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于2005年7月1日对外发行4年期、面值为1000万元公司债券,债券票面利率为8%,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发行全部价款976万元已收存银行,不考虑债券发行费用。该企业对债券溢折价采用直线法摊销,在半年年末和年度终了时计提债券利息。 2006年12月31日该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BC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销售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额;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不考虑其他税费,并假设除下列各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所得税采用递延法核算。该公司甲商品的销售利润率为10%,2005年度一些交易和事项按以下所述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后的净利润为8600万元,2004年度的财务报告于2005年4月 20日批准报出,所得税汇算清缴日为2月15日。该公司2005年度发生的一些交易和事项及其会计处理如下:
(1) 2003年度购入的一项专利权尚未入账,其累积影响利润数为0.4万元,该公司将该项累积影响数计入了2005年度利润表的管理费用项目。税务部门允许此项调整数可在2005年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前扣除。
(2) 由于物价持续下跌,该公司从2005年1月1日起将发出存货的计价由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因该项变更的累积影响数难以确定,该公司对此项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未采用追溯调整法。
(3) 从2002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的部分设备的技术性能已不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需更新设备,而现有的这部分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已大大超过了尚可使用年限,因此,该公司从2005年1月1日起将这部分设备的折旧年限缩短了二分之一,同时将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这部分设备的账面原价合计为9000万元,净残值率为5%,原预计使用年限均为10年。该公司对此项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
(4) 2005年5月20日召开的股东大会通过的200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的现金股利比董事会确定的利润分配方案中的现金股利减少600万元。对此项差异,该公司调整了 2005年年初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项目。
(5) 2005年6月30日分派2004年度的股票股利800万股,该公司按每股1元的价格调减了2005年年初未分配利润,并调增了2005年年初的股本金额。
(6) 2005年2月5日收到退回2003年度销售的甲商品,并收到税务部门开具的进货退出证明单。该批商品原销售价格1000万元。该公司调整了2005年度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等。
(7) 2005年1月1日在境外发行可转换债券15000万元(折人民币。下同),每张可转换债券的面值为1000元,票面年利率为2%,每年年底付息,债券期限为5年。按照发行协议规定,债券自2006年1月1日起至到期日止的任何时间都可转换为股份,每张面值1000元债券可转换为每股面值1元的股份30股。同时规定,在2007年12月31日或此后至债券到期之前,证券市场的收盘价在连续30个交易日内不低于1250元,如未满足这一条件的,该公司在债权人的要求下应当赎回债券。在赎回债券时,赎回价等于债券到期时本金额的 100%,并按5%的票面年利率支付债券利息。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所筹资金用于某项在建:工程项目的建造,该在建项目预计于2008年3月完工。该公司于2005年12月31日估计很可能赎回债券,因此,按照5%的年利率计提了应付利息,并计入了工程成本。
(8) 2005年1月5日与丙公司发生经济诉讼事项,经咨询有关法律顾问,估计很可能支付350万元的赔偿款。经与丙公司协商,在2005年4月15日双方达成协议,由该公司支付给丙公司350万元赔偿款,丙公司撤回起诉。赔偿款已于当日支付。该公司在编制2004年度财务报告时,将很可能支付的赔偿款350万元计入了利润表,并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负债处理。在对外公布的2004年度的财务报告中,将实际支付的赔偿款调整了2004年度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及相关负债项目的年末数,并在现金流量表正表中调增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350万元(假设税法允许此项赔偿款在应纳税所得额前扣除)。
(9) 2005年1月1日向丁企业投资,拥有丁企业25%的股份,丁企业的其余股份分别由X企业、Y企业和Z企业持有,其中X企业持有45%的股份,Y企业和Z企业分别持有 15%的股份。该公司除每年从丁企业的利润分配中获得应享有的利润外,其他股东权利委托某资产管理公司全权代理。丁企业2005年度实现净利润850万元,ABC公司按权益法核算该项股权投资,并确认当期投资收益212.5万元,丁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15%(按税法规定,投资收益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时计算交纳所得税)。
(10) 2005年12月3日销售商品给某一客户,销售价格为900万元。后经了解。该客户的财务状况不佳,现金流量严重不足,预计很难偿还所购商品价款,在资产负债表日该客户的财务状况尚未改善,因此,该公司未确认该项销售收入。
(11) ABC公司拥有戊企业60%的具有表决权的普通股股份,戊企业2005年度实现净利润100万元,ABC公司按权益法核算该项股权投资,并确认当期投资收益60万元。(戊企业按规定计提10万元的盈余公积,其余转为未分配利润。)
ABC公司2005年1月1日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戊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为1000万元,其中股本为800万元,资本公积为100万元,盈余公积为60万元,未分配利润40万元。
(12) 2005年5月8日,从戊企业购入A商品200件,每件价格2万元,应计增值税68万元,货款未付,但已作商品购进处理;6月8日,对外销售100件,每件售价3万元,应计增值税51万元,货款已通过银行全部结清。2005年,结存从戊企业购入的A商品100件,估计该商品的全部可变现净值为170万元,A商品在戊企业的成本价格每件1.8万元, ABC企业因此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戊企业对应收ABC公司的货款未计提坏账准备)
要求:
(1)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说明ABC公司上述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只需注明上述资料的序号即可,如事项(1)处理正确,或事项(1)处理不正确)。
(2) 对上述交易和事项不正确的会计处理,请简要说明不符合哪个具体会计准则,并简要说明不正确的理由和正确的会计处理(不需要做会计分录)。
(3) 如因上述交易和事项影响2005年度ABC公司个别报表净利润的,请重新计算该公司2005年度的净利润,并列出计算过程(注明哪一事项应调增或调减净利润及金额,不考虑上述事项(3)的因素)。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对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1) 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
2004年12月31日,A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 0.5万元。
2004年12月31日,B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3万元。甲公司已经与某企业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2005年2月10日向该企业销售B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3.2万元。B产品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2万元。
2004年12月31日,C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2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 0.15万元。
2004年12月31日,D配件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现有D配件可用于生产 400台C产品,预计加工成C产品还需每台投入成本0.25万元。
2003年12月31日C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50万元,对其他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销售C产品结转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
