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公司经批准于2008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5 000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当年利息于次年1月5日支付。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元,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债券持有人若在付息前转股,应按债券面值和利息之和计算转换的股份数,转股时不足1股的部分支付现金。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
(2)甲公司该项债券所筹措的资金拟用于某建筑工程项目,该建筑工程采用出包方式建造,于2008年2月1日开工。
(3)2008年3月1日,甲公司向工程承包商支付第1笔款项2 000万元。此前的工程支出均由工程承包商垫付。
(4)2008年11月1日,甲公司支付工程款2 000万元。
(5)2009年6月30日,工程完工,甲公司支付工程尾款500万元。
(6)2010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票。
已知:利率为9%的5年期复利现值系数为(P/F,9%,5)-0.6499;利率为6%的5年期复利现值系数为(P/F,6%,5)-0.7473;利率为9%的5年期年金现值系数为(P/A,9%,5)-3.8897;利率为6%的5年期年金现值系数为(P/A,6%,5)-4.2124。
要求:
(1)编制甲公司2008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相关会计分录。
(2)确定甲公司建筑工程项目开始资本化时点,计算2008年相关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并编制借款费用的相关会计分录。
(3)计算2009年相关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并编制借款费用的相关会计分录。
(4)编制2010年1月1日甲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金额单位为万元)
长江公司和黄海公司均为增值税-般纳税企业,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
(1)长江公司为适应经营业务发展的需要,经与黄海公司协商,将长江公司2009年初购入的生产用设备以及库存商品,与黄海公司的固定资产(办公楼)、股权投资、原材料交换。2009年7月1日办理完毕相关手续。
长江公司换出资料:①固定资产(设备)原价为750万元,已提折旧为50万元,公允价值为900万元;②库存商品的成本为900万元,公允价值1 000万元。公允价值合计为1 900万元;含税公允价值合计为2 223万元。
黄海公司换出资料:①固定资产(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900万元,已提折1H为400万元,公允价值为550万元;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对A公司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1 000;
[其中成本为1 05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贷方)50万元],公允价值为1 250万元;③原材料成本为450万元,公允价值为500万元;公允价值合计为2 300万元。含税公允价值合计为2 385万元。
2009年7月1日长江公司换人的办公楼发生相关税费5万元,换人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相关税费2.5万元。长江公司向黄海公司另支付补价162万元。不考虑黄海公司的任何税费。
假定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
(2)长江公司换入的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并于2009年7月1日出租W公司,租期为2年,年租金为200万元,每半年支付-次。长江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
(3)长江公司换人对A公司的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2009年7月1日取得A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A公司施加重大影响,2009年7月1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 500万元。假定长江公司取得该投资时,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仅有-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等,除此以外,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该无形资产原值为150万元,已计提摊销50万元,A公司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0,按照直线法摊销;长江公司预计该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200万元,长江公司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0,按照直线法摊销。
(4)黄海公司换入资产的用途不变,仍然作为固定资产和库存商品。
(5)2009年10月3日长江公司与8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长江公司应付B公司的货款为3 000万元(含增值税),由于长江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尚未支付货款。债务重组协议为:以上述非货币资产交换取得的原材料和持有C公司的-项股权投资清偿。原材料的公允价值为550万元。该股权投资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中“成本”为1 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350万元(借方余额),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 500万元。假定2009年11月1日原材料、股权使用权划转手续办理完毕。
(6)A公司2009年实现的净利润为400万元(假定利润均衡实现)。2009年8月,A公司将其成本为80万元的商品以1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长江公司,长江企业取得商品作为存货,至2009年资产负债表日,长江企业仍未对外出售该存货。
(7)2009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换入的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办公楼,其公允价值为450万元。要求:
(1)计算2009年7月1日长江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并编制会计分录;
(2)计算2009年7月1日黄海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并编制会计分录;
(3)计算并编制长江公司2009年7月1日对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4)编制2009年11月1日长江公司债务重组的会计分录;
(5)编制2009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对A公司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6)编制2009年12月31日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分录。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A公司与C公司均为增值税-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2010~2012年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
(1)A公司于2010年1月取得B公司30%的股权,实际支付的价款5 400万元。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8 000万元。
取得投资时,B公司除-批x商品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等外,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均相同,该批X商品的账面成本为6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A公司与B公司的会计年度及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2)2010年5月1日,B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300万元,并于5月10日实际发放。2010年9月,B公司将其成本为400万元的Y商品以7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A公司,A公司将取得的Y商品作为存货管理。
