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海船船员考试轮机部三管轮模拟题1(主推进动力装置)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些柴油机的喷油泵不设出油阀,其产生的主要缺点是()。

    • A.高压油管穴蚀
    • B.产生重复喷射
    • C.进油腔油压波动
    • D.回油速度过快
  2. 现代大功率中速四冲程柴油机的连杆大端均采用斜切口式,在常规吊缸保养检修时,对这种连杆的在装复前应特别注意检查()。

    • A.大小端轴承中心线是否平行
    • B.在摆动平面内是否弯曲变形
    • C.大小端轴承中心线的距离是否正确
    • D.轴承座与轴承盖结合面的锯齿有否损伤变形
  3. 柴油机启动后加油门的正确操作是()。

    • A.随油格增大而加快加油速度
    • B.随油格增大而减慢加油速度
    • C.直接加至车令油格
    • D.直接加至定速油格
  4. 指出下述关于柴油机备车操作中的错误是()。

    • A.备车操作通常均由轮机人员在机舱中进行
    • B.在驾控操纵系统中备车可由驾驶台进行
    • C.主机暖机温度应保证40℃左右
    • D.在盘车、冲车与试车操作时应与驾驶员联系
  5. 指出整体式非冷却活塞论述中的错误论点()。

    • A.不采用冷却措施
    • B.活塞热量主要通过活塞顶轴向传递
    • C.活塞头部有多道密封环,保证密封
    • D.头部尺寸小于裙部尺寸
  6. 由四冲程增压柴油机的换气过程特性可知,在进气阀打开瞬时,气缸内压力()。

    • A.低于进气压力
    • B.高于进气压力
    • C.等于进气压力
    • D.忽高忽低
  7. 柴油机与汽油机同属内燃机,它们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

    • A.燃烧工质不同
    • B.压缩比不同
    • C.燃烧室形状不同
    • D.供油系统不同或者说是混合气形成的方式不同
  8. 在筒形活塞柴油机运转中,其曲轴箱油的有机酸与SAN变化是()。

    • A.有机酸与SAN均增加强酸
    • B.有机酸增加,SAN减小
    • C.有机酸减小,SAN增加
    • D.有机酸与SAN均减小
  9. 气阀传动机构滚轮磨损会对气阀间隙和定时产生影响,正确的调整措施是()。

    • A.调整气阀间隙
    • B.调整气阀间隙和转凸轮调整定时
    • C.转凸轮调整定时
    • D.调整顶头
  10. 在下列装置中,属于外燃机的是()。Ⅰ.锅炉Ⅱ.空气压缩机Ⅲ.蒸汽机Ⅳ.煤气机Ⅴ.蒸汽轮机Ⅵ.电动机

    • A.Ⅱ+Ⅲ+Ⅳ+Ⅵ
    • B.Ⅰ+Ⅱ+Ⅳ
    • C.Ⅲ+Ⅴ
    • D.Ⅰ+Ⅲ+Ⅴ+Ⅵ
  11. 空气流经离心式压气机时,流速会升高,而压力会降低的部件是()。

    • A.进气道
    • B.扩压器
    • C.导风轮
    • D.工作叶轮
  12. 根据废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工作原理可知,气体在压气机进气道内的流动过程中,其工作参数的变化是()。

    • A.压力和速度都上升
    • B.压力上升,速度下降
    • C.压力下降,速度上升
    • D.压力和速度都下降
  13. 活塞环的轴向磨损会使环的()。

    • A.天地间隙增大
    • B.搭口间隙增大
    • C.背隙增大
    • D.自由开口间隙增大
  14. 关二冲程柴油机气缸套上的布油槽结构错误的是()。

    • A.布油槽呈"八"字形好
    • B.布油槽浅些好
    • C.布油槽窄些好
    • D.布油槽越深越好
  15. 根据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工作原理可知,气体在扩压器内的流动过程中,其工作参数变化是()。

    • A.压力和速度都上升
    • B.压力和速度都下降
    • C.压力上升,速度下降
    • D.压力下降,速度上升
  16. 十字头柴油机活塞上通常装有()。

    • A.压缩环与承磨环
    • B.压缩环与刮油环
    • C.刮油环与承磨环
    • D.压缩环、刮油环与承磨环
  17. 不同机型压缩比的大小,一般地说()。

    • A.增压度越高,压缩比越大
    • B.小型高速机的压缩比较低速机的小
    • C.现代新型低速柴油机的压缩比越来越大
    • D.二冲程柴油机比四冲程机压缩比大
  18. 柴油机扫气箱着火的原因是()。

    • A.滑油压力下降,轴承发热
    • B.活塞发热,活塞环漏气
    • C.严重后燃,扫气压力过低
    • D.B+C
  19. 进排气阀不在上、下止点位置上启闭,其目的是为了()。

    • A.提高压缩压力
    • B.扫气干净
    • C.充分利用热能
    • D.提高进、排气量
  20. 如果柴油机正常运行时某缸出现爆压低,而排气温度高的现象,则()应最先考虑。

