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重庆市高级农艺师考试试题(考前训练)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腌制过程中,在腌制剂作用下,首先要形成溶液,然后通过扩散和渗透作用进入食品组织内,从而降低食品内的水分活度,提高渗透压,进而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性,达到防止食品腐败的目的。

    • 正确
    • 错误
  2. 食品化学保藏剂的使用量应是在能产生预期效果的基础上必须是最低的。

    • 正确
    • 错误
  3. 农产品的病理病害具有传染性。

    • 正确
    • 错误
  4. 烟熏有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作用。

    • 正确
    • 错误
  5. 蛋类辐照是为了杀灭其中的葡萄球菌。

    • 正确
    • 错误
  6. 果蔬产量高CO2伤害最明显的特征是腐烂。

    • 正确
    • 错误
  7. 在空气湿度较高的情况下,空气流速将对食品产生干耗。

    • 正确
    • 错误
  8. 农产品鲜食最佳品质时期是呼吸跃变高峰期。

    • 正确
    • 错误
  9.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途径可分为两大类:凡是动植物体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本身带有的微生物而造成的食品污染,称之内源性污染食品原料在收获、加工、运输、贮藏、销售过程中使食品发生污染称为外源性污染

    • 正确
    • 错误
  10. 食物中毒按病原分类可分为:细菌性、真菌性、化学性和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 正确
    • 错误
  11. 酵母菌有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是产生子囊孢子。

    • 正确
    • 错误
  12. α-淀粉酶主要来自于细菌和霉菌,特别是枯草杆菌。

    • 正确
    • 错误
  13. 螺旋菌是弯曲的杆菌。

    • 正确
    • 错误
  14. 鞭毛是负责细菌的运动的结构,在有鞭毛细菌的幼龄时期和有水的适温环境中能进行活跃的运动,鞭毛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有关。

    • 正确
    • 错误
  15. 放线菌菌落均成放射状。

    • 正确
    • 错误
  16. 细菌细胞的质粒可自行消失也可自发产生。

    • 正确
    • 错误
  17. 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生长速度越快。

    • 正确
    • 错误
  18. 固定化酶连续操作会滋生微生物污染食品。

    • 正确
    • 错误
  19. 细菌的芽孢子是繁殖体。

    • 正确
    • 错误
  20. 血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

    • 正确
    • 错误
  21. 叶酸结构中包括喋呤、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3部分。

    • 正确
    • 错误
  22. 食品加工中矿物质的损失大多由化学反应引起。

    • 正确
    • 错误
  23. 果胶主要作为果酱与果冻的胶凝剂。还可作增稠剂和稳定剂。

    • 正确
    • 错误
  24. 糖的浓度越高,溶液冰点下降的越小。

    • 正确
    • 错误
  25. 油脂氧化的初级产物是氢氧化物。

    • 正确
    • 错误
  26. 结合水是指存在于溶质或其他非水组分附近的、与溶质分支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的那部分水。

    • 正确
    • 错误
  27. 单糖是指能再水解的最简单的多羟基的醛类和多羟基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 正确
    • 错误
  28. 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受品种抗病性的影响。

    • 正确
    • 错误
  29. 食品的品质特性包含有安全性、质构、颜色、风味和营养价值。

    • 正确
    • 错误
  30. 稻飞虱一般都躲在稻田中间稻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的组织内,刺吸稻茎的汁液。

    • 正确
    • 错误
  31. 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 )的客观要求

    • A.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B.提高区域比较优势
    • C.提高统筹区域发展
    • D.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2. 《上轮规划》政策支撑乏力的主要表现:( )

    • A.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乏力
    • B.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还不完善
    • C.重庆市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中,许多地方没有将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 D.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33. 《上轮规划》区域布局仍欠合理的主要表现:( )

    • A.优势农产品发展品种少
    • B.布局范围小
    • C.部分优势品种区域主导地位不突出
    • D.上下游各产业之间相互衔接不够紧密
    • E.优势农产品主导产业集中度不高
  34. 《上轮规划》产业化水平不高的主要表现:( )

    • A.基层科技推广工作站在政策传递、科技服务、信息沟通、产品流通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 B.优势农产品基地布局零星分散,主导产业集中度不高
    • C.优势区域内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带动农户增收能力有限
    • D.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数量少、规模小、不稳定的发展格局仍未根本改变
    • E.优势区域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资本连接、服务支持、利益共享等一体化关系尚不完善
  35. 《上轮规划》渔业规模养殖发展进一步加快,以( )三大基地为重点,培育优良品种,水产品质量和档次明显提高,

    • A.忠县
    • B.万州
    • C.长寿
    • D.涪陵
  36. 《上轮规划》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比较优势逐步显现:( )

    • A.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 B.优势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不断优化
    • C.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 D.优势农产品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37. 《上轮规划》的主要问题:

    • A.区域布局仍欠合理
    • B.农业社会化服务严重滞后
    • C.产业化水平不高
    • D.政策支撑乏力
  38. 三峡库区柑桔产业带是以( )等10个区县为重点

    • A.云阳
    • B.忠县
    • C.万州
    • D.巫山
  39. 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 )的重大举措

    • A.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 B.优化资源配置
    • C.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
    • D.推动新农村建设
  40. 色谱仪分离效率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何种部件( )。

    • A.进样系统
    • B.分离柱
    • C.检测系统
    • D.热导池
  41. 要比较样本均值与标准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可采用( )。

    • A.G检验
    • B.F检验
    • C.t检验法
    • D.4d法
  42. 残留检测结果计算时,需要用本实验室获得的平均回收率折算的是( ) 。

    • A.有残留限量的药物
    • B.禁用药
    • C.不得检出的药物
    • D.不需要制定最高残留限量的药物
  43. 残留检测方法验证时,测定标准曲线至少要有几个浓度点?( )

    • A.3个
    • B.4个
    • C.5个
    • D.6个
  44. 气相色谱中与含量成正比的是( ) 。

    • A.保留体积
    • B.保留时间
    • C.相对保留值
    • D.峰面积、峰高
  45. 在气相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

    •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 C.固定液的沸点
    •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46. 按照NY/T 761—2008方法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测定三唑磷和三唑酮应使用( ) 检测器。

    • A.火焰光度检测器,氮磷检测器
    • B.氢火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
    • C.火焰光度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
    • D.电子捕获检测器,热导检测器
  47. 农产品中重金属铅和汞的测定应使用( )测定。

    • A.石墨炉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 B.火焰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 C.火焰原子吸收,石墨炉原子吸收
    • D.石墨炉原子吸收,气相色谱法
  48. 新鲜水果和蔬菜等样品的采集,无论进行现场常规鉴定还是送实验室做品质鉴定,一般要求( )取样。

    • A.随机
    • B.选择
    • C.任意
    • D.有目的性
  49. 样品的制备是指对样品的( )等过程。

    • A.粉碎
    • B.混匀
    • C.缩分
    • D.以上三项都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