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

二、给定资料

 1.北京市将修改价格听证实施细则,对听证代表的产生办法、组成等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使价格听证会更加民主、公正和科学。

 北京市政协委员罗福元提交了《完善价格听证制度的建议》的提案。他分析指出,过去几次听证会的效果不好,反映出目前听证会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无法体现百姓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参与听证会的代表由有关部门挑选,由于没有严格的程序,代表构成很难覆盖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其中,专家学者能否做到认真地从维护社会公平、科学、真实的原则发表他们的观点和意见,是应当认真研究的。委员建议,应完善价格听证制度,保障社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听证会代表和专家学者的选择要有严格的程序和办法,以体现出代表的广泛性和社会公平。

 2004年,根据国家发改委《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第26号令的有关规定,北京市发改委㈩台了《北京市实施政府价格决策听证会制度细则》,明确了听证代表产生、组成、数量、构成、听证结果效力等问题,同时,对于代表和专家的选择如何体现广泛性和社会公平的问题,规定了听证会代表的构成和推选途径,这个办法相对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但是从目前的实施情况看,我们认为还是不够完善的,对于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体现得还不够充分,”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结合修改价格听证实施细则的工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代表的产生办法、组成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2.2005年7月5日,北京市发改委、市建委在远洋大厦举行《北京市物业收费管理办法》和《北京市物业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收费标准》听证会。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市发改委在听证会开始前就向媒体公布了23位听证代表的名单,其中包括有关部门代表5人,消费者代表 11人,经营者代表7人。此举在北京听证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对此,市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处处长申京云表示,“公布代表名单后,市民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他们反映,让他们为自己代言。”此外,本次听证会设旁听席位10个。

 针对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市发改委于2004年4月和8月就《北京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北京市物业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收费标准》两次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市发改委第一次就出台一项管理办法多次向市民征询意见。据统计,电梯收费问题是普遍关注的热点。

 3.2005年4月13日举行了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圆明园管理处、知名专家学者、各界群众120余人参加了听证会,这是“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环保总局首次举行听证。在听证会上,尽管与会者各抒已见,但有一个事实难以否认,就是圆明园湖底铺膜也好,还是新近的圆明园西区原生灌木大面积被伐也好,都有一个“效果”:让圆明园百年自然演进而来的遗产原貌遭到了大的破坏,让圆明园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打了大的折扣。圆明园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这样大的“整治”动作,当然引起人们关注,当然人们要问个究竟。圆明园有关管理部门对此的说法是,湖底铺膜是拯救圆明园的“生态工程”;至于砍掉灌木,是因为“那些被砍灌木生长在垃圾上”,要清除以后铺上新的草坪。这样的“生态工程”到底要得还是要不得,对圆明园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风貌的保护到底有利还是有弊,其实已是不言自明。圆明园出现如此“保护性”的破坏,其实不是偶然性事件。一段时期以来,有那么一些领导者和管理者,总以为古人不如他们高明;总以为自然景观不如人造的中看,总喜欢用假古董来毁掉真遗产,总要用钢筋、水泥,不锈钢,来取代野花、泥土、莺飞草长,总喜欢把曲溪漫流、自然湿地改造成直通通的水泥河、人工湖。人类文明自然传承之脉被割断了,大自然亲切生动的灵魂被扼杀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被“打造”成单调生冷的所谓“现代化新天地”。

 北京某市民代表发言:我首先质疑这个听证会有听证的必要吗?他们已经先斩后奏了,他已经先做了。第二,国家环保行政总局管理的权限是否全面可靠?我在这里不想全面阐述我的观点,因为刚才好多专家都说了。我想提两个问题,第一个关于水的问题。圆明园这么缺水,为什么不能使用中水?北京每年大量的污水得到处理,有大量的中水,但是被利用的中水非常少。治理过的污水不能饮用,但是作为生态园林用水是完全可以的。而且中水很便宜,一块钱一吨。第二,关于工程本身的问题。昨天晚上我看了《经济半小时》,有两个问题提一下。第一,圆明园的防渗工程,施工之前有没有进行招投标,如果招投标,为什么三家公司都是北京市水务局、海淀区水务局、圆明园管理处下属的公司。第二,三千万的防渗工程费用是怎么使用的?刚才圆明园管理处的同志介绍说每平方造价是28块多钱,总体是二千多万。但昨天《经济半小时》报道,每平方米造价是7.2元,一共是500多万,这个差距怎么解释?