    • A.喷油器雾化不良
    • B.喷油定时过晚
    • C.喷油泵漏油
    • D.空冷器堵塞
  21. 一般来说,可不具有自动排渣功能的分油机是()。

    • A.轻油分油机
    • B.滑油分油机
    • C.重油分油机
    • D.A+B
  22. 压缩环的主要作用有()。

    • A.密封
    • B.散热
    • C.导向
    • D.A+B
  23. 连杆大端轴承的过度偏磨,会造成()。

    • A.活塞行程变长
    • B.燃烧敲缸
    • C.活塞行程变短
    • D.活塞机械敲缸
  24. 刮油环的作用是()。

    • A.散热
    • B.气密
    • C.刮油、布油
    • D.磨合
  25. 下列空气分配器各缸统一由一个凸轮控制的是()。

    • A.分配盘式
    • B.单体柱塞式
    • C.组合圆列式
    • D.组合并列式
  26. 我国曾用黏度比来评定滑油的黏性特性,若黏温特性好,则黏度比的变化规律是()。

    • A.增大
    • B.减小接近10
    • C.减小接近1
    • D.减小接近0
  27. 增压二冲程气口-气阀式直流扫气柴油机的排气阀的关闭是()。

    • A.在扫气口关闭之前
    • B.在扫气口关闭之后
    • C.与扫气口同时关闭
    • D.视机型不同,三种方案均可被采用
  28. 关于连杆杆身的正确说法是()。

    • A.杆身截面均为圆形
    • B.杆身截面均为"工"字形
    • C.杆身要有足够的抗拉强度
    • D.杆身要有足够的抗弯强度
  29. 下述筒形活塞式柴油机的特点中,错误的是()。

    • A.活塞的左右方向的磨损小
    • B.活塞起导向作用
    • C.使用连杆连接活塞与曲轴
    • D.中、高速柴油机均使用筒形活塞
  30. 一台二冲程柴油机,经气阀定时测定发现,进气阀提前开启角相对活塞上止点提前一个β角,要把它恢复到正常值应把凸轮()。

    • A.顺凸轮轴转动方向转动β角
    • B.逆凸轮轴转动方向转动β/2角
    • C.顺凸轮轴转动方向转动角β/2
    • D.逆凸轮轴转动方向转动β角
  31. 二冲程弯流扫气柴油机在气缸体上设置冷却水检漏孔,其位置一般在()。

    • A.靠近冷却水空间一侧
    • B.橡皮圈槽与紫铜圈槽之间
    • C.两道橡皮圈槽之间
    • D.接近气口一侧
  32. 目前,限制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提高增压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机械负荷过大
    • B.热负荷过高
    • C.增压器效率
    • D.增压器制造
  33. 喷油器雾化检查中发现快速泵油时雾化质量良好且无明显滴漏,但缓慢泵油时未达启阀压力,喷孔有油滴溢出,说明()。

    • A.正常,可以使用
    • B.针阀与阀座密封不良,不能使用
    • C.密封不良但雾化质量好,可以使用
    • D.随机而定
  34. 气缸套上部凸肩由于相对较厚,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热应力较大,为了保证其工作可靠,一般进行钻孔冷却以降低其热应力,同时在有的柴油机上还采用燃烧室上移或下移的方法,使凸肩区远离燃烧室以降低其工作温度进而降低其热应力。为保证气缸套上部凸肩区工作可靠,在结构上可采取的措施是()。

    • A.燃烧室上移
    • B.减少凸肩部位的壁厚
    • C.采用高凸肩钻孔冷却结构
    • D.A和C
  35. 气缸套的材料一般是()。

    • A.灰铸铁
    • B.球墨铸铁
    • C.耐磨合金铸铁
    • D.A+B+C
  36. 关于柴油机增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废气涡轮增压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废气能量提高热效率
    • B.采用废气涡轮增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柴油机功率
    • C.机械增压达到一定增压压力后不再提高柴油机的功率
    • D.限制废气涡轮增压压力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涡轮的工作能力
  37. 等压卸载出油阀的关键参数是()。

    • A.卸油槽宽度
    • B.卸载容积
    • C.卸载弹簧预紧力
    • D.卸油槽深度
  38. 根据扫气箱着火的原因分析,比较容易发生扫气箱着火的柴油机是()。

    • A.弯流扫气式
    • B.直流扫气式
    • C.气口-气阀直流式
    • D.上述任一种
  39. 双气路控制式气缸启动阀的优点是()。

    • A.启阀活塞面积大,启闭迅速
    • B.启动空气耗量少
    • C.能兼顾启动与制动两方面的要求
    • D.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40. 在测定回油孔喷油泵的供油定时时,可以把油门手柄放在除零油位以外的任何位置均可进行测定的喷油泵是()。

    • A.始点调节式
    • B.终点调节式
    • C.始终点调节式
    • D.上述任一种
  41. 与四冲程柴油机比较,在相同工作条件下二冲程柴油机()。

