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工会劳动保障监察员上岗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用人单位不能安排怀孕四个月以上的女工上夜班。
- 正确
- 错误
-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在30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 正确
- 错误
-
合法、公平、公正、协商一致是解决劳动争议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 正确
- 错误
-
试用期不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 正确
- 错误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职责是鼓励社会各方面依法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加强对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中介服务的指导和监督,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 正确
- 错误
-
用工单位应当按时支付被派遣劳动者的工资。
- 正确
- 错误
-
女职工在孕期用人单位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 正确
- 错误
-
劳动合同期限、社会保险、合同终止条件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 正确
- 错误
-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
- 正确
- 错误
-
劳动关系自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之日起同时建立。
- 正确
- 错误
-
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劳动合同无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则整个劳动合同无效
- B.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 C.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劳动合同变更后,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 D.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确定
-
《劳动法》规定,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社会保险基金。
- A.和审计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实施监督和管理。
- B.和财政部门依照法律规定收支、管理和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并负有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责任。
- C.依照法律规定收支、管理和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并负有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责任。
- D.依照法律规定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实施监督和管理。
-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 A.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B.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C.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D.用人单位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由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应按规定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
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 )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
- A.家庭贫困、技能水平、失业人员、丧失劳动力
- B.身体状况、个人原因、技能水平、失去土地
- C.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
- D.家庭贫困、身体状况、失业人员、失去土地
-
《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裁减人员的程序有( )。
- A.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
- B.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
- C.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 D.以上A 、B、C三项
-
《就业促进法》规定,对( ),有关部门应当在经营场地等方面给予照顾,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
- A.农民工和残疾人
- B.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和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
- C.失业人员和应届大中专毕业生
- D.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员
-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其劳动合同( )。
- A.解除
- B.终止
- C.撤销
- D.消亡
-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 )申请支付令,该组织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A.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 B.当地人民法院
- C.当地人民法院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 D.当地工会组织或工商部门
-
用人单位违反《就业促进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 )。
- A.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
- B.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D.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过程中,采取( )措施不当。
- A.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与调查、检查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并作出解释和说明,必要时可以发出调查询问书
- B.记录、录音、录像、照相或者复制等方式收集有关情况和资料
- C.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进行审计
- D.暂时封存用人单位银行资金帐户,解决清欠农民工工资托欠问题
-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 )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 A.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 B.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 C.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 D.用人单位建立工会情况
-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 )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 A.职业资格
- B.劳动安全卫生保护
- C.劳动保护
- D.劳保用品
-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 )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A.6个月
- B.1年
- C.3年
- D.10年
-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 )小时的用工形式。
- A.36
- B.24
- C.8
- D.28
-
国家对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 )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A.国家财产
- B.消费者利益
- C.生命财产安全
- D.国家重大工程
-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规定:劳动保障监察员应当忠于职守,(),保守秘密。
-
劳动保障监察遵循()的原则。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也不得低于集体合同中约定的劳动报酬水平。
-
用人单位工作日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的工资报酬;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
就业援助是国家采取措施,通过()等途径,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
-
《就业促进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
订立劳动合同双方应遵循()、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协商确定。
-
《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一种()。
-
用人单位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有关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
用人单位自()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
《就业促进法》中规定:国家鼓励各类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增加就业岗位。
-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 ()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
《劳动法》于()年1月1 日施行,《劳动合同法》于()年 1月 1 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