 建筑、水利等部分专家坦言圆明园防渗处理的必要性,却不能引用法律条款依法支持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圆明园管理处坦言,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未经“环评”,却不知情我国法律法规没有文物保护工程的环评制度,不知情不可移动文物的“建设工程”——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因未经环评而暂时停建,主要原因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为”在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上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并非项目从环保的角度不能建设,更不知情防渗处理不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立法监督管理什么?正反两方听证专家均不能完整地理解释义。法律概念上的不清,使双方均不能正确依法举证,听证会几乎没有质证。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的焦点成为了防渗处理材料———复合土工膜“破坏”生态环境的学术研讨会、声讨会。专家多媒体演示的多数是各自专业上对生态技术理论、生态安全的模糊理解或环境管理认识上的探讨,明显缺失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技术规范的强力支持;在如何充分利用《环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系列生态环境技术指标解决处理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问题上,几乎没有学者提出依照国家法律、标准、规范条件下适用的方法。几位知名生态环境专家的“最佳方案”就是“撤除铺设的防渗膜”!无独有偶,“最佳方案”与人民网的误导性专题报道:《拆除防渗膜,救救圆明园!》前呼后应。防渗处理不违法,复合土工膜不违法,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之防渗工程何罪之有?

 4.据报道:日前,北京市发改委发布消息,北京市汽油,柴油零售基准价格每吨分别提高 460元和340元。为减轻成品油价格调整的影响,北京拟于近期召开价格听证会,适当调整出租车租价。成品油价格上涨了,价格听证会后出租车租价怎么调整?这关系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当然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也有人担心:花那么多钱搞一场听证会,最后可别落个“老百姓说了也白说”的结局。这样的担心并非是多余的。2005年9月,广东省珠海市准备举行一场与市民生活关系密切的立法听证会,结果只有4名市民报名参加,达不到预设人数16人的要求,导致珠诲市人大常委会首次立法听证会被迫取消。广州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一份民调报告显示,认为听证会对公民参与决策“没有作用”、“作用不大”和“是形式主义”的受访者比例高达62.5%。消费者如何获知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听证会的结果究竟谁说了算?听证会的代表能否社会公开招聘?在2006年3月15日中消协举办了关于“听证制度怎样更公正、更合理”的网上辩论。中国消费者协会和甘肃省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指出,目前,就有关供暖、供水、燃气服务、公园门票,医疗服务,药品价格、有线电视等收费问题,全国各地举行了数以千计的听证会,但其中有些听证会,请的消费者代表不为消费者说话,或者对消费者意见漠然置之,听证会演变成为“逢听必涨会”,其社会公信力面临巨大挑战。“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在谈到深化体制改革时指出,要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以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对此,一些全国人大代表认为,有的价格听证会存在着形式主义现象,应当切实纠正。

 5.北京市就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调整方案召开听证会,代表消费者、燃气公司和专家学者的30名听证代表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这次北京市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方案的具体内容是:将居民生活用气价格由每立方米1.9元人民币调整为每立方米2.05元;建立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调整联动机制,天然气销售价格随上游价格涨跌进行同时间、同方向调整,调整额按照联动公式计算。联动机制每3年进行一次调整。

 在22日的听证会上,一些代表提出希望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幅度可以更小一些。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听证代表吴景明认为,上游天然气价格上涨后增加的成本,应该由燃气公司和居民共同承担,而不应该全部由消费者背负。

 另有听证代表提出,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中应该对低收入家庭、使用天然气分户取暖家庭的具体情况予以考虑,并希望调价方案在今年的采暖季结束后实施。

 据介绍,北京市的天然气用户在2006年已突破300万户,预计今年天然气采购量将达36亿立方米。根据相关部门的抽样调查,北京市居民用户月平均用气量为18立方米。

 6.在价格听证、立法听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仔细阅读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深刻。

  2. 材料3中关于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听证会,关于对圆明园的“整治”,支持和反对者都合法,请用200字以内的篇幅谈谈自己的看法。可在指出其中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论述。