    • A.回转均匀,换气质量好
    • B.换气质量差,做功能力差
    • C.热负荷较大,转速较低
    • D.输出功率大,回转不均匀
  42. 两发电机并联工作时,一般应将调速器的速度降旋钮调为()。

    • A.两台机器相等,且都调为零
    • B.一般两机速度降相等,且都调节在30~50刻度
    • C.额定负荷大的机器应选择较大的速度降
    • D.额定负荷大的机器应选择较小的速度降
  43. 单气路控制式气缸启动阀的优点是()。

    • A.阀盘与阀座撞击小
    • B.兼顾启动与制动要求
    • C.不易发生燃气倒冲现象
    • D.启阀活塞面积大,开关迅速
  44. 在提高柴油机压缩比中的主要限制是()。

    • A.限制机械负荷
    • B.限制热负荷
    • C.限制曲轴上的最大扭矩
    • D.A+B
  45. 关于套管式活塞冷却机构,说法错误的是()。

    • A.套管式冷却机构有动管和固定管
    • B.新型低速机动管多固定在十字头上
    • C.动管和固定管间靠精密的配合间隙保证密封
    • D.动管和固定管间允许吸入少量空气
  46. 当柴油机负荷降低时,等容卸载出油阀使高压油管残余压力的变化是()。

    • A.增大
    • B.降低
    • C.不变
    • D.无规律
  47. 根据控制原理,单气路控制滑阀式空气分配器的滑阀套上应该有()气孔。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48. 用冒油法或刻度线法(标记法)检查喷油定时时,所测得的定时是()。

    • A.两者均为喷油定时
    • B.前者为供油定时,后者为喷油定时
    • C.前者为喷油定时,后者为供油定时
    • D.两者均为供油定时
  49. 在柴油机长期运转之后发生的疲劳裂纹多是()。

    • A.扭转疲劳
    • B.弯曲裂纹
    • C.腐蚀疲劳裂纹
    • D.应力疲劳裂纹
  50. MAK8M453C型船用柴油机的进气提前角是58°,进气滞后角是45°,则其进气过程的角度是()。

    • A.225°
    • B.238°
    • C.283°
    • D.193°
  51. 活塞环内表面刻痕的目的是()。

    • A.提高耐磨性
    • B.提高弹性
    • C.防止黏着磨损
    • D.以利于磨合
  52. 为了防止筒形活塞式柴油机气缸套水冷壁穴蚀,在轮机管理中的措施有()。Ⅰ.改用加厚气缸套Ⅱ.减小活塞与缸套的间隙Ⅲ.对冷却水进行处理Ⅳ.减小气缸间距Ⅴ.防止冷却水高温Ⅵ.保持冷却水压较高而稳定

    • A.Ⅰ+Ⅱ+Ⅲ+Ⅴ
    • B.Ⅱ+Ⅲ+Ⅴ+Ⅵ
    • C.Ⅰ+Ⅲ+Ⅳ+Ⅴ
    • D.Ⅲ+Ⅳ+Ⅴ+Ⅵ
  53. 关于活塞杆填料函正确的论述是()。

    • A.环要有足够的弹性,才能保证密封和刮油效果
    • B.环磨损后各工作间隙增大
    • C.填料函在不吊缸的情况下可单独检修
    • D.填料函下部刮环刮下的滑油由与壳体相连的通道引到机外
  54. 二冲程柴油机的压缩行程所占曲轴转角是()。

    • A.等于180°
    • B.大于180°
    • C.大于90°,小于180°
    • D.小于90°
  55. 柴油机活塞上的活塞环有以下作用()。Ⅰ.密封Ⅱ.传热Ⅲ.减振Ⅳ.减磨Ⅴ.改善磨合Ⅵ.刮油、布油

    • A.Ⅰ+Ⅱ+Ⅵ
    • B.Ⅱ+Ⅲ+Ⅴ
    • C.Ⅲ+Ⅳ+Ⅵ
    • D.Ⅲ+Ⅴ+Ⅵ
  56.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调速器的工作特点时灵敏准确
    • B.根据机械调速器工作特点,当外负荷增大时,其稳定后转速与原转速相比稍有降低
    • C.根据机械调速器工作特点,当外负荷增大时,其稳定后转速与原转速相比稍有升高
    • D.根据机械调速器工作特点,当外负荷增大时,其稳定后转速与原转速相比恒定不变
  57. 在船舶使用条件下燃油的使用温度起码应高于()温度。

    • A.闪点
    • B.凝点
    • C.倾点
    • D.浊点
  58. 造成机械式气阀传动机构顶杆弯曲的原因是()。

    • A.气阀间隙过小
    • B.气阀卡死
    • C.顶头卡死
    • D.爆发压力过高
  59. 大型低速柴油机贯穿螺栓的中部加装横向支头螺钉,其目的是()。

    • A.提高贯穿螺栓的抗拉能力
    • B.防止贯穿螺栓上紧后松动
    • C.改变贯穿螺栓振动动频率,防止发生共振
    • D.防止被连接部件相对位移
  60. UG8型液压调速器是一种具有双反馈的液压调速器,其双反馈的作用是()。Ⅰ.用刚性反馈控制δ1Ⅱ.用刚性反馈控制δ2Ⅲ.用弹性反馈控制δ1Ⅳ.用弹性反馈控制δ2Ⅴ.用刚性反馈提高调速器灵敏性Ⅵ.用弹性反馈控制稳定时间ts