甲公司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
(2) 甲公司2004年取得并持有短期股票投资及其市价的情况如下:
2004年8月10日,甲公司收到X股票分来的现金股利8万元(每股0.4元)。
甲公司按单项短期投资提跌价准备。
(3) 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发现W公司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对W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2100万元。
对W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系2004年8月2日甲公司以一幢写字楼从另一家公司置换取得的。甲公司换出写字楼的账面原价为8000万元,累计折旧为5300万元。2004年8月2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2700万元。甲公司对该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4) 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某管理用大型设备进行减值测试,发现其销售净价为 2380万元,预计该设备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进行处置所形成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为 2600万元。
该设备系2000年12月购入并投入使用,账面原价为48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3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该设备计提减值准备360万元,其减值准备余额为360万元。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 上述市场销售价格和合同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价格。
(2) 甲公司2004年未发生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在以后年度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3) 甲公司对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按年计提减值准备。以前年度对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均未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
(4) 甲公司该管理用大型设备的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一直没有发生变更。
(5) 甲公司对上述固定资产确定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均符合税法的规
定。
要求:
(1) 计算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2) 计算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3) 计算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4) 根据资料(4),计算甲公司2004年对该管理用大型设备计提的折旧额和2004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5) 假定甲公司在计提及转回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后的2004年度会计利润总额为8000万元,计算甲公司2004年度应交所得税,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于2003年1月1日销售给乙公司产品一批,价款为2000万元,增值税率17%。双方约定3个月付款。乙公司因财务困难无法按期支付。至2003年12月 31日甲公司仍未收到款项,甲公司未对该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2003年12月31日乙公司与甲公司协商,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如下:
(1) 乙公司以现金偿还债务100万元。
(2) 乙公司以设备1台抵偿债务280万元,设备账面原价为350万元,已提折旧为100万元,计提的减值准备为10万元,公允价值为280万元,设备已于2003年12月31日运抵甲公司。
(3) 乙公司以A、B两种产品抵偿债务360万元,A、B产品账面成本分别为150万元和 80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分别为200万元和1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产品已于 2003年12月31日运抵甲公司。
(4) 将上述债务中的600万元转为乙公司6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和市价均为1元。乙公司已于2003年12月31日办妥相关手续。
(5) 甲公司同意免除乙公司剩余债务的20%并延期至2005年12月31日偿还,并从 2004年1月1日起按年利率4%计算利息。但如果乙公司从2004年起,年实现利润总额超过200万元,则年利率上升为5%。如果乙公司年利润总额低于200万元,则仍按年利率 4%计算利息。乙公司2004年实现利润总额220万元,2005年实现利润总额150万元。乙公司于每年末支付利息。
要求:
(1) 计算甲公司未来应收的金额。
(2) 计算乙公司未来应付的金额。
(3) 分别编制甲公司和乙公司债务重组的有关会计分录。(以万元为单位)
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就其内容而言,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比较,最大的不同点是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中包括收入和支出两大类项目,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没有这两项内容。(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进行会计处理。( )
甲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债券及购建设备的有关资料如下:
(1) 2004年1月1日,经批准发行两年期面值为1000万元的公司债券。票面年利率为 5%,发行价格为1000万元(发行费用略);该债券系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每半年计息一次。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已收到。
(2) 2004年1月1日,利用发行上述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购置一台需安装的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600万元,增值税额为102万元,价款及增值税已由银行存款支付。购买该设备支付的运费为18万元。设备已交付安装。假设利息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可以资本化计入设备成本。
(3) 2004年1月1日,该设备安装领用工程物资48.3万元(含增值税额);领用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0万元,应转出的增值税额1.7万元。
(4) 2004年3月1日,支付安装工程费用30万元。
(5) 2004年6月30日,该设备安装完成并交付使用。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6) 2006年6月30日,因调整经营方向,将该设备出售,收到价款320万元,并存入银行。另外,支付清理费用1.2万元。假定不考虑与该设备出售有关的税费。
要求:
(1) 编制该公司发行债券的会计分录(“应付债券”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2) 计算应予资本化的利息,并编制2004年6月30日计提利息的会计分录。
(3) 计算该设备的入账价值。
(4) 计算该设备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5) 编制出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在上市公司中,以明显高于公允价值的价格向子公司出售固定资产,不会引起上市公司所有权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 )
在企业与关联方发生交易的情况下,企业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内容包括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其交易要素。( )
支付的现金股利,属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在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中,确定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应考虑的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