  3. 近来“涨价”事件不断,请对价格听证会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字数在250字以内。

  4.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

    二、给定资料

     1.北京市将修改价格听证实施细则,对听证代表的产生办法、组成等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使价格听证会更加民主、公正和科学。

     北京市政协委员罗福元提交了《完善价格听证制度的建议》的提案。他分析指出,过去几次听证会的效果不好,反映出目前听证会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无法体现百姓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参与听证会的代表由有关部门挑选,由于没有严格的程序,代表构成很难覆盖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其中,专家学者能否做到认真地从维护社会公平、科学、真实的原则发表他们的观点和意见,是应当认真研究的。委员建议,应完善价格听证制度,保障社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听证会代表和专家学者的选择要有严格的程序和办法,以体现出代表的广泛性和社会公平。

     2004年,根据国家发改委《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第26号令的有关规定,北京市发改委㈩台了《北京市实施政府价格决策听证会制度细则》,明确了听证代表产生、组成、数量、构成、听证结果效力等问题,同时,对于代表和专家的选择如何体现广泛性和社会公平的问题,规定了听证会代表的构成和推选途径,这个办法相对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但是从目前的实施情况看,我们认为还是不够完善的,对于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体现得还不够充分,”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结合修改价格听证实施细则的工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代表的产生办法、组成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2.2005年7月5日,北京市发改委、市建委在远洋大厦举行《北京市物业收费管理办法》和《北京市物业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收费标准》听证会。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市发改委在听证会开始前就向媒体公布了23位听证代表的名单,其中包括有关部门代表5人,消费者代表 11人,经营者代表7人。此举在北京听证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对此,市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处处长申京云表示,“公布代表名单后,市民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他们反映,让他们为自己代言。”此外,本次听证会设旁听席位10个。

     针对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市发改委于2004年4月和8月就《北京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北京市物业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收费标准》两次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市发改委第一次就出台一项管理办法多次向市民征询意见。据统计,电梯收费问题是普遍关注的热点。

     3.2005年4月13日举行了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圆明园管理处、知名专家学者、各界群众120余人参加了听证会,这是“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环保总局首次举行听证。在听证会上,尽管与会者各抒已见,但有一个事实难以否认,就是圆明园湖底铺膜也好,还是新近的圆明园西区原生灌木大面积被伐也好,都有一个“效果”:让圆明园百年自然演进而来的遗产原貌遭到了大的破坏,让圆明园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打了大的折扣。圆明园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这样大的“整治”动作,当然引起人们关注,当然人们要问个究竟。圆明园有关管理部门对此的说法是,湖底铺膜是拯救圆明园的“生态工程”;至于砍掉灌木,是因为“那些被砍灌木生长在垃圾上”,要清除以后铺上新的草坪。这样的“生态工程”到底要得还是要不得,对圆明园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风貌的保护到底有利还是有弊,其实已是不言自明。圆明园出现如此“保护性”的破坏,其实不是偶然性事件。一段时期以来,有那么一些领导者和管理者,总以为古人不如他们高明;总以为自然景观不如人造的中看,总喜欢用假古董来毁掉真遗产,总要用钢筋、水泥,不锈钢,来取代野花、泥土、莺飞草长,总喜欢把曲溪漫流、自然湿地改造成直通通的水泥河、人工湖。人类文明自然传承之脉被割断了,大自然亲切生动的灵魂被扼杀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被“打造”成单调生冷的所谓“现代化新天地”。

     北京某市民代表发言:我首先质疑这个听证会有听证的必要吗?他们已经先斩后奏了,他已经先做了。第二,国家环保行政总局管理的权限是否全面可靠?我在这里不想全面阐述我的观点,因为刚才好多专家都说了。我想提两个问题,第一个关于水的问题。圆明园这么缺水,为什么不能使用中水?北京每年大量的污水得到处理,有大量的中水,但是被利用的中水非常少。治理过的污水不能饮用,但是作为生态园林用水是完全可以的。而且中水很便宜,一块钱一吨。第二,关于工程本身的问题。昨天晚上我看了《经济半小时》,有两个问题提一下。第一,圆明园的防渗工程,施工之前有没有进行招投标,如果招投标,为什么三家公司都是北京市水务局、海淀区水务局、圆明园管理处下属的公司。第二,三千万的防渗工程费用是怎么使用的?刚才圆明园管理处的同志介绍说每平方造价是28块多钱,总体是二千多万。但昨天《经济半小时》报道,每平方米造价是7.2元,一共是500多万,这个差距怎么解释?

