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跟,阅读材料40分钟,答卷时间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4.考生可以在本试卷页的空白位置或草稿纸上打草稿,但所有题目都要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作答。作答在其它位置一律无效。

二、给定资料

 材料1:

 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51亿,从2005年开始,全国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了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2005年底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显示,中国六十五岁以上人口逾一亿人,占总人口数的百分之七点七。

 据统计,1980年我国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1990为10:1,到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锐减到3:1。此外,每年新增退休人员300多万人,如果现行政策不变,社会统筹养老金收支均衡赤字将在2016年后凸显出来。要应对2030年的人口老龄化高峰的资金压力,战略储备资金至少要达到25000亿元。社保基金需要我国财政在未来20年内,年均向其拨付1000亿元左右的资金。此外,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只覆盖总人口的15%,97%的农村人口没有养老保障。

 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

 据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口余寿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料;5%的老年人有人住养老机构的愿望。

 材料2:

 “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水平城镇高于农村的发展历程不同,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超过城镇,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为突出。”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李本公的这一结论得自于 2006年2月23日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 65.82%;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

 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更大,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同时,因为大批青壮年流入城市打工,赡养服务人口的下降使农村老年人的照料成为难题,因此完善农村养老机构将是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此外,报告还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

 材料3:

 2006年底,中国广东省的一位71岁高龄的“流浪”老人点燃山火,试图求得在监狱中“养老”。警方调查发现,他五年前就曾因纵火人狱,当时刚刚刑满释放一周。为了不再流浪,老人决定再次“放火”,以求监狱的免费食宿。

 在黑龙江省鸡西市麻山村有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妇,老头走路困难,老太太瘫痪在床,却遭儿女弃养,直至老夫妇双双死在家中多日才被邻居发现,而同住一村的儿女却毫无察觉。

 据对10401名60岁以上农村老人进行调查显示:这些老人平均年收入650元,他们与儿女分居的比例是45.3%,自己干农活的占85%。其中,5%的老人三餐不保,93%的老人一年换不上一件新衣服,69%的老人无替换衣服,小病吃不起药的占67%,大病住不起医院的则高达 86%。

 统计显示,中国9000万农村人口中90%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快速老龄化对家庭养老已经产生了巨大冲击。

 材料4:

 浙江省民政厅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100个农村社区先行“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以后在农村社区逐步推开覆盖。

 “星光计划”将以满足农村社区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大力挖掘和整合农村社区资源,建设“星光老年之家”,保证农村社区老年人有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实现广大农村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浙江省民政厅3月27日公布的《关于实施“农村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试点的通知》指出,年内各试点村都要建成农村“星光老年之家”,向农村老年人提供服务,并突出实用性、安全性,方便老人就地、就近享受公共服务。在易灾地区,可以与“避灾工程”建设相结合兼顾减灾教育、避灾功能。重点提供老年教学、生活照料等服务,经济条件好、人口规模大的村可逐步发展住养、日托照料、上门服务、紧急援助等服务。

 “星光计划”不能给农村增加新的负担。浙江省民政厅要求各地利用农村社区现有办公服务用房、乡镇闲置房产、村级闲置学校和祠堂等资源,坚持地方政府、村集体经济投入为主。村级已建有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的,可以改扩建的方式,增加其服务功能。

 浙江省是全国最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截至2006年底,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674万人,占总人口的14.55%,主要集中在农村,达483万人。

 材料5: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老龄协会会长、民政部原副部长李宝库在3月3日召开的十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上,提议将是否孝亲敬老作为评价学生道德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

 哈尔滨市宾县民和乡立千村在开展“婚育新风近万家”活动时成绩显著,被誉为“龙江人文化第一村”。连日来,立千村结合巩固“婚育新风近万家”活动成果,开展了“八荣八耻”学习活动,引导村民树立健康文明、勤劳致富、诚信友爱、遵纪守法的意识。

 村民刘某一家老少四代生活在一起。提起刘某,村民都说,她可是孝敬老人的模范,要不是她,她家的老爷子早就被送到敬老院了。村民说的老爷子,是刘某的大爷公公,年近八旬,身体多病。30多年来,刘某一直悉心照料着大爷公公,就像孝敬自己亲爸爸一样。老人病了,刘某和儿子、儿媳忙前忙后,买药端水。刘某的儿媳妇刘小娣说,看到婆婆孝敬老人,我也好好孝敬我的婆婆。现在,刘小娣3岁的女儿在家庭中耳濡目染,从小学着尊敬老人。妈妈给她买的好吃的,她总是想到奶奶和大爷爷。刘某说,虽说我们家经济条件不是太好,村民看到她如此孝敬老人,一家人生活得这么和睦,邻居们和村干部们总是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他自己也体会着邻里互助的温暖。

