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家庭教育指导师全国统一考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明确指出,“儿童系指15周岁以下的任何人”。

    • 正确
    • 错误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来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 正确
    • 错误
  3. 保罗·艾克曼曾经说过:“孩子说谎的不良品质,是由于受到爱说谎,或言而无信的家长的不良影响而养成的。”

    • 正确
    • 错误
  4. 作曲家徐沛东先生在一次电视节目中向主持人透露,他从初中开始,数学课就很难再考及格了。

    • 正确
    • 错误
  5. 猎人、园丁、农夫都擅长身体运动智能。

    • 正确
    • 错误
  6. 个体可能将成败归结为4种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或运气。

    • 正确
    • 错误
  7. 皮亚杰认为主要有四个因素影响个体的发展: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环境,平衡

    • 正确
    • 错误
  8. 警告所传达的信息能够让孩子感到害怕和顺从。

    • 正确
    • 错误
  9. 对于青少年的“性饥饿”问题,父母更应该进行正面的引导。

    • 正确
    • 错误
  10. 家长在未成年人接受传媒影响时发生着强有力的选择性作用,应当成为孩子接触媒介影响的“过滤器”。

    • 正确
    • 错误
  11. 对于孩子而言,内在的潜能优势要想充分表现出来,还需要多元化的环境刺激。

    • 正确
    • 错误
  12. 学习环节操作不到位或学习秩序安排不合理,是造成学生的学习效能不高的根本原因。

    • 正确
    • 错误
  13. 法拉第有强烈的求知欲,对科学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他刻苦自学,坚持不懈,从一个没有上过学的一般工人,跨入世界第一流科学家的行列。

    • 正确
    • 错误
  14. 一般来说,青少年期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机能的发展和性成熟。

    • 正确
    • 错误
  15. 封建社会以小农经济为重心的社会生活是以家族为主要运作单位的,家族的利益至高无上,子女是家庭的私有财产。

    • 正确
    • 错误
  16. 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制约和影响家庭教育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

    • 正确
    • 错误
  17. 自省智能发达的人是一些非常个体化的人,总是与主流不同。

    • 正确
    • 错误
  18. 叛逆是基于自己的经验、能力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为此承担责任的行为;而主见则是为逃避责任,否定他人的观点和意见的行为。

    • 正确
    • 错误
  19. 内部学习动机是由内在需要引起的,来源于求知欲。

    • 正确
    • 错误
  20. 儿童的前言语时期,是一个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语音核心期,婴儿对语音的感知、发音和应用都获得了发展。

    • 正确
    • 错误
  21. 父母对孩子实施什么样的教育方法、什么样的言行举止,都将直接影响到孩子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孩子成绩。

    • 正确
    • 错误
  22.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德行修养的基础条件。

    • 正确
    • 错误
  23.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善于运用身体动作表达思想和感情、灵巧地操作物体的智力,包括平衡、协调、敏捷、力量、速度、灵活性等特殊的身体技巧以及对外界或自身刺激反应的能力。

    • 正确
    • 错误
  24. 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

    • 正确
    • 错误
  25. 教师一般都要经过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考核、政治审查、品德鉴定,并被确认合格,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再由教育行政部门任用。

    • 正确
    • 错误
  26. 教育不断进步,人类以自身发展为目的建构活动已经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

    • 正确
    • 错误
  27.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身心变化最大,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 正确
    • 错误
  28. 个人的行为不是由动机、本能、特质等个人内在结构决定的,也不是环境力量决定的,而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

    • 正确
    • 错误
  29.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来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 正确
    • 错误
  30. 劳动技术教育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等主要部门中适应面较广的劳动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是家庭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 正确
    • 错误
  31. 指导师让求助者有效的接收到自己传达出去的信息也是需要一些语言技巧的,比如有()、五步脱困技术。

    • A.聆听复述法
    • B.肯定方法
    • C.先跟后带法
    • D.语言换框技术
  32. 大众传媒对儿童的积极作用有:()

    • A.媒介为少年儿童全面提供社会生活知识
    • B.媒介成为指导少年儿童社会学习的老师
    • C.媒介满足少年儿童的交往需要
    • D.媒介满足少年儿童的娱乐愿望
    • E.媒介有利于儿童缓解不良情绪
  33. 当每个人都有机会挖掘自身的潜能而高效学习时,他们必将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

    • A.学习
    • B.情绪
    • C.社会性
    • D.生理方面
  34. 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之所以能够滋生未成年人犯罪,原因有:()

    • A.诱发违法犯罪动机
    • B.是不良交往的主要场所
    • C.是暴力、色情等有害文化的重要传播地
    • D.可以开发智力
  3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应同时具备的条件为:()

    • A.无子女。指收养人既没有亲生子女,也没有养子女和继子女
    • B.有抚养和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 C.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指精神疾病和传染病等
    • D.年满30周岁
  36. 小学生学习动机,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

    • A.为了满足认知需要
    • B.为了满足发展需要
    • C.为了满足报答父母或社会的需要
    • D.为了竞争求胜的需要
  37. 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亲子关系是不平等的、(),甚至是仇恨的。

    • A.扭曲的
    • B.破裂的
    • C.冷漠的
    • D.敌对的
  38. 处理价值矛盾的有效方法有()。

    • A.双赢模式
    • B.行为影响
    • C.改变自己
    • D.接受现实
  39. 作为再婚家庭的父母,应该学会运用哪些正确的方式去教育子女,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 A.要真正从心理上去接受现状
    • B.不要试图和孩子争夺丈夫或妻子的爱
    • C.要了解你所面对的孩子在此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具体分析他的问题
    • D.以鼓励为主,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引导孩子全面发展
  40. 青少年期家庭教育策略()

    • A.确立理想信念的教育
    • B.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
    • C.挖掘智能潜力的教育
    • D.处理社会交往的教育
    • E.解决青春期烦恼的教育
  41. 我国学者把家庭教育方式归纳为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六类。

    • A.权威型
    • B.干涉型
    • C.专制型
    • D.负责型
  42. 学校定期开展()活动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一种好形式。

    • A.家教辅导咨询
    • B.社会活动
    • C.看电影
    • D.听报告
  43. “你现在马上停止玩游戏!”这是()“绊脚石”的典型语言。

    • A.命令、指示、指挥
    • B.建议、提忠告、提供解决方法
    • C.争论、辨驳
    • D.贴标签、评判、责备
  44. ()是孩子人际交往的范本。

    • A.父母沟通
    • B.亲子关系
    • C.培养合作
    • D.融入社会
  45.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父母在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中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 A.手段
    • B.途径
    • C.方式
    • D.内容
  46. 意志坚决、注重行动、脾气暴躁、积极进取、精力充沛、冒险、坚强。这是()型的人。

    • A.热血
    • B.忧郁
    • C.激进
    • D.冷静
  47. 为了维护自己的家庭利益,一般都是要把子女培养成为具有()所需要的品德和能力的人。

    • A.统治阶级
    • B.政府
    • C.共产党
    • D.社会
  48. 在现代教育中,强调()的有机整合。

    • A.一种教育形式
    • B.多种教育形式
    • C.各种教育形式
    • D.智能教育与体能教育
  49. ()擅长人际交流智能。

    • A.沃尔特·迪斯尼
    • B.柏拉图
    • C.成龙
    • D.罗丹
  50. ()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会造成孩子的防卫态度与对抗心理。

    • A.警告、责备、威胁
    • B.说教、规劝、教训
    • C.争论、辨驳
    • D.建议、提忠告、提供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