    • A.Ⅱ+Ⅲ+Ⅵ
    • B.Ⅱ+Ⅲ+Ⅳ
    • C.Ⅰ+Ⅲ+Ⅴ
    • D.Ⅱ+Ⅳ+Ⅵ
  61. 活塞环在工作中产生"跳环"现象是指()。

    • A.环紧压环槽上平面
    • B.环紧压环槽下平面
    • C.环悬浮在环槽中
    • D.环交替紧压环槽上下平面
  62. 靠压缩空气关阀的液压式气阀传动机构的压缩空气压力过高的后果是()。

    • A.气阀敲击加重
    • B.阀杆磨损加剧
    • C.凸轮负荷加重
    • D.A+C
  63. 大型低速二冲程柴油机的活塞均有以下特点()。Ⅰ.采用活塞头与活塞裙分开制造的组合式结构Ⅱ.活塞裙上装有压缩环与承磨环Ⅲ.活塞头、活塞裙和活塞杆用柔性螺栓连接Ⅳ.活塞头采用薄壁强背结构Ⅴ.活塞均为冷却式且均采用套管机构Ⅵ.采用长活塞裙控制气口

    • A.Ⅰ+Ⅲ+Ⅴ
    • B.Ⅱ+Ⅲ+Ⅴ
    • C.Ⅰ+Ⅲ+Ⅳ
    • D.Ⅲ+Ⅴ+Ⅵ
  64. 由二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可知,当扫气口打开瞬时缸内压力()。

    • A.略高于扫气压力
    • B.等于扫气压力
    • C.略低于扫气压力
    • D.A和B都可能
  65. 关于曲轴磨损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轴颈磨损出现圆度误差后会破坏润滑油膜
    • B.轴颈磨损出现圆柱度误差后会影响运动件对中
    • C.轴颈的磨损速率比轴瓦快
    • D.轴颈磨损后可就地磨削修理
  66. 蓄压式喷射系统目前在船用柴油机中未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 A.设备复杂
    • B.喷射压力波动大
    • C.喷射持续期长
    • D.低速时各缸供油不均匀
  67. 某些大型低速二冲程十字头柴油机使用短连杆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柴油机高度
    • B.节省材料
    • C.增加连杆强度
    • D.减少侧推力
  68. 喷油器针阀在针阀体内卡紧或咬死的主要原因是()。

    • A.燃油中杂质
    • B.油温突变
    • C.喷油器过热
    • D.A+B+C
  69. 柴油机在运转中,发现某一缸启动空气管发热,其原因是()造成的。

    • A.启动空气压力过高
    • B.气缸启动阀关闭不严而泄漏
    • C.排气温度过高排气阀泄漏
    • D.安全阀泄漏
  70. 在柴油机中润滑的主要作用是()。

    • A.冷却作用
    • B.清洁作用
    • C.密封作用
    • D.减磨作用
  71. 判断主机扫气压力是否正常应依据()。

    • A.日常记录
    • B.标定工况
    • C.推进特性
    • D.排气温度
  72. 喷油器的喷油嘴在达到下列情况时就无法修复,只能报废处理的是()。Ⅰ.喷孔积炭孔径减小Ⅱ.喷孔直径磨损变大10%以上Ⅲ.喷孔变形严重影响油束几何形状Ⅳ.针阀座面磨损泄漏

    • A.Ⅰ+Ⅳ
    • B.Ⅱ+Ⅲ
    • C.Ⅰ+Ⅲ
    • D.Ⅲ+Ⅳ
  73. 为使分油机启动时分离筒的转速平稳上升,减少启动负荷,一般采用()结构。

    • A.机械联轴器
    • B.弹性联轴器
    • C.摩擦联轴器
    • D.万向联轴器
  74. 大功率柴油机活塞头与活塞裙分开制造和目的是()。

    • A.形成薄壁强背结构
    • B.减轻重量
    • C.合理使用材料
    • D.提高散热效果
  75. 关于机械式气阀传动机构顶杆说法错误的是()。

    • A.顶杆弯曲可校直后继续使用
    • B.顶杆受力过大会产生弯曲
    • C.顶杆弯曲使气阀间隙增大
    • D.顶杆弯曲时只要调好气阀间隙,对气阀传动机构工作没有影响
  76. 柴油机冲车的目的是()。

    • A.检查轴系的回转情况
    • B.检查气缸内有无油水及杂质
    • C.检查操纵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 D.检查启动系统是否正常
  77. 目前,限制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提高增压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机械负荷与热负荷
    • B.增压器效率
    • C.增压器与柴油机匹配
    • D.增压器制造
  78. 四冲程柴油机连杆大端螺栓为改善其工作可靠性,不正确的要求是()。

