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特种作业人员加氢工艺取证题库精选(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加热炉炉膛氧含量显示正常,检测结果显示烟气中CO含量超高,可能是炉膛漏风所致。

    • 正确
    • 错误
  2. 加热炉点燃长明灯时,应侧身将点火棒插入点火孔,以防止回火伤人。

    • 正确
    • 错误
  3. 化工企业生产车间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噪声标准为90分贝。

    • 正确
    • 错误
  4. 循环氢压缩机带液的可能原因是高压分离器破沫网效果不好。

    • 正确
    • 错误
  5. 有毒区域氧气含量低于18%或者有毒气体体积大于2%时,任何滤毒罐都起不到防护作用。

    • 正确
    • 错误
  6. 如果产品硫含量达不到质量要求,就说明催化剂已失活。

    • 正确
    • 错误
  7. 气瓶应存放在制定地点并悬挂警示标识,氧气瓶、乙炔瓶或易燃气瓶不得混放。

    • 正确
    • 错误
  8.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过程中,一旦听到报警声应准备结束在危险区工作,并尽快离开危险区。

    • 正确
    • 错误
  9. 装置内应设贯通式道路,道路应有不少于3个出入口,且出入口宜位于不同方位。

    • 正确
    • 错误
  10. 对于精馏塔来说,回流比是由精馏塔的热平衡来决定的,而不是由分离塔精度确定的。

    • 正确
    • 错误
  11. 《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防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防火通道。

    • 正确
    • 错误
  12. 氨的伤害途径为呼吸道吸入。

    • 正确
    • 错误
  13. 加热炉停炉后,应先停运长明灯,然后再停运主火嘴。

    • 正确
    • 错误
  14.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期间作业,当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时,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

    • 正确
    • 错误
  15. 塔底温度是衡量物料在塔蒸发量大小的主要依据。

    • 正确
    • 错误
  16. 加氢装置注水的目的是洗涤胺盐,防止其解析出堵塞冷换设备。

    • 正确
    • 错误
  17. 职业性危害因素所致职业危害的性质和强度,取决于危害因素本身理化性能。

    • 正确
    • 错误
  18. 防毒面具使用前应先检查全套面具的气密性。

    • 正确
    • 错误
  19. 安全色中黄色一般用作警告色。

    • 正确
    • 错误
  20. 精制反应器催化剂使用时间不长就表现出一床层压降升高,其主要原因就是原料油质量问题,尤其是金属含量高。

    • 正确
    • 错误
  21. 毒物和粉尘的识别,关键在于生产物料的确认和工艺过程的调差分析。

    • 正确
    • 错误
  22. 使用、储存、运输氯气的从业人员,必须接受有关预防和处置氯气泄漏、中毒等知识培训,考试后持证上岗。

    • 正确
    • 错误
  23. 分程控制是一个调节器控制二个及以上的调节阀。

    • 正确
    • 错误
  24. 在职业病目录中,噪声聋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 正确
    • 错误
  25. 柴油的安定性是指在贮存过程中抗分解能力的大小。

    • 正确
    • 错误
  26. 氢气泄露着火时,可以用水来浇灭着火源。

    • 正确
    • 错误
  27. 安全带使用两年后,按批量购入情况,抽验一次。

    • 正确
    • 错误
  28. 当中控室出现硫化氢报警,内操应报告班长,班长派人直接去现场确认。

    • 正确
    • 错误
  29. 对用人单位违反《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或者报告。

    • 正确
    • 错误
  30. 液化气铜片腐蚀不达标与原料硫含量上升有关。

    • 正确
    • 错误
  31.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 正确
    • 错误
  32. 加氢装置随着运转时间的增长,加工原料量变大,需要通过提高反应温度来补偿活性下降。

    • 正确
    • 错误
  33. 为了消除噪声的污染,除采取从传播途径上控制外,还可以用耳塞作为个人的防护用品,通常耳塞的隔声值可达40~50分贝。

    • 正确
    • 错误
  34. 球形外壳内的爆炸压力高于其它形状外壳的爆破压力。

    • 正确
    • 错误
  35. 根据伤亡事故的致因理论得知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它们的背景原因是管理上有缺陷。

    • 正确
    • 错误
  36. 发现现场有人员硫化氢气体中毒,只要联系医护人员即可,不需要进行自救互救。

    • 正确
    • 错误
  37. 消防安全标志是用以表达与消防有关的安全信息的标志,它由安全色、边框、以图像为主的图形符号或方案构成。

    • 正确
    • 错误
  38. 检修后的压力容器及贮罐等设备及管线,必须按规定进行试压、试漏和气密性试验,传动设备进行单体试车,安全装置调试复位。未经试验的设备、管道、仪表和联锁等不能投入生产,确保一次开车成功。

