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凡涉及儿童的一切事务和行为,都应首先考虑以儿童最大利益为出发点。

    • 正确
    • 错误
  2. 卢梭认为儿童不是一块白板,而是生来任由外界环境塑造的被动有机体。

    • 正确
    • 错误
  3.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明确指出,“儿童系指15周岁以下的任何人”。

    • 正确
    • 错误
  4. 对儿童来说,主要的环境因素有家庭和学校。

    • 正确
    • 错误
  5. 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遗传,二是环境。

    • 正确
    • 错误
  6. 正视和纠正大众传媒对家庭教育的误导,不仅需要媒体本身进行认真反思,对于家庭教育指导者来说也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 正确
    • 错误
  7. 儿童发展一般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段时间内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正确
    • 错误
  8. 大众传媒不会对儿童产生消极作用。

    • 正确
    • 错误
  9. 长期持续收看电视暴力节目,可能会引发或强化儿童、青少年的侵犯性行为。

    • 正确
    • 错误
  10. 家长在未成年人接受传媒影响时发生着强有力的选择性作用,应当成为孩子接触媒介影响的“过滤器”。

    • 正确
    • 错误
  11. 各类大众传媒都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把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 正确
    • 错误
  12. 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

    • 正确
    • 错误
  13. 家庭作为未成年人教育的载体之一,在其社会化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具体的帮助、指导。

    • 正确
    • 错误
  14. 家庭是影响学校德育的环境因素,对学校德育发挥着特殊作用。

    • 正确
    • 错误
  15. 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密切联系是十分必要的。

    • 正确
    • 错误
  16. 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家长和教师往往不缺乏相互了解和沟通,所以很容易起到互补作用。

    • 正确
    • 错误
  17. 从积极的方面看,教师和家长共同分析孩子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取得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支持与配合是必要的。

    • 正确
    • 错误
  18. 家庭智育的基本任务是加强以培养子女的智能为基础的智能开发。

    • 正确
    • 错误
  19. 进行早期家庭智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不必注意科学性和全面性。

    • 正确
    • 错误
  20.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的消极因素有哪些:( )

    • A.家长本位的亲子关系
    • B.禁锢保守的教育方式
    • C.利己小农的教育观念
    • D.崇德向善
  21. 我国家庭教育的具体目标是教会子女如何做人。也就是要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人。

    • 正确
    • 错误
  22. 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精华包括:( )

    • A.重视家庭教育
    • B.提倡早期教育
    • C.注重教子做人
    • D.坚持爱而有教
    • E.强调以身作则
    • F.重视环境熏陶
  23. 家长会的类型依内容而定,一般有几种类型:( )

    • A.讲座型家长会
    • B.布置型家长会
    • C.介绍型家长会
    • D.交流型家长会
  24. 书面联系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通常有几种形式:( )

    • A.家长联系卡
    • B.书信
    • C.通知书
    • D.学生手册
  25. 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常用的方式有:( )

    • A.开办家长学校
    • B.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
    • C.聘请家庭教育讲师团来校讲课
    • D.召开家长会
  26. 配合学校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A.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
    • B.有意识地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 C.向学校正确的教育观念靠拢
    • D.虚心向老师请教,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27. 家庭教育有三大作用:( )

    • A.早期的启蒙作用
    • B.一生的决定作用
    • C.终生的教育影响
    • D.智能开发作用
  28. 家庭教育的随机性主要表现在:( )

    • A.灵活分散性
    • B.潜移默化性
    • C.多样性
    • D.间接性
  29. 学校教育如果得不到家庭教育的配合,就会徒劳无功,这是因为:( )

    • A.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进行的
    • B.仅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可能把孩子教育成才的
    • C.学校教育很难顾及每个学生在思想水平、道德素质、身心特点等方面的差异
    • D.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教育的配合也无所谓
  30. 家长要学会( )去拜访老师,这是因为现在教师负担很重,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家庭都经常访问和细心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长、爱好,而当家长的完全有时间去拜访老师。

    • A.主动
    • B.被动
    • C.应付
    • D.偶尔
  31. 家庭教育的伦常性主要表现在:( )

    • A.感染性
    • B.家长的权威性
    • C.教育的针对性
    • D.情感性
  32. 在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方面,家长应该主动一些,应该多向学校靠拢,多向( )请教。

    • A.老师
    • B.同学
    • C.同事
    • D.朋友
  33. 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 )作用

    • A.制约
    • B.鼓励
    • C.支持
    • D.配合
  34. ( )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助手,是整个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A.家庭教育
    • B.社会教育
    • C.先期教育
    • D.后期教育
  35. ( )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有专门的教育工作者,学校应当担负教育的责任,这是毫无疑问的。

    • A.学校
    • B.家庭
    • C.社区
    • D.组织
  36. 只有优化家庭教育,实现( )配合,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和良性循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育效果。

    • A.双向
    • B.单身
    • C.主动
    • D.被动
  37. 孩子在入学之前所受到的家庭教育起着打基础的作用,虽然学龄前家庭教育不是家庭教育的全过程,但是家庭教育全过程的一个( )。

    • A.重要阶段
    • B.主要阶段
    • C.重要过程
    • D.主要过程
  38.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家庭教育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学校也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 )。

    • A.指导
    • B.支持
    • C.配合
    • D.协作
  39.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具有( )作用。在早期教育中有奠基作用,对孩子的一生有终身影响。

    • A.启蒙
    • B.教育
    • C.引导
    • D.培养
  40. ( )孩子们的思想尚未定型,有很强的可塑性。

    • A.儿童阶段
    • B.青春期
    • C.成长期
    • D.少年期
  41. 教育子女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由( )所决定的。

    • A.社会职能
    • B.责任
    • C.义务
    • D.亲情
  42.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看清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谁也无法把人的全部教育任务承担起来,于是( )应运而生。

    • A.大教育观
    • B.学校
    • C.幼儿园
    • D.家庭教育
  43. ( )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又是孩子的终生教师。

    • A.家长
    • B.班主任
    • C.兄弟
    • D.姐妹
  44. ( )是社会的组织细胞,家庭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成员的场所。

    • A.家庭
    • B.学校
    • C.社区
    • D.朋友圈
  45. 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系统的教学内容和相对严格的规章制度,它不仅包括家长( )对子女施加的影响,也包括家长无意识地借助其他条件对子女施加的影响。

    • A.有意识地
    • B.自觉地
    • C.自然地
    • D.主动地
  46. 成功的( ),是人成长的基础;家庭教育的失误或不足,将给人的一生带来不可弥补的缺陷或障碍。

    • A.家庭教育
    • B.社会教育
    • C.学校教育
    • D.幼儿教育
  47. ( )是对儿童成长影响最直接、最深刻的微观环境,是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 A.家庭
    • B.学校
    • C.社会
    • D.社区
  48. ( )的家庭教育与影响,对一个人思想观念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性格的培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启蒙意义。

    • A.早期
    • B.中期
    • C.晚期
    • D.初期
  49. 在日常生活行为、学习行为、与人交往等方面,( )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 A.认知和语言能力
    • B.行为能力
    • C.交往能力
    • D.表达能力
  50. 在现代教育中,强调( )的有机整合。

    • A.一种教育形式
    • B.多种教育形式
    • C.各种教育形式
    • D.智能教育与体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