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饲料化验员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专练)1
-
定性分析中所指“取少量试样”一般指( )g
- A.0.2~0.5
- B.0.3~0.5
- C.0.3~0.6
- D.0.2~0.6
-
磷酸盐定性分析中联苯胺溶液是6mol/L( )中的饱和溶液。
- A.盐酸
- B.硝酸
- C.乙酸
- D.甲酸
-
( )的定性分析时试样中加100g/L硝酸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此沉淀溶于氨水为正结果。
- A.淀粉
- B.磷酸盐
- C.碘离子
- D.氯离子
-
酚红法测定大豆制品中尿素酶活性,当溶液在( )min内呈粉红色表示尿素酶活性很强;( )min内呈粉红色表示尿素酶活性强;( )min内呈粉红色表示有点尿素酶活性;( )min内呈粉红色表示没有尿素酶活性。
- A.2,2~10、10~30,30~60
- B.1,1~10,10~15,15~30
- C.2,2~5,5~20,26~60
- D.1,1~5,5~10,15~30
-
检测大豆制品中尿素酶活性时,称取( )试样转入试管中,加入( )结晶尿素以及2滴酚红指示剂,家20~30ml蒸馏水,摇动10s,观察溶液颜色,记下呈红色的时间。
- A.0.1g,0.01g
- B.0.1g,0.02g
- C.0.02g,0.02g
- D.0.02g,01.g
-
粗灰分测定结果等于( )
- A.粗灰分的质量除以试样的质量
- B.粗灰分的质量除以灰化后的试样质量
- C.试样炭化后的质量除以试样的质量
- D.试样炭化后的质量除以灰化后的试样质量
-
酚红指示剂在PH为( )范围变色。
- A.6.8~8.0
- B.4.4~6.7
- C.3.1~4.4
- D.6.4~8.2
-
粗灰分检测中使用的分析天平的感量为( )
- A.0.0001g
- B.0.001g
- C.0.01g
- D.A,B,C都可
-
测定粗灰分时,试样灼烧后如果有炭粒,将试样冷却并湿润后,在( )干燥箱中仔细蒸发至干。
- A.103±2℃
- B.105±2℃
- C.110±5℃
- D.130±5℃
-
粗灰分测定的灰化温度是( )
- A.550℃
- B.600℃
- C.650℃
- D.800℃
-
测定粗灰分时,试样灼烧后如果有炭粒,将试样冷却并用( )润湿后,在干燥箱中仔细蒸发至干。
- A.乙醚
- B.蒸馏水
- C.丙酮
- D.盐酸溶液
-
测定粗灰分是试样灼烧后无炭粒,继续在马弗炉中灼烧( )
- A.0.5h
- B.1h
- C.3h
- D.5h
-
试样中的有机质经灼烧分解,所得残渣的质量分数百分率称为( )
- A.粗灰分
- B.半纤维素
- C.粗纤维
- D.木质素
-
( )指试剂在550℃灼烧所得的残渣
- A.粗蛋白
- B.水分
- C.粗纤维
- D.粗灰分
-
常量蒸馏法硼酸的浓度是( )
- A.0.1%
- B.0.5%
- C.1%
- D.2%
-
全自动程序中应用的硼酸溶液是每1000ml( )硼酸水溶液中含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ml,0.1%甲基红乙醇溶液7ml,4%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的溶液。
- A.1%
- B.2%
- C.3%
- D.4%
-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方法不适用于( )
- A.浓缩饲料
- B.配合饲料
- C.维生素预饲料
- D.大豆粕
-
凯氏定氮法粗蛋白测定所用的仪器设备有( )
- A.凯氏定氮仪
- B.滴定管
- C.分析天平
- D.C都可
-
标定盐酸标准溶液的基准试剂是( )
- A.基准物是碳酸钠
- B.基准碳酸氢钙
- C.基准草酸钠
- D.基准碳酸钙
-
凯氏定氮法粗蛋白测定所用的试剂有( )
- A.浓硫酸
- B.磷酸
- C.高氯酸
- D.硝酸
-
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半微量蒸馏法蒸馏时要在蒸汽发生瓶中加入( )是为了在蒸馏过程中保持此液为橙红色,否则需要补加硫酸。
- A.甲基红指示剂
- B.溴甲酚绿指示剂
- C.溴百里芬兰指示剂
- D.百里芬兰指示剂
-
测定粗蛋白的指示剂( )
- A.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
- B.甲基橙—溴甲酚绿钠盐指示剂
- C.中性红—次甲基蓝指示剂
- D.甲基红—溴甲酚绿钠盐指示剂
-
测定催蛋白用的催化剂( )
- A.无水硫酸铜和硝酸钾
- B.无水硫酸铜和硫酸钾
- C.硫酸钠和硫酸钾
- D.硫酸钠和硝酸钠
-
在测定饲料粗蛋白的过程中,试样要消煮成( )的蓝绿色
- A.半透明
- B.不透明
- C.混浊
- D.透明
-
测定粗纤维时,灰化应直至冷却后连续两次称量的差值不超过( )
- A.0.8mg
- B.1.6mg
- C.2mg
- D.2.5mg
-
粗纤维测定结果应准确至( )
- A.0.1g/kg或0.01%
- B.1g/kg或0.1%
- C.0.1g/kg或0.1%
- D.1g/kg或0.01%
-
粗纤维测定中石油醚的作用是( )
- A.脱脂
- B.去除不溶物
- C.萃取杂质
- D.沉淀蛋白
-
粗纤维测定前去除碳酸盐用的试剂是( )