    • A.采用刚性结构
    • B.采用柔性结构
    • C.细牙螺纹连接
    • D.加装防松垫圈
  79. 引起气阀阀杆断裂的主要原因是()。

    • A.阀的启闭撞击疲劳断裂
    • B.温度过高膨胀断裂
    • C.气阀间隙小膨胀断裂
    • D.热应力过大而拉断
  80. 在测四冲程柴油机气阀间隙时,保证各缸测完的最小盘车角度是()。

    • A.720°曲轴转角
    • B.360°曲轴转角
    • C.360°~720°曲轴转角
    • D.大于720°曲轴转角
  81. 润滑系统中滑油泵的出口压力应()。

    • A.大于海水压力
    • B.保证各轴承形成全油膜润滑
    • C.保证抬起轴颈
    • D.小于海水压力
  82. 柴油机当扫、排气口关闭瞬时的气缸容积与压缩室容积之比,称为()。

    • A.几何压缩比
    • B.有效压缩比
    • C.容积效率
    • D.行程失效系数
  83. 柴油机压缩后的温度至少应达到()。

    • A.110~150℃
    • B.300~450℃
    • C.600~700℃
    • D.750~850℃
  84. 直连螺旋桨并装有极限调速器的船舶主机运转中,当油门一定时,若海面阻力增加,主机的运转工况变化是()。

    • A.转速降低后稳定工作
    • B.增大供油后稳定工作
    • C.转速增加后稳定工作
    • D.视海面阻力变化大小而定
  85. 液压式气阀传动机构的优点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能自动调整气阀间隙
    • B.阀杆不受侧推力
    • C.噪声小
    • D.改善了气阀的拆装条件
  86. 换气过程的自由排气阶段中,废气的排出主要靠()。

    • A.气体流动惯性
    • B.气缸内外压力差
    • C.活塞上行的推挤作用
    • D.新鲜空气驱赶
  87. 喷油器针阀与阀座密封面磨损下沉后产生的后果是()。

    • A.密封面性能变好
    • B.针阀升程变小
    • C.密封面压强增大
    • D.密封面压强变小
  88. 四冲程筒形活塞式柴油机活塞销的滑油来自()。

    • A.曲轴
    • B.连杆大端轴承
    • C.飞溅
    • D.专设喷嘴
  89. 增压器轴承烧毁的原因可能是()。Ⅰ.有金属碎片带入废气涡轮Ⅱ.滑油压力过低或油量不足Ⅲ.涡轮轴封处积满污垢炭渣Ⅳ.油质不洁或混入了外来物

    • A.Ⅰ+Ⅱ
    • B.Ⅱ+Ⅲ
    • C.Ⅲ+Ⅳ
    • D.Ⅱ+Ⅳ
  90. 二冲程和四冲程柴油机比较,在相同工作条件下()。

    • A.回转均匀,换气质量好
    • B.换气质量差,做功能力差
    • C.输出功率大,回转均匀
    • D.输出功率大,回转不均匀
  91. 在内燃机中柴油机的本质特征是()。

    • A.用柴油做燃料
    • B.外部混合
    • C.内部燃烧
    • D.压缩发火
  92. 下述四冲程柴油机气缸盖功用中错误的是()。

    • A.与气缸套活塞构成燃烧室空间
    • B.安装喷油器安全阀等附件
    • C.组成进、排气通道
    • D.支撑气缸套
  93. 当气阀间隙过小时,将会造成()。

    • A.撞击严重,磨损加快
    • B.发出强烈噪声
    • C.气阀关闭不严,易于烧蚀
    • D.气阀定时未有改变
  94. V形柴油机在拆装活塞时,最容易出现的损伤是()。

    • A.活塞环断裂
    • B.连杆大端碰伤缸套
    • C.活塞卡在缸套内
    • D.连杆大端碰伤曲轴
  95. 在废气涡轮增压器中,废气涡轮与压气机是同轴的,其中()。Ⅰ.压气机端的轴承为止推轴承Ⅱ.废气涡轮端的轴承为止推轴承Ⅲ.废气涡轮端功率等于压气机端功率Ⅳ.废气涡轮端功率大于压气机端功率Ⅴ.喘振发生在压气机端Ⅵ.喘振发生在废气涡轮端

    • A.Ⅰ+Ⅲ+Ⅴ
    • B.Ⅲ+Ⅳ+Ⅴ
    • C.Ⅱ+Ⅲ+Ⅵ
    • D.Ⅳ+Ⅴ+Ⅵ
  96. 关于气阀重叠角的错误论述是()。

    • A.气阀重叠角有利于燃烧室扫气
    • B.非增压机气阀重叠角比增压机的小
    • C.所有型号的柴油机都存在气阀重叠角
    • D.气阀重叠角是在四冲程机的上止点附近
  97. 现代船用二冲程超长行程柴油机的气缸套中、下部不用水冷却,其目的是()。

    • A.简化气缸结构
    • B.减小冷却水流阻,保证良好冷却
    • C.保证气缸套最佳工作状况
    • D.避免气口处水密困难
  98. 液压调速器换油时,旧油的放出应在()进行。