    • 正确
    • 错误
  39. 防止静电累计消除静电危害,采用静电接地时简易可行,十分有效的方法。

    • 正确
    • 错误
  40. 所谓工艺流程,即包括加工方法在内的工艺过程,加工工序。也可以说,就是采用某种方法加工从原料到产品的步骤。

    • 正确
    • 错误
  41. 因检修需要,电焊工需要进入容器作业,作业前测爆、测氧和硫化氢分析测试合格,监护人员就没有再安排作业,过程中就发生了容器闪爆事故,经原因查明是由于其中一根物料管线阀门内漏。这起事故安全人员工作疏忽,应要求连续作业过程中定时分析。

    • 正确
    • 错误
  42. 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套裙、鞋罩等,有防止或减轻热辐射和化学污染机体的作用

    • 正确
    • 错误
  43. 中小企业申办《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必进行安全评价。

    • 正确
    • 错误
  44. 氮气气密检查中,发现漏点时应作好登记。

    • 正确
    • 错误
  45. 停运换热器的过程中,当热流体切断之后温度降至冷流体的温度时,关闭冷流体的进出口阀。

    • 正确
    • 错误
  46. 空气呼吸器压力越高,使用时间越长。

    • 正确
    • 错误
  47. 某加氢装置因掺炼焦化柴油造成固定式原料油过滤器压降上升过快且来不及切换,一度使滤后原料油缓冲罐液位下降到联锁值,装置降低装置处理量才使装置没有出现原料油中断事故。这次未遂事故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对加工工艺变动未作周全的危险因素分析所致。

    • 正确
    • 错误
  48. 用人单位不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 正确
    • 错误
  49. 反应系统氮气气密合格后即可以进行催化剂硫化。

    • 正确
    • 错误
  50. 进料或回流带水、处理量太大及进料太轻都极易发生冲塔现象。

    • 正确
    • 错误
  51. 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取得营业执照。

    • 正确
    • 错误
  52. 建筑物的安全疏散门应向外开启。甲、乙、丙类房间的安全疏散门不应少于3个。

    • 正确
    • 错误
  53. 硫化氢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0~46.0%。

    • 正确
    • 错误
  54.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工作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经理总局指定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机构实施,受指定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机构对其核发的安全标志负责。

    • 正确
    • 错误
  55. 精制反应器入口法兰泄露时,装置需要马上降低系统压力。

    • 正确
    • 错误
  56. 烷烃、芳烃及环烷烃中,它们的氢含量随烃类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少。

    • 正确
    • 错误
  57. 检修阶段需要入罐作业时,当容器中温度过高时,可以通入在器内浇工业水来降温。

    • 正确
    • 错误
  58. 个人可以购买除农药以外的剧毒化学品。

    • 正确
    • 错误
  59.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带电灭火。

    • 正确
    • 错误
  60.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 正确
    • 错误
  61.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 正确
    • 错误
  62. 反应器床层温升过大,有可能引发催化剂床层“飞温”,引发事故。

    • 正确
    • 错误
  63. 高分液面过低,可能会导致低压分离器安全阀起跳。

    • 正确
    • 错误
  64. 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

    • 正确
    • 错误
  65. 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

    • 正确
    • 错误
  66.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周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

    • 正确
    • 错误
  67. 处置液化气泄漏时需戴好棉布手套,防止手部擦伤。正确答案:× 226227,控制室或化验室的室内不得安装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在线分析仪器。

    • 正确
    • 错误
  68. 硫化氢溶于水后形成的氢硫酸是强酸

    • 正确
    • 错误
  69. 进入含氯气环境的人员均应接受硫化氢防护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

    • 正确
    • 错误
  70. 炉管热偶指示反应缓慢,说明热偶套管可能结焦。

    • 正确
    • 错误
  71. 个体防护用品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手段。

    • A.可靠
    • B.主要
    • C.有效
  72.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 A.3
    • B.6
    • C.12
  73. 空气呼吸器属于()。

    • A.过滤式防毒面具
    • B.长管式防毒面具
    • C.隔离式防毒面具
  74. 某装置在开工氧气气密过程中当系统压力升至12.0MPa时,循环氢压缩机出口流量孔板发生大量泄露,操作人员并不知情,由附近运保人员报告装置,所幸装置没有着火,随后装置紧急泄压至8.0MPa,停运并隔离循环氢压缩机制止了泄露。关于事故分析有误的是()。

