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墓地管理员笔试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墓葬消费以墓地需求为基础,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墓地经营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 正确
    • 错误
  2. 墓地管理员在介绍商品时应先进行价格(总体价格)介绍,包括最高价格、最低价格等。

    • 正确
    • 错误
  3. 从指导对象分,技术指导可以分为统一指导、分类指导和个别指导。

    • 正确
    • 错误
  4. 墓地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称为墓地性能。

    • 正确
    • 错误
  5. 业务培训应该以职业培训为主。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专业培训。

    • 正确
    • 错误
  6. 墓地管理员在引导服务时走在客户的左方,步态要慢。经过楼梯和台阶时要提醒留意客户。

    • 正确
    • 错误
  7. 女墓地管理员可化浓妆,突出自已美的部位。

    • 正确
    • 错误
  8. 服务礼仪就是一种沟通技巧。

    • 正确
    • 错误
  9. 全身性应激反应包括警觉期、抵抗期、枯竭期三个阶段。

    • 正确
    • 错误
  10. 心理抚慰的步骤一般包括心理问题的评估、制定抚慰计划、心理干预、解决危机四个阶段。

    • 正确
    • 错误
  11. 应激反应是一种全身性的适应性反映。

    • 正确
    • 错误
  12. 殡葬心理是人们对具体殡葬活动在人脑中的间接(直接)反映。

    • 正确
    • 错误
  13. 殡葬心理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 正确
    • 错误
  14. 在日常的沟通中使用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

    • 正确
    • 错误
  15. 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职业病状况,进行统一管理。

    • 正确
    • 错误
  16. 接待是服务的开始。

    • 正确
    • 错误
  17. 在实际的商品交易和服务过程中,购货凭证和服务单据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发票、购物小票、也可以是保修卡、信誉卡、价格单等。

    • 正确
    • 错误
  18. ISO14000体系主要用于通过组织经常性、规范性的管理活动实现对减少污染和坏境保护的承诺以及应尽的义务,其目的在于指导组织建立和保持一个符合要求的坏境质量管理体系。

    • 正确
    • 错误
  19. 对于未成年人,结合殡葬活动开展生死学教育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死观,科学的应对与死亡有关的殡葬问题。

    • 正确
    • 错误
  20. 了解客户需要的技巧依次为( )

    • A.询问—聆听—理解
    • B.理解—聆听—询问
    • C.聆听—询问—理解
    • D.理解—询问—聆听
  21. 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创建和谐的殡葬环境,促进客户的落葬消费行为有重大影响。

    • 正确
    • 错误
  22. 影响人们墓葬消费心理及行为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 )、消费群体、墓地商品因素、墓地环境和营销沟通等。

    • A.背景因素
    • B.家庭因素
    • C.经济因素
    • D.道德因素
  23. 墓葬消费者的精神性需求体现在满足对死者的怀念、希望表现“孝道”,( )等传流伦理观念。

    • A.民德归厚
    • B.入土为安
    • C.敬仰
    • D.慎终追远
  24. 影响墓葬消费者的个体差异最大因素是消费者( )

    • A.社会地位兴趣差异
    • B.经济水平个人情感
    • C.社会地位经济水平
    • D.经济水平兴趣差异
  25. 墓地管理员在执行墓地修缮原则时不能( )

    • A.按时施工
    • B.严格遵守纪律
    • C.任意增减项目
    • D.团结协作
  26. “墓地的造型能给人以美的感受”着满足了消费者( )

    • A.物质消费
    • B.精神消费
    • C.生理消费
    • D.文化消费
  27. 下列不属于墓地管理员在接待服务前的工作准备( ).

