性障碍
- C.心理性障碍
- D.提取性障碍
-
开卷考试时的记忆活动是( )
- A.识记
- B.保持
- C.回忆
- D.再认
-
当天识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 )内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较好
- A.24小时内
- B.第二天
- C.第三天
- D.第二周
-
为了要记住“桌子一巧克力”这两个词,而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词语,使它成为诸如“桌子上放着巧克力”等易记语句,这种记忆策略的运用是( )
- A.注意策略
- B.复述策略
- C.精细复述策略
- D.对偶策略
-
( )能够解释系列位置效应产生的原因
- A.衰退说
- B.干扰说
- C.压抑说
- D.提取失败说
-
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的复述称为( )
- A.机械复述
- B.精细复述
- C.联想
- D.回忆
-
( )认为,遗忘是因为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 A.衰退说
- B.干扰说
- C.压抑说
- D.提取失败说
-
与许多复杂的认知技能(如阅读理解、词汇学习、逻辑推理等)有密切联系的记忆是( )
- A.感觉记忆
- B.短时记忆
- C.工作记忆
- D.长时记忆
-
下列能够比较好地解释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生理机制的记忆理论是( )
- A.反响回路说
- B.定位说
- C.SPI理论
- D.突触结构说
-
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和脑的各个部位都有关系的记忆理论是( )
- A.整合说或非定位说
- B.定位说
- C.SPI理论
- D.突触结构说
-
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即( )
- A.情景记忆
- B.语义记忆
- C.内隐记忆
- D.外显记忆
-
( )提出了记忆的SPI理论,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
- A.拉什利
- B.布洛卡
- C.图尔文
- D.艾克尔斯
-
按照动作要领,经过练习形成运动技能的记忆就是( )
- A.陈述性记忆
- B.程序性记忆
- C.情景记忆
- D.语义记忆
-
记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
- A.识记
- B.保持
- C.再认
- D.回忆
-
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叫( )
- A.情景记忆
- B.语义记忆
- C.程序性记忆
- D.陈述性记忆
-
当过去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我们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现象叫( )
- A.再认
- B.回忆
- C.联想
- D.再现
-
下列属于短时记忆的是( )
- A.工作记忆
- B.情景记忆
- C.语义记忆
- D.程序记忆
-
( )是人类特有的记忆形式
- A.长时记忆
- B.短时记忆
- C.感觉记忆
- D.语义记忆
-
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 )
- A.形象记忆
- B.语义记忆
- C.情景记忆
- D.动作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