(3)B公司2010年度实现净利润2 200万元。截至2010年12月31日,X、Y商品均已全部对外出售2010年末B公司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上升计人资本公积的金额为200万元(已扣除所得税影响)。
(4)2011年1月1日,A公司经与C公司协商,A公司以其持有的-幢厂房和投资性房地产作为对价,取得B公司50%的股权。取得上述股权后,A公司共持有B公司80%的股权,能对B公司实施控制。A公司换出厂房的账面原价为2 700万元,已计提折旧900万元,公允价值为2 300万元。换出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成本为7 000万元,已计提折旧3 500万元,公允价值为8 000万元。当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等于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9 900万元,其中股本为10 900,资本公积为4 000万元,盈余公积为5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4 500万元。
(5)2011年,A公司与B公司发生的交易如下:
①2011年4月,B公司131日,每件2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7万元。
②2011年6月20日,A公司将其成本为1 000万元的w商品以1 5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B公司,B公司将取得的w商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已于当月投入使用。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
③2011年7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383.17万元从B公司购入-项债券,该项债券由B公司于当日发行,5年期,面值为400万元,票面利率为5%。到期-次还本付息。实际利率为6%。A公司将该项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6)2011年12月31日,B公司实现净利润3 570万元。
(7)2012年6月20日,B公司将上年从A公司购入的w固定资产对外出售,售价为1 350万元,未发生清理费用。截至2012年末,B公司上年购入的Z商品已全部对外出售。
(8)2012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3 43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343万元。其他资料:
(1)A公司、B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
(2)A公司、B公司均按10%提取盈余公积。
要求:
(1)编制A公司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2)计算A公司2010年末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并编制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
(3)编制A公司取得B公司50%股权的相关会计分录;
(4)计算编制合并报表时应确认的商誉;
(5)编制A公司2011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分录;
(6)编制A公司2012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分录。(金额单位为万元)
为减少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从2011年1月1日起,甲公司将出租厂房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并将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甲公司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系-栋专门用于出租的厂房,于2008年12月31日建造完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用于出租,成本为8 500万元。2011年度,甲公司对出租厂房按照成本模式计提了折旧,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
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的情况下,甲公司对出租厂房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出租厂房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次月起计提折IH,预计使用25年,预计净残值为0。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情况下,甲公司出租厂房各年末的公允价值如下:2008年12月31日为8 5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为8 0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为7 300万元;2011年12月31日为6 500万元。本题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因素。
要求:
(1)判断甲公司2011年1月1日起变更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并进行追溯调整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同时说明判断依据;
(2)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1)甲公司经批准于2008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5 000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当年利息于次年1月5日支付。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元,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债券持有人若在付息前转股,应按债券面值和利息之和计算转换的股份数,转股时不足1股的部分支付现金。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
(2)甲公司该项债券所筹措的资金拟用于某建筑工程项目,该建筑工程采用出包方式建造,于2008年2月1日开工。
(3)2008年3月1日,甲公司向工程承包商支付第1笔款项2 000万元。此前的工程支出均由工程承包商垫付。
(4)2008年11月1日,甲公司支付工程款2 000万元。
(5)2009年6月30日,工程完工,甲公司支付工程尾款500万元。
(6)2010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票。
已知:利率为9%的5年期复利现值系数为(P/F,9%,5)-0.6499;利率为6%的5年期复利现值系数为(P/F,6%,5)-0.7473;利率为9%的5年期年金现值系数为(P/A,9%,5)-3.8897;利率为6%的5年期年金现值系数为(P/A,6%,5)-4.2124。
要求:
(1)编制甲公司2008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相关会计分录。
(2)确定甲公司建筑工程项目开始资本化时点,计算2008年相关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并编制借款费用的相关会计分录。
(3)计算2009年相关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并编制借款费用的相关会计分录。
(4)编制2010年1月1日甲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金额单位为万元)
在计量与重组义务相关的预计负债时,如果资产的出售构成重组的-部分,应该考虑处置相关资产可能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 ( )
企业发生的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应全部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
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建造资产的累计支出金额未超过专门借款金额的,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扣除该期间与专门借款相关的收益后的金额,应当计入所建造资产成本。 ( )
协议规定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 )
将经营性租赁的固定资产通过变更合同转为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在会计上不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