    • A.空车正常转速运转时
    • B.停车后油热时
    • C.停车后油冷却时
    • D.空车怠速运转时
  99. 柴油机全负荷运转时如发现曲轴箱发热或透气管冒出大量油气,正确的操作是()。

    • A.立即停车
    • B.立即减速
    • C.立即停车并开启曲轴箱门检查
    • D.立即打开透气
  100. 在备车过程中,进行冲车操作的目的是()。

    • A.观察缸中是否存有水分
    • B.观察缸中是否存有漏油
    • C.检查启动系统工作状态
    • D.以上全部
  101. 进、排气阀启闭时刻与下列()因素无关。

    • A.进、排气阀凸轮形状
    • B.气缸内压力
    • C.柴油机转速
    • D.柴油机类型
  102. 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比非增压柴油机的油耗率(),而经济性()。

    • A.增大;降低
    • B.增大;提高
    • C.降低;提高
    • D.降低;也降低
  103. 十字头式柴油机活塞结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冷却式活塞
    • B.都设有密封环和承磨环
    • C.直流扫气普遍采用短裙活塞
    • D.直流扫气柴油机活塞头部下凹
  104. 铰链式活塞冷却机构的主要缺点是()。

    • A.冷却剂为油
    • B.适用于低、中速柴油机
    • C.发生水击现象
    • D.密封困难
  105. 提高柴油机单缸功率的途径之一是()。

    • A.提高压缩比
    • B.采用增压技术
    • C.增大过量空气系数
    • D.降低转速
  106. 关于气阀重叠角的错误认识是()。Ⅰ.二冲程发生在下止点Ⅱ.四冲程发生在上止点Ⅲ.二冲程大于四冲程Ⅳ.四冲程大于二冲程Ⅴ.非增压机大于增压机Ⅵ.增压机大于非增压机

    • A.Ⅱ+Ⅲ+Ⅳ+Ⅴ
    • B.Ⅰ+Ⅲ+Ⅳ+Ⅴ
    • C.Ⅲ+Ⅳ+Ⅴ+Ⅵ
    • D.Ⅱ+Ⅲ+Ⅳ+Ⅵ
  107. 柴油机进、排气阀定时的规律是()。

    • A.早开,早关
    • B.早开,晚关
    • C.晚开,早关
    • D.晚开,晚关
  108. 关于承磨环的不正确说法是()。

    • A.专为活塞与气缸的磨合而设置
    • B.承磨环分为几段,并用青铜材质
    • C.当承磨环磨平时应予以换新
    • D.某些大尺寸的筒形活塞有时也装承磨环
  109. 把压缩环直搭口改为45°斜搭口的目的是()。

    • A.提高环寿命
    • B.减少环磨损
    • C.加强气缸的密封
    • D.加工方便
  110. 舱柜加装燃油时,应()。

    • A.不得超过舱柜容量的95%
    • B.不得超过舱柜容量的85%
    • C.同一牌号不同厂家的燃油可混舱
    • D.同一厂家不同牌号的燃油可混舱
  111. 新型直流扫气柴油机活塞顶部呈下凹形主要是为了()。

    • A.有利于扫气
    • B.有利于喷油喷射
    • C.有利于燃油与空气混合
    • D.承受热应力能力大
  112. 喷油器启阀压力过低对柴油机的不良影响是()。

    • A.雾化不良
    • B.二次喷射
    • C.喷油始点提前
    • D.以上全部
  113. 曲轴箱爆炸的基本条件是()。

    • A.曲轴箱内油雾浓度达到可爆炸限
    • B.油泥残炭太多
    • C.新鲜空气进入
    • D.温度过高
  114. 气阀阀面与阀座为外接触式配合,即阀面锥角小于座面锥角,通常小()。

    • A.0.5°~1°
    • B.1°~1.5°
    • C.1.5°~2°
    • D.2°~2.5°
  115. 关于连杆的不正确说法是()。

    • A.筒形活塞式连杆小端与杆身一体
    • B.斜切口型连杆大端便于调整压缩比
    • C.十字头机连杆小端为十字头端
    • D.连杆大端轴承为全液膜润滑
  116. 在四冲程柴油机中,发生缸内废气倒灌进气管的原因是()。

    • A.进气阀提前开启角太小
    • B.进气阀提前开启角太大
    • C.排气阀提前开启角太小
    • D.排气阀提前开启角太大
  117. 关于自带润滑油泵的增压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滑油泵安装在转子轴两端
    • B.滑油泵多为齿轮泵
    • C.滑油泵从轴承箱吸油
    • D.开航前备车时无法检查自带油泵供油情况
  118. 二冲程柴油机的扫气阶段,缸内废气的排出主要依靠()。

    • A.活塞的推挤
    • B.进气的清扫
    • C.废气压力
    • D.废气的惯性
  119. 二冲程柴油机扫气口打开时,允许缸内压力稍高于或等于扫气压力的主要出发点是()。