    • A.班前布置
    • B.设施用品检查
    • C.工作用品
    • D.整理服装
  28. 在陪同引导客户出房门时,要替客户拉门或是推门后处于( )或门边。以方便客户进出。

    • A.门前
    • B.门后
    • C.门边
    • D.正门
  29. 在求助式请托用语中适合墓地管理员使用的语言有( )

    • A.劳驾、请借光、请关照
    • B.请走好
    • C.你别急
    • D.请您节哀
  30. 墓地管理员与客户直接交流属于( )咨询。

    • A.现场
    • B.电话
    • C.信函
    • D.网络
  31. 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的卖身葬父是( )心理。

    • A.悲痛
    • B.报恩
    • C.愧疚
    • D.网络
  32. 下列不属于恐惧心理的是( )。

    • A.害怕死者
    • B.害怕鬼魂
    • C.害怕死亡
    • D.忌讳死亡
  33. 墓地管理员用目光注视客户时,可注视客户的( )

    • A.面部
    • B.头顶
    • C.大腿
    • D.胸部
  34. 墓地管理员同客户的接触是以( )为媒介。

    • A.墓葬礼仪
    • B.墓地商品
    • C.殡葬服务
    • D.墓葬设备
  35. 对革命文物古迹进行保护整修并加以利用,应本着( )的设计原则以形成和保护和利用的定性关系。

    • A.依旧修旧修旧如旧
    • B.以新换新换旧如新
    • C.以旧修新真理翻修
    • D.依旧换新修旧如新
  36. 下列不属于公众的殡葬心理( )

    • A.恐惧心理
    • B.悲痛心理
    • C.神秘心理
    • D.厌恶心理
  3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墓管理年度检查的具体内容( )

    • A.公墓的审批手续
    • B.墓穴用地
    • C.文明的经营情况
    • D.目的设施设备的完善程度
  38. 公墓年度检查制度是( )根据公墓年度检查验收标准()对公墓的建设,管理运行的情况进行检查验收的制度。

    • A.民政厅一年一次
    • B.民政厅一年两次
    • C.民政局一年一次
    • D.民政局一年两次
  39. ( )的实施有效地加强了公墓的科学管理,促进了公墓的科学管理,促进了公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A.管理体系认证
    • B.管理手段
    • C.管理思想的现代化
    • D.管理方法现代化
  40. 树立全新的( )是实现墓地管理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 A.管理理论
    • B.管理思想
    • C.管理方法
    • D.管理手段
  41. 旧式墓碑的特点是文字一律( )

    • A.横排,而且用文言文
    • B.横排。不用文言文
    • C.竖排。而且用文言文
    • D.竖排。不用文言文
  42. ( )是实现墓地管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本保证,也是树立墓地管理行业声誉和殡葬行业良好社会的基本形象,

    • A.个性化服务
    • B.高效服务
    • C.个性化服务
    • D.专业化服务
  43. 挽联要求上联与下联( )

    • A.辞意相对相辅、句式对偶、字数相等
    • B.辞意相对相辅、句式对偶、字数不相等
    • C.辞意相对不相辅、句式对偶、字数相等
    • D.辞意不相对相辅、字数不相等
  44. 从长远看,公墓是处理骨灰的一种( )

    • A.长久形式
    • B.过渡形式
    • C.唯一形式
    • D.有效形式
  45. 在墓葬制度上,儒家礼制也有严格的等级区别,一般而言( )

    • A.官品越低,墓地越大,坟墓越矮,装饰更精致
    • B.官品越低,墓地越小,坟墓也越高,装饰更普通
    • C.官品越高,墓地越大,坟墓也越高,装饰更精致
    • D.官品越高,墓地越小,坟墓越小,装饰更普通
  46. 中国最迟在什么是时候已有墓葬( )

    • A.旧石器晚期
    • B.青铜器晚期
    • C.铁器时代晚期
    • D.远古时代
  47. 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始的“实行火葬”和“改革土葬”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改革,其根本目的在于( )。

    • A.推进殡葬改革
    • B.革除陋习
    • C.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 D.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48. 殡葬管理主体的确定,决定了殡葬管理的基本属性是( )?

    • A.人民行政管理
    • B.社会行政管理
    • C.政府行政管理
    • D.单位行政管理
  49. 下列哪项不是殡葬改革的意义?( )

    • A.可以革除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对殡葬的影响
    • B.有利于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催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 C.有利于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
    • D.有利于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加快人民群众实现“小康”生活的步伐
  50. ( )是文明社会的标志和体现?

    • A.社会的和谐
    • B.精神的和谐
    • C.殡葬文化的和谐
    • D.推行绿色文明科学殡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