    • A.孔板安装质量不到位是本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 B.开工氧气气密时装置没有人员巡检是明显违反规定的
    • C.虽然大量氢气泄露但只要没有引起着火,就不算是事故只要处理掉就可以了
  75. 发生液化气、液氨等泄漏,处置时应佩戴()手套。

    • A.普通
    • B.防冻
    • C.隔热
  76. 加热炉过剩空气系数过大,不但会加剧炉管的氧化腐蚀,并且还会()。

    • A.导致燃烧不完全
    • B.提高烟气的露点温度
    • C.降低烟气的露点温度
  77. 装置内空气中硫化氢最高允许浓度为()ppm。

    • A.10
    • B.15
    • C.5
  78. 某装置在对塔底高温泵切换过程中,发生了备用泵因预热速度过快造成密封泄露,运行泵也在备用泵预热期间发生抽空,针对这个事故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应加强员工对热油泵切换的培训
    • B.清洗运行泵过滤器
    • C.热油泵预热时速度要缓慢
  79. 计量泵启动时,行程应调到()%。

    • A.0
    • B.25
    • C.50
  80. 从事噪声作业应佩戴的防护用品是()。

    • A.安全帽
    • B.工作服
    • C.耳塞或耳罩
  81. 某新建装置炉子热效率一直不高,其中氧含量过高是影响热效率的关键因素,一般烟气中氧含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炉子负荷低
    • B.瓦斯组成变化
    • C.风门、烟道挡板开度不当
  82. 加氢催化剂组成一般有加氢组分、()。

    • A.载体、助剂
    • B.双金属、载体
    • C.双金属、助剂
  83. 化学泡沫灭火原理主要是()作用。

    • A.隔离与窒息
    • B.降温
    • C.化学抑制
  84. 某装置液化气吸收塔操作不稳,在其出料中时常夹带胺溶液,关于夹带胺液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胺溶液循环量偏大
    • B.塔压波动及系统发泡
    • C.进料温度低
  85. 低压分离器压力控制不稳时首先应()。

    • A.用付线伐控制
    • B.改手动控制
    • C.联系仪表人员
  86. 汽轮机通入密封蒸汽的目的是防止()。

    • A.高压氢气泄漏
    • B.润滑油泄漏
    • C.空气渗入
  87. 惰性气体、雾化水、卤代烃等均能对可燃雾滴的燃烧产生()作用。

    • A.加速
    • B.强化
    • C.抑制
  88. 装置的加工能力是指()。

    • A.实际加工量
    • B.生产计划量
    • C.设计加工量
  89. 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称为()。

    • A.危险因素
    • B.有害因素
    • C.隐患
  90. 当装置临氢系统法兰氢气小范围泄漏时,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 A.用氮气稀释
    • B.报告班组长
    • C.氢气危险,应快速撤离现场
  91. 扑灭精密仪器等火灾时,一般用的灭火器为()。

    • A.二氧化碳灭火器
    • B.泡沫灭火器
    • C.干粉灭火器
  92.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年。

    • A.1
    • B.2
    • C.3
  93. 下列属于职业危害中化学危害的是()。

    • A.氯气
    • B.低气压
    • C.振动
  94. 装置在运行中发现空冷冷后温度偏高,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风机()。

    • A.叶片角度偏大
    • B.叶片角度偏小
    • C.皮带松弛
  95. 临氢系统气密之前,为防止高压串低压采取的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降低气密压力
    • B.高压与低压临界加盲板
    • C.打开低压部分放空
  96. 个体防护用品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手段。

    • A.主要
    • B.可靠
    • C.有效
  97. 根据工艺流程和催化剂的不同,加氢反应器类型可分为()。

    • A.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移动床反应器
    • B.固定床反应器、轴向反应器、热壁反应器
    • C.移动床反应器、径向反应器、轴向反应器
  98. 加氢装置降量操作时,()。

    • A.应先降温,后降量
    • B.应先降量,后降温
    • C.降温、降量操作无先后次序要求
  99. 当引风机故障停运时首先应当进行的是()。

    • A.切出热管系统
    • B.打开烟道旁路
    • C.重新启动烟道气引风机
  100. 装置停车汽提时,循环氢应()。

    • A.停止
    • B.保持最大流量
    • C.保持小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