 材料6:

 “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3月4日,在十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的小组讨论会间隙,李宝库委员告诉记者,“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提高公民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

 曾任民政部副部长,现在作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的李宝库对于弘扬“孝文化”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在2005年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李宝库便呼吁弘扬孝道,建议把是否孝敬父母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并和全国政协委员敬一丹向大会提交了《构建和谐社会,实施爱心护理工程》的提案,因“充满人性化的关爱老人的提案”而被采访“两会”的记者评为“最令人感动的提案”。

 由于建议把弘扬敬老传统是否孝敬父母纳入干部考核体系,李宝库被人们称为“孝官”。李宝库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孩子。这一次,李宝库委员的提案之一是把敬老故事列入中小学和幼儿教材。

 在提案中,李宝库提到:“中国自古重孝。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人伦道德的基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把孝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特点相结合,大力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的重要举措。”

 李宝库认为“弘扬敬老传统,很重要一条是从娃娃抓起,让每个公民在儿时就树立起孝的理念,懂得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人生最重要的守则之一。”

 材料7: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我国不得不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家庭形成了四个老年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四二一’的家庭结构。由于人们爱幼的本能、特别是隔代更甚的规律,我们的孩子往往被娇惯、溺爱。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以自我为中心、淡化亲情回报、缺少社会责任感的人。”

 材料8:

 《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指出,和城市相比,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压力更大。农村绝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险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镇来说将更加突出,而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统计显示,中国9000万农村老人中90%享受不到社会保障。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自费10万元完成了一项对中国农村养老现状的调研。调研涉及全国31个省份10400位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他们当中45%独居,其中5%一日三餐难保。被调查的老人中有69%只有一套换洗衣服,67%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跟,阅读材料40分钟,答卷时间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4.考生可以在本试卷页的空白位置或草稿纸上打草稿,但所有题目都要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作答。作答在其它位置一律无效。

    二、给定资料

     材料1:

     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51亿,从2005年开始,全国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了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2005年底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显示,中国六十五岁以上人口逾一亿人,占总人口数的百分之七点七。

     据统计,1980年我国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1990为10:1,到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锐减到3:1。此外,每年新增退休人员300多万人,如果现行政策不变,社会统筹养老金收支均衡赤字将在2016年后凸显出来。要应对2030年的人口老龄化高峰的资金压力,战略储备资金至少要达到25000亿元。社保基金需要我国财政在未来20年内,年均向其拨付1000亿元左右的资金。此外,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只覆盖总人口的15%,97%的农村人口没有养老保障。

     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

     据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口余寿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料;5%的老年人有人住养老机构的愿望。

     材料2:

     “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水平城镇高于农村的发展历程不同,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超过城镇,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为突出。”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李本公的这一结论得自于 2006年2月23日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 65.82%;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

     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更大,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同时,因为大批青壮年流入城市打工,赡养服务人口的下降使农村老年人的照料成为难题,因此完善农村养老机构将是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此外,报告还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

     材料3:

     2006年底,中国广东省的一位71岁高龄的“流浪”老人点燃山火,试图求得在监狱中“养老”。警方调查发现,他五年前就曾因纵火人狱,当时刚刚刑满释放一周。为了不再流浪,老人决定再次“放火”,以求监狱的免费食宿。

     在黑龙江省鸡西市麻山村有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妇,老头走路困难,老太太瘫痪在床,却遭儿女弃养,直至老夫妇双双死在家中多日才被邻居发现,而同住一村的儿女却毫无察觉。

     据对10401名60岁以上农村老人进行调查显示:这些老人平均年收入650元,他们与儿女分居的比例是45.3%,自己干农活的占85%。其中,5%的老人三餐不保,93%的老人一年换不上一件新衣服,69%的老人无替换衣服,小病吃不起药的占67%,大病住不起医院的则高达 86%。

     统计显示,中国9000万农村人口中90%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快速老龄化对家庭养老已经产生了巨大冲击。

