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负责人员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模拟考试试题卷4
-
搞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各级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
- 正确
- 错误
-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应根据危险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储存。
- 正确
- 错误
-
应急救援过程中,为避免毒害物持续造成危害,应对化学事故现场的人员和物资及时进行洗消。
- 正确
- 错误
-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 正确
- 错误
-
职业病防护设施,包括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的设备和设施,也包括有关建筑物和构筑物。
- 正确
- 错误
-
《安全生产法》对事故的报告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
- 正确
- 错误
-
在化工生产中,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一般都在爆炸极限之外的条件下选择安全操作的温度和压力。
- 正确
- 错误
-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五同时"原则是指企业领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
- 正确
- 错误
-
危险化学品单位发生重大事故,主要负责人因出差在外不在现场,不承担任何事故责任。
- 正确
- 错误
-
压力容器全面检验就是内、外部检验的全部内容。
- 正确
- 错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
- 正确
- 错误
-
《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规定:国家对第一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实行许可证管理。
- 正确
- 错误
-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
- 正确
- 错误
-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监部门报告。
- 正确
- 错误
-
危险化学品仓库工作人员应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 正确
- 错误
-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与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不适症状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有关劳动者进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 正确
- 错误
-
任何场所的防火通道内,都要设置防火标志。
- 正确
- 错误
-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运输危险化学品,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
- 正确
- 错误
-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保险费由从业人员和单位各缴纳一半。
- 正确
- 错误
-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志》规定,氧化剂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
- 正确
- 错误
-
应力腐蚀是指在拉应力作用下,金属在腐蚀介质中引起的破坏。
- 正确
- 错误
-
在化学反应中,原料中的有害危险杂质的存在会导致副反应发生和过反应的发生。
- 正确
- 错误
-
国家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实行资质认可制度。
- 正确
- 错误
-
爆破片一般应与容器的液相空间相连。
- 正确
- 错误
-
从保障安全和方便使用出发,消防用电设备配电线路应设置单独的供电回路。
- 正确
- 错误
-
对于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必须采用防爆电气设备。
- 正确
- 错误
-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不燃烧物品,其火灾危险性为戊类。
- 正确
- 错误
-
有机过氧化物的过滤过程很危险,因为有机过氧化物(滤饼)极不稳定,受撞击、挤压、摩擦易发生燃烧或爆炸。
- 正确
- 错误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的事件。
- 正确
- 错误
-
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总体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建立。
- 正确
- 错误
-
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当服从管理,无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 正确
- 错误
-
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把安全技术措施分为,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控制事故发生的措施和消除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 正确
- 错误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配套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在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后进行验收。
- 正确
- 错误
-
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时,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其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移交保管。
- 正确
- 错误
-
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 正确
- 错误
-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 正确
- 错误
-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可以配备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 正确
- 错误
-
国家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
- 正确
- 错误
-
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 正确
- 错误
-
安全设施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危险因素、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及预防、减少、消除危害所配备的装置和采取的措施。
- 正确
- 错误
-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别用红色、()、黄色、蓝色标示。
- A.绿色
- B.紫色
- C.橙色
-
使用电气设备时,由于维护不及时,当()进入时,可导致短路事故。
- A.导电粉尘或纤维
- B.强光辐射
- C.热气
-
企业应对工厂的()负责,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出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采取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 A.职工
- B.安全生产
- C.财产
-
《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管理办法》规定,()人违反规定运输易制毒化学品,与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载明的品种、数量、运入地、货主及收货人、承运人等情况不符的;,公安机关应当责令停运整改,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 A.发货
- B.承运
- C.购货
-
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辨识各类()及其原因和机制。
- A.危险因素
- B.事故因素
- C.事故评价
-
工房内防静电的措施不包括()。
- A.造潮
- B.通风
- C.降温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提供与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危险化学品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粘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
- A.安全标签
- B.运输标签
- C.安全标志
-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
- A.行业标准
- B.地方标准
- C.企业标准
-
职工发生工伤时,()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 A.政府
- B.公安机关
- C.用人单位
-
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 A.高层领导
- B.安全分管领导
- C.主要负责人
-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
- A.综合应急预案
- B.专项应急预案
- C.现场处置方案
-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安全管理部门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等工作。
- A.事故处置
- B.人员疏散
- C.环境保护
-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为权威性、强制性和()。
- A.普遍适宜性
- B.普遍约束性
- C.持续改进性
-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 A.健康检查
- B.培训
- C.登记
-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A.放射性物质
- B.高温
- C.病毒
-
一般情况下杂质会()静电的趋势。
- A.增加
- B.降低
- C.不影响
-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界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 A.重大危险源
- B.一般事故隐患
- C.重大事故隐患
-
发电机起火时,不能用()灭火。
- A.喷雾水
- B.二氧化碳
- C.干粉
-
在某企业仓库中储存着大量化工和建材产品,有水泥、五金件、油漆、溶剂、双氧水、无水酒精等。检查员检查发现在一个大房间中,整齐码放各种商品,建材和化工产品交错放置,产品标识齐全,在门口,整齐放着4个干粉灭火器,其中2个灭火器的压力表的指针在红色区域。根据上述描述,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有()等。
- A.定期检查灭火器
- B.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 C.撰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职工发生工伤时,()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 A.政府
- B.公安机关
- C.用人单位
-
避雷器并联在被保护设备或设施上,正常时处在()的状态。
- A.不通或连通
- B.不通
- C.连通
-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有关条款。
- A.危险
- B.有毒
- C.职业中毒危害
-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
- A.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
- B.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C.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人是生产经营单位的()。
- A.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
-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
- C.主要负责人
-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
- A.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佩戴符合防护要求的防护用品
- C.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
《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管理办法》规定,违反规定购买易制毒化学品,未经许可或者备案擅自购买易制毒化学品的;公安机关应当没收非法购买的易制毒化学品,对()处非法购买易制毒化学品货值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货值的二十倍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供货方
- B.承运方
- C.购买方
-
固体粉碎和液体分离过程的起电属于()起电。
- A.接触
- B.破断
- C.电荷迁移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
- A.演练
- B.学习
- C.讲解
-
某火力发电厂有6台额定压力13.72MP额定蒸发量670t/h的电站锅炉。为保证锅炉启动和稳定燃烧,建有2个500的轻柴油储罐。为发电机冷却,建有制氢站。制氢站装有1套制氢设备和4个氢罐,氢罐的工作压力3.2MP体积13.9。锅炉燃用煤粉由磨煤机加工后,经输粉管道直接进入炉膛。因生产需要,该厂决定对磨煤输粉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工程包括:拆除部分距离地面6m高的破损输粉管道,更换新管道。在施工中,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使用额定起重量为5t的电动葫芦。拆除旧管道时,使用乙炔进行气割。新管道焊接前,使用角磨机进行抛光。拆除的旧管道和其他旧设备使用叉车运走。施工现场周围有正在使用的动力电缆和高温管道,还有部分未清除的煤粉。根据上述情况,该厂特种设备不包括()。
- A.发电机
- B.电动葫芦
- C.锅炉
-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建立()。
- A.应急救援预案
- B.应急救援组织
- C.应急救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