    • A.减小气口高度,使行程失效系数减小,提高气缸利用率
    • B.增加膨胀功
    • C.防止缸内废气倒冲
    • D.A+B
  120. 固定件的日常检查不包括()。

    • A.螺栓紧固情况
    • B.腐蚀和裂纹
    • C.校中情况
    • D.密封
  121. 与四冲程柴油机相比较,在二冲程柴油机的优点中,下述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 A.换气质量好
    • B.回转均匀
    • C.换气机构简单
    • D.维修保养方便
  122. 通常,由弯曲疲劳产生的裂纹其起始区与发展走向多是()。

    • A.由圆角开始向轴颈发展
    • B.由油孔开始向轴颈发展
    • C.由圆角开始向曲柄臂发展
    • D.由油孔开始向曲柄臂发展
  123. 喷油泵出油阀密封锥面泄漏,造成的不良影响是()。

    • A.喷油定时延迟,喷油量不变
    • B.喷油压力下降,喷油定时不变
    • C.喷油压力下降,喷油量下降,喷油定时不变
    • D.喷油量下降,喷油定时延后
  124. 喷油器的油嘴尖端积炭的主要原因是()。

    • A.喷油嘴滴漏
    • B.后燃
    • C.喷油器过冷
    • D.气缸内温度过高
  125. 柴油机启动系统中主启动阀位于()。

    • A.空气瓶与启动控制阀之间
    • B.截止阀与空气瓶之间
    • C.空气分配器与气缸启动阀之间
    • D.启动控制阀与空气分配器之间
  126. 在柴油机滑油的添加剂中,能在边界润滑条件下形成边界膜的添加剂一般有()。Ⅰ.极压剂Ⅱ.增黏剂Ⅲ.防锈剂Ⅳ.黏度改进剂Ⅴ.油性剂Ⅵ.降倾点剂

    • A.Ⅰ+Ⅲ
    • B.Ⅰ+Ⅴ
    • C.Ⅱ+Ⅳ
    • D.Ⅴ+Ⅵ
  127. 在下列曲轴主要作用中,最关键的是()。

    • A.驱动凸轮轴
    • B.汇集各缸所做的功向外输出
    • C.带动燃油输送泵
    • D.带动冷却水泵
  128. 下列关于喷油泵出油阀工作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等容卸载式出油阀的卸载能力是不变的
    • B.等压卸载式出油阀的卸载能力随转速与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 C.等容卸载式出油阀能较好地防止穴蚀和二次喷射
    • D.等压卸载式出油阀能较好地防止穴蚀和二次喷射
  129. 二冲程增压柴油机的连杆在运转中受力状态是()。

    • A.始终受压
    • B.始终受拉
    • C.拉、压交替
    • D.随连杆长度而变
  130. 气缸盖工作条件恶劣的主要原因是()。Ⅰ.气体力使它产生弯曲变形Ⅱ.高温燃气使它产生热应力Ⅲ.触火面燃气的腐蚀Ⅳ.水冷面的穴蚀Ⅴ.结构复杂而产生的应力集中Ⅵ.气缸盖安装预紧力

    • A.Ⅰ+Ⅱ+Ⅲ+Ⅵ+Ⅴ
    • B.Ⅱ+Ⅲ+Ⅳ+Ⅴ+Ⅵ
    • C.Ⅰ+Ⅲ+Ⅳ+Ⅴ+Ⅵ
    • D.Ⅰ+Ⅱ+Ⅲ+Ⅴ+Ⅵ
  131. YANMAR6GL-HT型柴油机的发火顺序为1-5-3-6-2-4,当第3缸停在进、排气上止点时,如果这时进行启动,()缸和()缸进启动空气。

    • A.1/4
    • B.2/4
    • C.3/6
    • D.2/6
  132. 活塞环环槽中的运动形态是由()决定的()。

    • A.气体力
    • B.惯性力
    • C.摩擦力
    • D.A+B+C
  133. 柴油机曲轴箱油变质的原因有()。Ⅰ.混入海水或淡水Ⅱ.混入燃烧产物Ⅲ.混入燃油Ⅳ.自身氧化Ⅴ.油温过高Ⅵ.油压过高

    • A.Ⅰ+Ⅱ+Ⅲ+Ⅳ+Ⅵ
    • B.Ⅱ+Ⅲ+Ⅳ+Ⅴ+Ⅵ
    • C.Ⅰ+Ⅱ+Ⅲ+Ⅳ+Ⅴ
    • D.Ⅰ+Ⅲ+Ⅳ+Ⅴ+Ⅵ
  134. 当发现柴油机个别气缸过热而发展到拉缸时的处理方法是()。

    • A.立即停车,加强冷却
    • B.立即降速,单缸停油,加强活塞冷却和气缸润滑
    • C.立即降速,单缸停油,加强气缸冷却和气缸润滑
    • D.立即降速,单缸停油,并加强活塞与气缸冷却
  135. 大型柴油机在拆卸主轴承下瓦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按发火顺序依次拆卸轴承
    • B.每次只允许拆卸一道轴承,待装入后再拆第二道轴承
    • C.同时可以拆卸几道轴承,每道轴承必须做好记号
    • D.先从自由端开始至飞轮端依次拆卸轴承
  136. 柴油机曲轴箱爆炸的决定因素是()。

