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人民银行反洗钱考试题库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所称的金融机构是指哪些机构?

  3. 什么是洗钱?

  4. 大额交易的累计交易金额以单一账户为单位,按资金收入或者付出的情况,单边累计计算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除外。()

    • 正确
    • 错误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对反洗钱是如何定义的?

  6. 交易一方为自然人、单笔或者当日累计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跨境交易属于大额交易。()

    • 正确
    • 错误
  7. 客户不通过账户或者银行卡发生的大额交易,由办理业务的金融机构报告。()

    • 正确
    • 错误
  8. 大额交易的累计交易金额以单一客户为单位,按资金收入或者付出的情况,双边累计计算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出外。()

    • 正确
    • 错误
  9. 客户通过境外银行卡所发生的大额交易,由议付行报告。()

    • 正确
    • 错误
  10. 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2号《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 正确
    • 错误
  11. 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1号《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 正确
    • 错误
  12.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的“频繁”系指交易行为营业日每天发生3次以上,或者营业日每天发生持续5天以上。()

    • 正确
    • 错误
  13.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的“大量”系指交易金额单笔低于但接近大额交易标准的。()

    • 正确
    • 错误
  14. 金融机构应当在大额交易发生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过其总部或者由总部指定的一个机构,及时以电子方式或纸质报表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大额交易报告。()

    • 正确
    • 错误
  15.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反洗钱局,负责接收人民币、外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 正确
    • 错误
  16. 金融机构制定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要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备。()

    • 正确
    • 错误
  17. 金融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反洗钱岗位,明确专人负责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工作。()

    • 正确
    • 错误
  18. 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发现金融机构报送的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有要素不全或者存在错误的,可以向提交报告的金融机构发出补正通知,金融机构应在接到补正通知的10个工作日内补正。()

    • 正确
    • 错误
  19. 人民银行可将有关反洗钱信息用于征信和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工作。()

    • 正确
    • 错误
  20. 对金融机构违反保密规定,泄露有关信息的行为,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设区的市一级以上派出机构可以对其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 正确
    • 错误
  21.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目的是为了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制裁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

    • 正确
    • 错误
  22.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同样适用于典当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管理。()

    • 正确
    • 错误
  23.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也适用于从事基金销售业务的机构。()

    • 正确
    • 错误
  24. 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分支机构实施反洗钱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人。

    • A.2
    • B.3
    • C.4
    • D.5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自()起施行。

    • A.2006年10月31日
    • B.2006年12月1日
    • C.2007年1月1日
    • D.2007年3月1日
  26. 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发现金融机构报送的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有要素不全或者存在错误的,可以向提交报告的金融机构发出()。

    • A.补正通知
    • B.整改通知
    • C.检查通知
    • D.处罚通知
  27. 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2号《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自()起施行。

    • A.2006年10月31日
    • B.2006年12月1日
    • C.2007年1月1日
    • D.2007年3月1日
  28. ()是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 A.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B.中国人民银行
    • C.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D.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9. 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1号《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自()起施行。

    • A.2006年10月31日
    • B.2006年12月1日
    • C.2007年1月1日
    • D.2007年3月1日
  30.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所用的“短期”是指()

    • A.3个工作日以内,含3个工作日
    • B.10个工作日以内,含10个工作日
    • C.5个工作日以内,含5个工作日
    • D.2个工作日以内,含2个工作日
  31.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所用的“长期”是指()

    • A.6个月以上
    • B.9个月以上
    • C.1年以上
    • D.2年以上
  32.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授权,代表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开展反洗钱合作,依法与境外反洗钱机构交换与反洗钱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 A.法律
    • B.国务院
    • C.行政法规
    • D.规章
  33. 金融机构在可疑交易发生后的()个工作日内以电子方式报送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 A.3
    • B.5
    • C.7
    • D.10
  34. 金融机构在大额交易发生后的()个工作日内以电子方式报送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 A.3
    • B.5
    • C.7
    • D.10
  35. 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可疑交易活动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人,并出示合法证件和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出具的调查通知书。

    • A.1
    • B.2
    • C.3
    • D.4
  36. 《反洗钱法》规定的临时冻结不得超过()。

    • A.48小时
    • B.24小时
    • C.3天
    • D.1周
  37. 金融机构通过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的,应当确保第三方已经采取符合《反洗钱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第三方未采取符合《反洗钱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由()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责任。

    • A.第三方
    • B.该金融机构
    • C.该客户自身
    • D.该金融机构与第三方
  38.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发现可疑交易活动,需要调查核实的,可以向金融机构进行调查,金融机构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

    • A.县一级
    • B.省一级
    • C.地市一级
    • D.以上都对
  39. 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交易()万元以上或者外币交易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属于大额交易。

    • A.10
    • B.15
    • C.20
    • D.25
  40.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在业务关系结束后、客户交易信息在交易结束后,应当至少保存()年。

    • A.5
    • B.10
    • C.15
    • D.20
  41. ()发现个人出入境携带的现金、无记名有价证券超过规定金额的,应当及时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 A.金融机构
    • B.海关
    • C.边防部队
    • D.公安部门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于()通过。

    • A.2006年9月1日
    • B.2006年10月1日
    • C.2006年10月31日
    • D.2007年1月1日
  43.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负责接收人民币、外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 A.反洗钱局
    • B.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 C.保卫局
    • D.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