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普洱优师云考试-初中语文
-
教学“活动·探究”新闻单元,教师根据单元提示和选文特点确定活动目标,下列不适合的是( )。
- 联系历史背景分析课文的社会价值
- 通过比较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
- 揣摩作者隐含在事件中的态度倾向
- 通过想象尝试常见新闻体裁的写作
-
学生喜欢寄情山水的古代记游小品,教师推荐这类作品供学生阅读。下列不适合的是()。
- 柳宗元《小石潭记》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欧阳修《醉翁亭记》
- 袁宏道《满井游记》
-
学习《湖心亭看雪》,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把“天与云与山与水”中的三个“与”字去掉,与原文进行对比阅读,下列对该环节的评析正确的是()。
- 有助于学生理解叠词“与”产生的表达效果
- 有助于学生体会文言文语言简洁的特色
- 有助于学生品味天地相融浑然一体的意境
- 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提高古诗文背诵效率
-
教学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教师尝试引导学生把握本科学习重点,不恰当的是( )。
- 领悟作者人生态度
- 学习本文托物启志的写法
- 感受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 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乐
-
教师布置学生搜集整理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依春、夏、秋、冬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②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③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④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③④①②
- ①②③④
- ②①③④
- ②④③①
-
古诗中某些句子因为蕴含哲理而被后人反复引用,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教师安排学生汇编这类诗句。下列不适合的是()。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学生对“借代”不熟悉,教师用古诗例句来讲解,恰当的是( )。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游》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某教研室集体研讨统编语文教科书的编排特点,指导青年教师合理使用教科书,设计完整的精读、略读、范读“三位体”的阅读体系归纳正确。
- 错误
- 正确
-
教师的职业倦怠最突出的特征是情绪衰竭。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是由工作引起的,是教师对来自教学情境的刺激产生的情绪反应。
- 错误
- 正确
-
清代散文桐城派创始人是方苞。
- 错误
- 正确
-
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的诗体是骚体。
- 错误
- 正确
-
契诃夫在《变色龙》中,通过人物的自我表演,塑造了一个溜须拍马、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形象是别里科夫。
- 错误
- 正确
-
某版七年级教科书中列有补白,介绍了“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和拟声词”的知识。对这些补白作用的理解,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解读文本时遇到的困难点。
- 错误
- 正确
-
我国格律诗的开端是永明体。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
- 错误
- 正确
-
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 错误
- 正确
-
关于班主任工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教师担任一个班主任,时间一般是连续一学期以上
- 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
- 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
- 合理安排班主任课时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一半计入。
-
“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儿童,而不是教材。”持这一主张的是( )。
- 经验中心课程理论
-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 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出自《战国策》。
- 错误
- 正确
-
7~9年级学生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
- 12
- 13
- 14
- 15
-
方老师和家长联系紧密,要求家长每天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还从专业的角度要求家长完全按老师说的方法教育孩子。每当学生犯错,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共谋对策。方老师的做法( )。
- 不可取,不应把家长当作教师的“助教”
- 不可取,不应把教育的责任推卸给家长
- 值得提倡,共同教育学生可以增强教育的效果
- 值得肯定,发挥了闻道在先,学有专攻的优势
-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综合性学习强调合作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 错误
- 正确
-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 错误
- 正确
-
学习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后,教师向学生推荐其他表现“磨难促进成长”主题的文学作品,下列适合的是()。
- 《骆驼祥子》
- 《格列佛游记》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威尼斯商人》
-
经验课程强调教学内容的核心是( )。
- 学习者的经验
- 学科知识
- 基础知识
- 当代社会生活经验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倾听”要求耐心专注,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传承中华优秀师道传统,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师德师风建设经验,适应新时代变化,加强创新,推动立德树人建设工作不断深化。
- 错误
- 正确
-
赵敏课堂上不敢主动发言,有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请教。为了改变她的这一弱点,老师给她更多的鼓励和机会,当她主动提问时,就及时给予表扬。这种促进行为改变的方法属于( )。
- 行为强化法
- 精神分析法
- 榜样示范法
- 系统脱敏法
-
学习《艾青诗选》,教师结合全书内容指导阅读方法,下列做法不适合的是( )。
- 鉴赏关键意象,把握情感基调
- 结合创作背景,分析作品主题
- 感悟诗歌意境,体会人生哲理
- 品味语言格律,归纳艺术手法
-
节选自笔记小说《虞初新志》的《口技》一文的作者是蒲松龄。
- 错误
- 正确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
- 错误
- 正确
-
著名的“社会性问题”作家易博卜生的国别是挪威。
- 错误
- 正确
-
《杨修之死》选自《水浒传》。
- 错误
- 正确
-
教学文言文复习课,教师举例说明一些字词的使动用法,下列例句适合的是()。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思元书》)
-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
- 策勋十二转,赏赐千百强(北朝民歌《木兰诗》)正确答案:D
-
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表明马老师具有( )。
- 开拓创新的理念
- 素质教育的理念
- 自主发展的意识
- 因材施教的意识
-
“学习过程就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哪种学习理论?( )
- 行为主义
- 认知主义
- 人本主义
- 建构主义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这样一道课后练习;“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看法。”以下对编者的意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明确论题
- 梳理行文思路
- 区分观点与材料
- 把握论点及过程
-
晓杰在阅读课文时,常常自我提问:“我对课文表达的内容清楚了吗?我抓住了课文的重点了吗?”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 复述策略
- 组织策略
- 计划策略
- 监控策略
-
作为班长,晓月成功组织了很多班级活动。可是,晓月的妈妈担心班级事务影响晓月的学习,私下对班主任范老师说∶“不要让晓月担任班干部了。”范老师二话没说就照办了。范老师的做法( )。
- 体现了对家长意见的尊重
- 体现了教师与家长的合作
- 忽视了学生发展的完整性
- 忽视了班级管理的差异性
-
教师指导学生品味《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分析句中数量词“对比”的表达效果,请学生再补充一例加深体会。下列适合的是()。
- 一曲新词酒一杯
- 一片孤城万仞山
- 两个黄鹂鸣翠柳
- 夜来城外一尺雪
-
于谦是茶陵诗派诗人。
- 错误
- 正确
-
某版教科书《再塑生命的人》课文有一段注释介绍,介绍了文章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段注释属于知识系统。
- 错误
- 正确
-
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 班主任工作
- 课外校外活动
- 团队活动
- 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
王维在《洛阳女儿行》中写道:“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诗中描写的“女儿”可用的年龄称谓是()。
- 豆蔻年华
- 金钗年华
- 总角之年
- 及笄之年
-
在学习《陈情表》时,学生发现课文下面有很多对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解释。从语文教材的构成来看,这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系统?( )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 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
- 重视“填鸭式”教学,提升学生知识储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
《南柯记》是元代明初戏曲四大传奇之一。
- 错误
-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