    • A.曲轴箱内油气浓度
    • B.曲轴箱内的空气
    • C.曲轴箱内存在高温热点
    • D.柴油机高转速
  137. 启动发电柴油机后首先应注意检查的参数是()。

    • A.滑油温度
    • B.滑油压力
    • C.冷却水压力
    • D.排气温度
  138. 离心式压气机中实现机械能变为动能,继而转变为空气压力能的主要部件是()。

    • A.进气壳和导风轮
    • B.导风轮和叶轮
    • C.叶轮和扩压器
    • D.扩压器和排气蜗壳
  139. 关于二冲程柴油机扫气的不正确说法是()。

    • A.扫、排气存在气阀重叠角
    • B.弯流扫气的缸套下部受热不均匀
    • C.直流扫气的换气质量最好
    • D.换气质量取决于扫气压力的高低
  140. 对曲轴进行检查的主要内容有()。Ⅰ.轴颈磨损Ⅱ.高温腐蚀Ⅲ.轴颈裂纹Ⅳ.红套滑移Ⅴ.曲轴失稳Ⅵ.曲轴中心线

    • A.Ⅱ+Ⅲ+Ⅴ+Ⅵ
    • B.Ⅱ+Ⅲ+Ⅳ+Ⅴ
    • C.Ⅰ+Ⅲ+Ⅳ+Ⅵ
    • D.Ⅱ+Ⅳ+Ⅴ+Ⅵ
  141. 柴油机轴承在使用中,轴承减磨合金常见的损坏形式有()。Ⅰ.过度磨损Ⅱ.裂纹与剥落Ⅲ.变形Ⅳ.腐蚀与穴蚀Ⅴ.烧熔Ⅵ.划伤

    • A.Ⅰ+Ⅱ+Ⅲ+Ⅵ+Ⅴ
    • B.Ⅱ+Ⅲ+Ⅳ+Ⅴ+Ⅵ
    • C.Ⅰ+Ⅱ+Ⅳ+Ⅴ+Ⅵ
    • D.Ⅰ+Ⅱ+Ⅲ+Ⅴ+Ⅵ
  142. 引起柴油机气阀的阀面和阀座烧损可能性有()。Ⅰ.阀座扭曲漏气Ⅱ.冷却不良Ⅲ.阀座偏移倾斜Ⅳ.阀与阀座失圆Ⅴ.阀杆卡阻Ⅵ.阀和阀座有麻点

    • A.Ⅰ+Ⅲ+Ⅳ
    • B.Ⅱ+Ⅳ+Ⅵ
    • C.Ⅰ+Ⅱ+Ⅳ
    • D.以上全部
  143. 废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的主要组成部件有()。Ⅰ.工作叶轮Ⅱ.喷嘴环Ⅲ.排气蜗壳Ⅳ.扩压器Ⅴ.推力轴承Ⅵ.气封

    • A.Ⅰ+Ⅱ+Ⅲ
    • B.Ⅱ+Ⅲ+Ⅳ+Ⅴ
    • C.Ⅰ+Ⅲ+Ⅳ
    • D.Ⅲ+Ⅳ+Ⅴ+Ⅵ
  144. 下列关于气阀定时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四冲程柴油机排气阀在膨胀行程的上止点前打开
    • B.四冲程柴油机排气阀在排气行程的上止点前关闭
    • C.四冲程柴油机排气阀在膨胀行程的下止点前打开
    • D.四冲程柴油机排气阀在排气行程的上止点关闭
  145. 气阀和阀座的工作条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高温
    • B.腐蚀
    • C.穴蚀
    • D.撞击
  146. 喷油器针阀与针阀座密封锥面磨损而密封不良时,对喷孔的影响是()。

    • A.结炭
    • B.穴蚀
    • C.磨损孔径增大
    • D.裂纹
  147. 小型高速柴油机的阀面与座面配合方式,多采用()。

    • A.全接触式
    • B.外接触式
    • C.内接触式
    • D.三种方式均用
  148. 关于十字头式柴油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理论上活塞与缸套不接触,所以缸套的磨损不是摩擦造成的,而是腐蚀造成的
    • B.十字头的导板固定在机座上
    • C.活塞杆与十字头的连接有在十字头上部用螺钉固定和在十字头下部用螺母固定两种方式
    • D.气缸套不受侧推力,所以机体无横向振动
  149. 根据单孔式喷油器的工作特点,它较适合的机型是()。

    • A.船用大型柴油机
    • B.船用中型四冲程柴油机
    • C.使用半开式燃烧室的小型柴油机
    • D.采用分隔式燃烧室的小型柴油机
  150. 二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中,当活塞将扫气口关闭到排气口关闭,这一阶段时间称为()。

    • A.自由排气阶段
    • B.过后排气阶段
    • C.强制排气与扫气阶段
    • D.超临界排气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