     建筑、水利等部分专家坦言圆明园防渗处理的必要性,却不能引用法律条款依法支持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圆明园管理处坦言,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未经“环评”,却不知情我国法律法规没有文物保护工程的环评制度,不知情不可移动文物的“建设工程”——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因未经环评而暂时停建,主要原因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为”在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上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并非项目从环保的角度不能建设,更不知情防渗处理不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立法监督管理什么?正反两方听证专家均不能完整地理解释义。法律概念上的不清,使双方均不能正确依法举证,听证会几乎没有质证。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的焦点成为了防渗处理材料———复合土工膜“破坏”生态环境的学术研讨会、声讨会。专家多媒体演示的多数是各自专业上对生态技术理论、生态安全的模糊理解或环境管理认识上的探讨,明显缺失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技术规范的强力支持;在如何充分利用《环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系列生态环境技术指标解决处理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问题上,几乎没有学者提出依照国家法律、标准、规范条件下适用的方法。几位知名生态环境专家的“最佳方案”就是“撤除铺设的防渗膜”!无独有偶,“最佳方案”与人民网的误导性专题报道:《拆除防渗膜,救救圆明园!》前呼后应。防渗处理不违法,复合土工膜不违法,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之防渗工程何罪之有?

     4.据报道:日前,北京市发改委发布消息,北京市汽油,柴油零售基准价格每吨分别提高 460元和340元。为减轻成品油价格调整的影响,北京拟于近期召开价格听证会,适当调整出租车租价。成品油价格上涨了,价格听证会后出租车租价怎么调整?这关系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当然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也有人担心:花那么多钱搞一场听证会,最后可别落个“老百姓说了也白说”的结局。这样的担心并非是多余的。2005年9月,广东省珠海市准备举行一场与市民生活关系密切的立法听证会,结果只有4名市民报名参加,达不到预设人数16人的要求,导致珠诲市人大常委会首次立法听证会被迫取消。广州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一份民调报告显示,认为听证会对公民参与决策“没有作用”、“作用不大”和“是形式主义”的受访者比例高达62.5%。消费者如何获知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听证会的结果究竟谁说了算?听证会的代表能否社会公开招聘?在2006年3月15日中消协举办了关于“听证制度怎样更公正、更合理”的网上辩论。中国消费者协会和甘肃省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指出,目前,就有关供暖、供水、燃气服务、公园门票,医疗服务,药品价格、有线电视等收费问题,全国各地举行了数以千计的听证会,但其中有些听证会,请的消费者代表不为消费者说话,或者对消费者意见漠然置之,听证会演变成为“逢听必涨会”,其社会公信力面临巨大挑战。“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在谈到深化体制改革时指出,要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以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对此,一些全国人大代表认为,有的价格听证会存在着形式主义现象,应当切实纠正。

     5.北京市就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调整方案召开听证会,代表消费者、燃气公司和专家学者的30名听证代表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这次北京市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方案的具体内容是:将居民生活用气价格由每立方米1.9元人民币调整为每立方米2.05元;建立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调整联动机制,天然气销售价格随上游价格涨跌进行同时间、同方向调整,调整额按照联动公式计算。联动机制每3年进行一次调整。

     在22日的听证会上,一些代表提出希望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幅度可以更小一些。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听证代表吴景明认为,上游天然气价格上涨后增加的成本,应该由燃气公司和居民共同承担,而不应该全部由消费者背负。

     另有听证代表提出,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中应该对低收入家庭、使用天然气分户取暖家庭的具体情况予以考虑,并希望调价方案在今年的采暖季结束后实施。

     据介绍,北京市的天然气用户在2006年已突破300万户,预计今年天然气采购量将达36亿立方米。根据相关部门的抽样调查,北京市居民用户月平均用气量为18立方米。

     6.在价格听证、立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