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钢轨探伤工职业资格鉴定练习题1
-
钢轨焊头的断口允许有少量灰斑存在。()
- 正确
- 错误
-
气压焊中的光斑缺陷容易出现在焊缝的任何部位。()
- 正确
- 错误
-
缺陷的形状、大小和取向直接影响到缺陷的回波高度。()
- 正确
- 错误
-
钢轨探伤用45°探头发现的缺陷无法知道其埋藏深度。()
- 正确
- 错误
-
夹渣可能产生在铝热焊缝的任何部位。()
- 正确
- 错误
-
目前国内的长轨焊接方式主要有闪光焊和气压焊两种。()
- 正确
- 错误
-
0°探头探伤时,如发现孔波和底波交替不明显,就说明此螺孔有裂纹存在。()
- 正确
- 错误
-
0°探头主要发现轨头、轨腰至轨底部位的水平裂纹和纵向垂直裂纹。()
- 正确
- 错误
-
当0°探头对螺孔探测时的波形显示过程为:底波→底波+螺孔波→螺孔波→螺孔波+底波→底波时,则表明此螺孔正常。()
- 正确
- 错误
-
37°探头能发现轨底三角区的横向裂纹。()
- 正确
- 错误
-
37°探头不能发现螺栓孔水平裂纹。()
- 正确
- 错误
-
前37°探头过正常接头,假如没有缺陷存在,则将依次显示四种波形:螺孔波、轨端顶角反射波、倒打螺孔波、断面颚部反射波。()
- 正确
- 错误
-
70°探头探伤时,伤波越靠前,则表明伤损离轨面越近。()
- 正确
- 错误
-
37°探头探伤时,三、四象限的裂纹波一定出在正常螺孔波之后。()
- 正确
- 错误
-
70°探头发现的核伤,回波位移量越大,则伤损一定大。()
- 正确
- 错误
-
探伤仪调整到实际钢轨探伤状态,在正常的探测速度下推行,应能检出GTS-60试块上的各种人工缺陷,并能正常报警。()
- 正确
- 错误
-
70°探头探伤时,当回波信号显示在一次波探测范围内,则表明轨头内侧一次波探测范围内有伤损存在。()
- 正确
- 错误
-
在对钢轨探伤仪进行缺陷检出能力测试时,应将抑制置“大”。()
- 正确
- 错误
-
在测试钢轨探伤仪的探伤灵敏度余量时,应将仪器增益置最大,抑制置最大。()
- 正确
- 错误
-
某探头晶片材料标识为P时,它的材料是锆钛酸铅。()
- 正确
- 错误
-
K1.5探头用折射角表示应为( )。
- A.56.3°
- B.63.4°
- C.65°
- D.70°
-
K2探头用折射角表示应为( )。
- A.56.3°
- B.63.4°
- C.65°
- D.70°
-
折射角为45°的探头用K值表示应为( )。
- A.K0.75
- B.K0.8
- C.K1
- D.K
-
在超声波探伤中由于仪器影响反射波高的因素是( )。
- A.水平线性
- B.垂直线性
- C.发射功率
- D.上述都有
-
在超声波探伤中由于缺陷本身影响反射波高的因素有( )。
- A.缺陷形状、取向和尺寸
- B.缺陷性质
- C.缺陷反射率
- D.上述都有
-
探头折射角为37°的探头用K值表示应为( )。
- A.K0.75
- B.K0.8
- C.K1
- D.K
-
在超声波探伤中由于探头影响反射波高度的因素有( )。
- A.探头型式
- B.晶片尺寸
- C.波束方向
- D.上述都有
-
在超声波探伤中由于耦合情况影响反射波高的因素有( )。
- A.耦合剂特性
- B.耦合层厚度
- C.温度及界面反射率
- D.上述都有
-
