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食品检验工高级试题(1)备考冲刺
-
玻璃电极使用前应用蒸馏水充分浸泡。
- 正确
- 错误
-
吸光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与溶液浓度无关。
- 正确
- 错误
-
标准曲线法仅适用于组成简单或无共存元素干扰的样品,分析同类大批量样品简单,快速,但基体影响较大。
- 正确
- 错误
-
M.R试验时,甲基红指示剂呈红色,可以判断为阴性反应;呈黄色,则可判断为阳性反应。
- 正确
- 错误
-
V.P试验呈阳性反应的指示颜色是红色。
- 正确
- 错误
-
硫氰酸钾法测定食品中铁含量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二价铁与硫氰酸钾作用生成血红色的硫氰酸铁络合物,颜色深浅与铁离子浓度成正比。
- 正确
- 错误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
- 正确
- 错误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是一种良好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 正确
- 错误
-
检验报告单可以有进修及代培人员填写,但必须有指导人员或室负责人的同意或签字,检验结果才能生效。
- 正确
- 错误
-
记录原始数据时,要想修改错误数字,应在原数字上画一条横线表示消除,并由修改人签注。
- 正确
- 错误
-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应贮存于橡胶塞的玻璃瓶或聚乙烯瓶中。在瓶口还应设有碱石灰干燥管,以防放出溶液时吸入二氧化碳。
- 正确
- 错误
-
4.030+0.46-1.8259+13.7的计算结果应表示为16.4
- 正确
- 错误
-
在多次平行测定样品时,若发现某个数据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计算时就应该将此数据立即舍去。
- 正确
- 错误
-
已经标定过的高猛酸钾标准溶液应贮存于白色磨口瓶中。
- 正确
- 错误
-
用标准溶液标定溶液浓度时,为了减少系统误差,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不能小于20毫升。
- 正确
- 错误
-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要素有6个方面,下面的( )可以不属于范围。
- A.人员素质
- B.仪器设备
- C.环境条件
- D.化验室安全
-
后发酵是啤酒主发酵的延续,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使残留糖分分解形成的( )溶于酒内,达到饱和,使啤酒在低温下陈酿,促进酒的成熟和澄清。
- A.氧气
- B.酒精
- C.二氧化碳
- D.麦芽三糖
-
做某食品中Sn2+的验证试验,应选用下面的( )试剂和用具。
- A.离心管、钼酸钠、滴管
- B.点滴板、钼酸铵、滴管
- C.试管、酒精灯、氯化铵
- D.滤纸、酒精灯、磷钼酸铵、滴管
-
用钛盐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时,过氧化氢在酸性溶液中,与钛离子生成的络合物呈现出什么颜色( )。
- A.橙色
- B.红色
- C.橙红色
- D.黄色
-
某食品做Mn2+的探证试验应用下面( )加入消化液中,观察溶液是否为深紫红色。
- A.2mol/L盐酸、2mol/L铋酸钠
- B.浓硝酸、1mol/L硝酸银
- C.6mol/L硫酸、固体氯化钠
- D.2mol/L硝酸、固体铋酸钠
-
有关沉淀滴定法的限制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成的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
- B.生成的沉淀应晶形大且不吸附杂质离子
- C.沉淀反应必须迅速、定量地进行
- D.能够用指示剂或其他方法判断滴定终点
-
某食品消化液取一滴于离心试管中,加入1滴1mol/L的K2CrO4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证明该食品中可能含有( )。
- A.Pb2+
- B.Cu2+
- C.AS3+
- D.Hg2+
-
对于AgNO3+NaCl=AgClˉ+NaNO3的化学反应,下面( )的改变,不会影响反应速度。
- A.反应物浓度
- B.压力
- C.反应温度
- D.都不影响
-
Na,Mg,Al,Si,P,S,Cl七种元素,其非金属性自左到右( )。
- A.金属性逐渐减弱
- B.逐渐减弱
- C.逐渐增强
- D.无法判断
-
原子序数为12,其元素的符号为( )。
- A.Na
- B.K
- C.Si
- D.Mg
-
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 )。
- A.丁达尔现象
- B.通直流电后,离子定向移动
- C.用滤纸过滤分离