     材料4:

     浙江省民政厅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100个农村社区先行“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以后在农村社区逐步推开覆盖。

     “星光计划”将以满足农村社区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大力挖掘和整合农村社区资源,建设“星光老年之家”,保证农村社区老年人有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实现广大农村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浙江省民政厅3月27日公布的《关于实施“农村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试点的通知》指出,年内各试点村都要建成农村“星光老年之家”,向农村老年人提供服务,并突出实用性、安全性,方便老人就地、就近享受公共服务。在易灾地区,可以与“避灾工程”建设相结合兼顾减灾教育、避灾功能。重点提供老年教学、生活照料等服务,经济条件好、人口规模大的村可逐步发展住养、日托照料、上门服务、紧急援助等服务。

     “星光计划”不能给农村增加新的负担。浙江省民政厅要求各地利用农村社区现有办公服务用房、乡镇闲置房产、村级闲置学校和祠堂等资源,坚持地方政府、村集体经济投入为主。村级已建有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的,可以改扩建的方式,增加其服务功能。

     浙江省是全国最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截至2006年底,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674万人,占总人口的14.55%,主要集中在农村,达483万人。

     材料5: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老龄协会会长、民政部原副部长李宝库在3月3日召开的十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上,提议将是否孝亲敬老作为评价学生道德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

     哈尔滨市宾县民和乡立千村在开展“婚育新风近万家”活动时成绩显著,被誉为“龙江人文化第一村”。连日来,立千村结合巩固“婚育新风近万家”活动成果,开展了“八荣八耻”学习活动,引导村民树立健康文明、勤劳致富、诚信友爱、遵纪守法的意识。

     村民刘某一家老少四代生活在一起。提起刘某,村民都说,她可是孝敬老人的模范,要不是她,她家的老爷子早就被送到敬老院了。村民说的老爷子,是刘某的大爷公公,年近八旬,身体多病。30多年来,刘某一直悉心照料着大爷公公,就像孝敬自己亲爸爸一样。老人病了,刘某和儿子、儿媳忙前忙后,买药端水。刘某的儿媳妇刘小娣说,看到婆婆孝敬老人,我也好好孝敬我的婆婆。现在,刘小娣3岁的女儿在家庭中耳濡目染,从小学着尊敬老人。妈妈给她买的好吃的,她总是想到奶奶和大爷爷。刘某说,虽说我们家经济条件不是太好,村民看到她如此孝敬老人,一家人生活得这么和睦,邻居们和村干部们总是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他自己也体会着邻里互助的温暖。

     材料6:

     “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3月4日,在十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的小组讨论会间隙,李宝库委员告诉记者,“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提高公民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

     曾任民政部副部长,现在作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的李宝库对于弘扬“孝文化”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在2005年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李宝库便呼吁弘扬孝道,建议把是否孝敬父母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并和全国政协委员敬一丹向大会提交了《构建和谐社会,实施爱心护理工程》的提案,因“充满人性化的关爱老人的提案”而被采访“两会”的记者评为“最令人感动的提案”。

     由于建议把弘扬敬老传统是否孝敬父母纳入干部考核体系,李宝库被人们称为“孝官”。李宝库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孩子。这一次,李宝库委员的提案之一是把敬老故事列入中小学和幼儿教材。

     在提案中,李宝库提到:“中国自古重孝。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人伦道德的基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把孝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特点相结合,大力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的重要举措。”

     李宝库认为“弘扬敬老传统,很重要一条是从娃娃抓起,让每个公民在儿时就树立起孝的理念,懂得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人生最重要的守则之一。”

     材料7: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我国不得不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家庭形成了四个老年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四二一’的家庭结构。由于人们爱幼的本能、特别是隔代更甚的规律,我们的孩子往往被娇惯、溺爱。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以自我为中心、淡化亲情回报、缺少社会责任感的人。”

     材料8:

     《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指出,和城市相比,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压力更大。农村绝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险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镇来说将更加突出,而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统计显示,中国9000万农村老人中90%享受不到社会保障。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自费10万元完成了一项对中国农村养老现状的调研。调研涉及全国31个省份10400位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他们当中45%独居,其中5%一日三餐难保。被调查的老人中有69%只有一套换洗衣服,67%

  2. 针对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政策性的建议,要求条理清晰,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字数在3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