- A.0.5mol/L 盐酸溶液
- B.1.0mol/L盐酸溶液
- C.0.5mol/L硝酸溶液
- D.1.0mol/L硝酸溶液
-
粗纤维测定前预脱脂处理用的试剂是( )
- A.异丙醇
- B.乙醚
- C.石油醚
- D.正己烷
-
标定氢氧化钾溶液的指示剂是( )
- A.酚酞指示剂
- B.甲基红指示剂
- C.百里酚酞指示剂
- D.苯酚红指示剂
-
粗纤维测定中正辛醇的作用是( )
- A.消煮
- B.助溶
- C.防泡剂
- D.去除蛋白
-
水分测定两个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 )。
- A.0.1%
- B.0.2%
- C.0.3%
- D.0.4%
-
粗纤维测定需要的溶液有( )
- A.硫酸溶液
- B.氢氧化钾溶液
- C.正辛醇
- D.A,B,C都是
-
水分测定所需的仪器设备是( )。
- A.称量瓶,电炉,干燥器
- B.干锅,电热鼓风干燥箱,电热真空干燥箱,干燥箱
- C.称量瓶,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干燥器
- D.称量瓶,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电热真空干燥箱,干燥器
-
测定可能发生不可接受质量变化的样品的水分,真空干燥箱达到设定的压力和温度后应干燥( )。
- A.4h 0.1h
- B.4h 0.5h
- C.5h 0.1h
- D.5h 0.5h
-
测定粘稠饲料试样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称量瓶内放一薄层砂和一根玻璃棒
- B.将称量瓶及内容物质和盖一并放入的干燥箱内干燥
- C.称取10g试样于称量瓶,准确至0.1g
- D.用玻璃棒将试样与砂充分混合,玻璃棒留在称量瓶中
-
测定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干燥温度是( )C
- A.85
- B.103
- C.110
- D.120
-
测定特殊饲料中水分含量时使用的电热真空干燥箱温度要可控制在( ),真空度可达13kPA
- A.80C 2C
- B.103C 5C
- C.103C 2C
- D.105C 2C
-
配制氯离子标准液所需的氯化钠需在( )C灼烧1h后使用。
- A.270
- B.300
- C.500
- D.550
-
饲料中( )含量测定的原理是指根据样品性质的不同,在特定条件下对样品进行干燥所损失的质量在试样中所占比例。
- A.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
- B.水分
- C.粗脂肪
- D.灰分
-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一般由( )组成。
- A.鼓风设备和自动恒温系统
- B.外壳,加热系统和鼓风设备
- C.加热系统和自动恒温系统
- D.外壳,加热系统,鼓风设备和自动恒温系统
-
甲基紫法测定混合均匀度以( )做空白调节零点,在( )nm的波长下测定滤液的吸收度。
- A.无水乙醇,480
- B.无水乙醇,590
- C.95%乙醇,480
- D.95%乙醇,590
-
关于甲基紫法测定混合均匀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本法主要适用于混合机和饲料加工工艺中混合均匀度得测试。
- B.饲料中添加含色素组分时用甲基紫法测定混合均匀度不影响结果。
- C.饲料中添加苷蕾粉组分时可用甲基紫法测定混合均匀度
- D.饲料中添加槐叶粉组分时可用甲基紫法测定混合均匀度
-
两层筛筛分法测定饲料粉碎粒度时振筛机的筛体振幅是( )。
- A.30mm 10mm
- B.45mm 15mm
- C.45mm 10mm
- D.35mm 10mm
-
饲料粉碎粒度测测定的仲裁方法是( ).
- A.电动振筛机筛分法
- B.锤片粉碎筛片筛孔直径法
- C.算术平均粒径法
- D.粒度模数与均匀度模数法
-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检测方法有().
- A.氯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甲基紫法
- B.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甲基紫法
- C.邻菲罗啉比色法和甲基紫法
- D.邻菲罗啉比色法和甲基橙法
-
两层筛筛分法测定饲料粉碎粒度的原理是测定( ),计算其占饲料总质量的百分数。
- A.第一层筛上留存物料质量
- B.第三层筛上留存物料质量
- C.各层筛上留存物料质量
- D.盲筛上留存物料质量
-
( )是指粉碎后饲料颗粒的大小。
- A.粉碎粒度
- B.混合均匀度
- C.整齐度
- D.硬度
-
显微镜检查的目的是检查饲料原料中应有的成分是否存在、( )、检查是否在污染物、检查是否污染霉菌、昆虫或啮齿类排泄物、检查是否混合均匀等。
- A.检查是否含有有害的成分
- B.检查是否含有有毒的植物和种子
- C.弥补化学分析或其他分析的不足
- D.A,B,C都有
-
感观检测的方法包括( ),它是通过手指捻的感觉来察觉饲料粒度的大小、硬度、滑腻感及水分的多少。
- A.仪器分析检验
- B.显微镜检验
- C.触觉检验
- D.视觉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