- D.加入电解质形成沉淀
-
葡萄酒、果酒的发酵要求醪液的PH值为( ),酵母才能正常发酵。
- A.3.3~3.5
- B.3.0
- C.3.6~3.8
- D.4.0~4.2
-
食品中是否有碘的鉴定试验,样品用HNO3处理后,应加入( )组试剂。
- A.CHCl3、NaNO3
- B.CCl4、NaNO2
- C.CCl4、NaNO3
- D.CHCl3、NaNO2
-
高锰酸钾法采用的指示剂是( )。
- A.氧化还原指示剂
- B.自身指示剂
- C.可溶性淀粉
- D.二苯胺
-
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 )生成氢氧化锰沉淀,氢氧化锰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棕色的沉淀,用以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 A.碱性氯化钠
- B.碱性氯化钾
- C.碱性碘化钾
- D.碱性磷酸钾
-
下列分析不属于仪器分析范围的是( )。
- A.光度分析法
- B.电化学分析法
- C.萃取法测定食品中脂肪含量
- D.层析法测定食品农药残留量
-
蛋白质的测定中,平行样超差,重做时首先要排除掉的是( )。
- A.样品处理是否均匀
- B.计算是否有误
- C.样品消化是否都完全
- D.蒸馏装置是否有漏气
-
扣除试剂不纯而引起的误差的方法是( )。
- A.空白试验
- B.对天平砝码进行校正
- C.加强工作责任心
- D.正确选取样品量
-
2克氢气,8克氧气,12克二氧化碳,16克二氧化硫,在标准状态下,所占的体积最大的是( )。
- A.氧气
- B.氢气
- C.二氧化硫
- D.二氧化碳
-
硬度过高的水用于酿造时,应预先进行( )处理。
- A.棉饼过滤处理
- B.离子交换处理
- C.加入明矾澄清
- D.活性炭
-
实验室的湿度很大,会引起下面( )项目的检验结果偏高。
- A.细度
- B.水份
- C.酸度
- D.断条率
-
酿造用水氨氮采用纳氏比色法测定前,干扰物多时,样品蒸馏处理的PH应( )。
- A.≤6.0
- B.≤4.0
- C.=7.4
- D.>8.0
-
酿造用水氨氮采用纳氏比色法测定中,钙、镁、铁含量高时应( )。
- A.用蒸馏法除去
- B.用EDTA掩蔽
- C.用硫代硫酸钠除去
- D.用硫酸锌沉淀除去
-
分光光度法的吸光度与( )无关。
- A.入射光的波长
- B.溶液的浓度
- C.液层的厚度
- D.液层的高度
-
直接的碘滴定法测定总SO2,吸取酒样后,管尖要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再放出酒样,是为了( )。
- A.防止酒样中SO2分解
- B.防止酒样中SO2升华
- C.防止酒样挥发
- D.防止SO2挥发逸出
-
二硫腙比色法测Pb时,选用的掩蔽剂是( )。
- A.氰化钾、柠檬酸铵和盐酸羟胺
- B.EDTA和盐酸羟胺
- C.Na2S2O3
- D.EDTA和Na2S2O3
-
下面游离SO2直接碘滴定法的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I2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B.I2被氧化成I-
- C.SO2被氧化成SO2-4
- D.微过量的I2遇淀粉产生兰色为终点
-
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测试误差可分为( )。
- A.系统误差
- B.偶然误差
- C.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 D.系统误差、偶然误差、过失误差、极差
-
下列原因中将引起系统误差的是( )。
- A.酸碱滴定中,指示剂变色点与反应化学计量点不重合引起的滴定误差
- B.万分之一天平称取试样时,由于湿度影响0.1mg位读数不准
- C.读取50mL滴定管读数时,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字估测不准
- D.标准溶液标定过程中,室温、气压微小变化引起的误差
-
由整批食物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称为( )
- A.样品
- B.检样
- C.原始样品
- D.平均样品
-
酿造用水氨氮采用纳氏比色法测定时,显色后呈黄色,应选择( )波长测定吸光度。
- A.在480nm
- B.560nm
- C.660nm
- D.420nm
-
原子核由( )和中子构成。
- A.质子
- B.电子
- C.核电荷
- D.负质子
-
下列SI基本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表示不正确的是( )。
- A.长度、米、m
- B.质量、千克、kg
- C.电流、安、A
- D.物质的量、摩尔、M
-
活力高的麦芽,其浸出液应有( )的浸出物。
- A.1.0~1.5%
- B.2.0~2.5%
- C.3.0~3.5%
- D.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