当缺陷波很强,底波消失出现多次反射波一般属于( )缺陷。
- A.夹层
- B.较大水平裂纹
- C.夹层和较大水平裂纹
- D.纵向裂纹
-
( )应用延伸度法对缺陷进行定量。
- A.大于声束截面的缺陷
- B.小于声束截面的缺陷
- C.点状缺陷
- D.平面型缺陷
-
当量法适用于( )。
- A.大于声束截面的缺陷
- B.小于声束截面的缺陷
- C.水平裂纹和斜裂纹
- D.纵向裂纹
-
受探测方向限制的缺陷类型是( )。
- A.平面型缺陷
- B.球型缺陷
- C.密集型缺陷
- D.点状缺陷
-
60kg/m AT钢轨轨腰宽度为( )。
- A.15.5mm
- B.30mm
- C.40mm
- D.44mm
-
50kg/m AT钢轨轨腰宽度为( )。
- A.15.5mm
- B.30mm
- C.40mm
- D.44mm
-
材料的声速与密度的乘积为材料的( )。
- A.折射率
- B.声阻抗
- C.弹性系数
- D.泊松比
-
60kg/m AT钢轨高度为( )。
- A.152mm
- B.128mm
- C.176mm
- D.132mm
-
因表面粗糙使超声波束产生的漫射称为( )。
- A.角度调整
- B.散射
- C.折射
- D.扩撒
-
钢轨探伤仪探头相对灵敏度指标应至少( )检测。
- A.每月
- B.每季
- C.每年
- D.每日
-
聚焦探头一般用于( )探测管材和板材。
- A.表面波法
- B.横波法
- C.直接法
- D.水浸法
-
铝热焊焊缝中( )缺陷形成原因是预热温度不够,焊缝间隙不一。
- A.缩孔
- B.气孔
- C.未焊透
- D.夹砂
-
铝热焊焊缝中( )缺陷形成原因是溶液凝固时,因体积收缩或气体上浮造成晶间空隙。
- A.缩孔
- B.气孔
- C.疏松
- D.夹砂
-
铝热焊焊缝中( )缺陷形成原因是预热不够或浇注口散热过快,导致溶液的凝固快速收缩。
- A.缩孔
- B.气孔
- C.疏松
- D.夹砂
-
铝热焊焊缝中( )缺陷形成原因是打塞(钉)过早使未上浮的溶渣、氧化皮及夹杂物进入焊缝。
- A.夹渣
- B.气孔
- C.疏松
- D.裂纹
-
铝热焊焊缝中( )缺陷形成原因是焊接工艺不当、渗水、漏油、轨端端面不洁或焊剂受潮。
- A.夹渣
- B.气孔
- C.疏松
- D.裂纹
-
铝热焊焊缝中( )缺陷形成原因是砂模封口不准,使混入溶液中的砂粒无法溢出。
- A.夹渣
- B.气孔
- C.疏松
- D.夹砂
-
气压焊焊缝中( )缺陷主要形成原因是加温温度过高,在钢轨表面产生松散的微粒组织。
- A.光斑
- B.过烧
- C.未焊透
- D.灰斑
-
气压焊焊缝中( )缺陷形成原因是温度低或顶锻力不足,造成钢轨接触面的不连续性、火焰不正常、出现回火、放炮等导致端面污染和氧化。
- A.光斑
- B.过烧
- C.未焊透
- D.灰斑
-
气压焊焊缝中( )缺陷形成原因是端面不洁,间隙过大,顶锻量过小,顶端过焊或加热器火焰不正,摆动量不均匀。
- A.光斑
- B.过烧
- C.未焊透
- D.灰斑
-
闪光焊缝中( )缺陷形成原因是钳口部位不洁,通电后电阻加大或加热时间过长。
- A.灰斑
- B.裂纹
- C.烧伤
- D.光斑
-
闪光焊缝中( )缺陷形成原因是可焊接性差和端面切割不良或存在重皮。
- A.灰斑
- B.裂纹
- C.烧伤
- D.光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