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材料1中提到了“以科技为主导的农业现代化”问题,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简要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要求: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假如你是一名主管农业工作的地方政府官员,请根据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以“农业发展,科技先行”为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报告。要求:语言流畅,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可行性强。

  2.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王乐义是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他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十大劳动模范,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却认准了要通过新技术去改变传统的蔬菜生产方式,提高蔬菜种植业的生产力水平。

     2005年12月,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与王乐义同台领取“中华农业英才奖”的其他9位获奖者都是院士、专家、学者,只有王乐义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

     有人说,袁隆平鼓起了全国人民的“米袋子”,王乐义丰富了全国人民的“菜篮子”。

     1988年冬天,王乐义开始搞冬暖式蔬菜大棚。那年腊月,王乐义的堂兄给他送来几根顶花带刺的黄瓜。寒冬腊月里看到黄瓜,这对王乐义来说还是第一次。当打听到这黄瓜产自辽宁瓦房店后,王乐义刚过完年就带着村里的7位党员骨干到瓦房店拜师学艺去了。

     回到三元朱村,王乐义就准备领着乡亲们大干一场。但用煤炉升温,投人大,效益差。他苦苦思索大棚革新的办法,参照从外地学来的经验,王乐义对本村大棚分别在方向、墙体厚度、塑料薄膜的倾斜度、大棚骨架材料、塑料薄膜的种类五个方面进行了改进,研制成功了我国北方深冬不需加温的蔬菜大棚技术。

     但听说王乐义要搞的是过冬不用生炉子的大棚,乡亲们说啥也不相信。他再三发动,竟没有一个村民响应。当时建一个大棚得投入六七千元,这在当时可是笔大数目,万一弄砸了可就翻不过身来了。但王乐义瞅准了冬暖式大棚是蔬菜生产的发展方向,铁了心要让乡亲们掌握大棚蔬菜新技术,于是他把目光转向全村17名党员干部,可有些党员干部也害怕冒风险,担心赔本,王乐义开导他们:“咱们都在党旗下宣过誓,是党员就得比群众觉悟高,就得为群众带头,这个风险咱不担谁担?”结果,在三元朱村的田头建起了第一批17个大棚。

     1990年春节前夕,大棚到了收获时节,17个党员干部户均收入2万多元,个个成了先富典型。17个大棚,像17面高扬的旗帜,使三元朱人看到了方向和希望。第二年,支部未做任何发动,村民争先恐后建起180多个大棚,户均1亩多,亩均效益3万多元。

     冬暖式大棚试验成功后,王乐义又带领村“两委”大搞科技开发,使大棚菜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投资100万元建起了集科研推广、物资服务、科普培训于一体的科技大楼,开始新品种、新技术试验,无公害蔬菜生产达到国家标准;大棚种植各类瓜果都获得成功,亩收入达10万元以上;试验成功了集大棚灌溉、电动卷帘、微机控制等于一体的高标准大棚,其设计达到国际水平,比国外同标准大棚节约资金达4万美元;大面积开发绿色食品蔬菜,引进了国内外26类150多个名优新品种,试验推广了20多项新技术,使大棚产量翻了一番,效益增长了近一倍。

     三元朱人说:“信邪致不了富,咱就信乐义带来的新技术。”

     20多年来,王乐义始终站在农业科技的最前沿,他善于博采各种最新技术成果,并将这些成果与农民的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广大农民的基本“农活”。他经常对支部一班人说,在新形势下,只有掌握发展农村经济的科学技术,才能逐步实现以科技为主导的农业现代化,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才能真正把群众的事办好。

     2.在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方面,石家庄市走在全国的前列。石家庄市先后推广应用了测土施肥、保护性耕作、精准农业等240余项农业现代技术,粮食优种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小麦标准化生产面积占到总面积的79%,小麦和玉米优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目前,石家庄市成为全国闻名的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集中产区,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405万亩,占全市小麦收获总面积的78.5%。优质专用玉米412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89.2%。按1公斤优质麦比普通麦多卖0.1元计算,仅此一项全市农民就可增加收入1.8亿元。

     该市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3年投入财政支农资金49亿元,投入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23.8亿元。还投入农业科技开发资金5882万元,保持投入连年增长。石家庄市农科院与中科院生物遗传技术研究所合作育成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为世界首创,高产节水小麦新品种“石家庄8号”被列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首选品种。

     同时,石家庄市的小麦生产、农作物科研育种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始终保持在全国同行先进水平。荣获国家奖6项,省部级奖励32项,成果累计推广面积3087万公顷,创社会效益148亿元。仅小麦一项,全市共拉动农民增收2.13亿元,人均增收38.5元。

     用现代遗传技术实施了奶牛、黄牛品种改良工程;鸡、猪的良种繁育工程,使养殖品种不断优化。在牛的品种改良上,积极推广奶牛胚胎移植,使每头奶牛年平均产奶量由4.5吨提高到6吨以上,牛的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逐步建立起代次清晰、布局合理、品种优良的猪、鸡繁育生产体系。鸡的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

     石家庄市还先后引进、建设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大的农业科技项目,引试各种名优新稀蔬菜、花卉、果树品种27类180余个,先进技术30余项,直接辐射带动面积达到244.3万亩,惠及近70万农户。全市各类园区每年向农村输入的成熟新品种、新技术,年创直接效益1.2亿元。

     3.我国是一个以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别突出,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耕地和水资源短缺,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全国70%的人口住在农村,而70%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约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47.4%,而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9%和社会劳动力总数的24.4%。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农村全部从业人员的14.0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2.15%。

     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的建立,一直实施着城市中小学教育经费由国家承担,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由乡村、农民自筹解决。这样实际上造成了城乡青年发展机会起点不平等。1960年前,大学生的身生城乡比例为3:7,那时全国城乡总人口的比例是2:8。现在城乡总人口的比例为3:7,但大学生的身生城乡比例为7:3。这不仅对农村青年不公平,也限制了国家选拔培养人才的范围,更影响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由于农村落后、农民贫困、国家政策不到位,我国农村至今还有15%的地区未能普及基础教育,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土资源部近日公布的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上年度末的18.31亿亩净减少460.2万亩。这意味着,我国目前人均耕地只有1.39亩。据国土资源部地籍司有关负责人士介绍,耕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建设占用、灾毁耕地、生态退耕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上述4项共减少耕地1011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50.8万亩。

     据北京、天津、江苏、山东、吉林等一些农业现代化试点的材料,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仅农田基本建设投资一项每公顷平均都在一万元以上,这还不包括购买农业机械等所需资金。

     4.多年以来,科技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选用优良品种,已使我国的主要作物品种交换3~5次,在粮棉油等农产品增产中的贡献率达2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的应用,使一些地区有效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节水灌溉新技术可提高水分利用率30%、增产20%~30%;畜禽良种引进、选育以及集约化、工厂化配套饲养技术体系的大规模推广,使畜禽增产30%以上;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每年挽回粮食损失1500万吨,棉花50万吨,蔬菜2800万吨,果品30万吨;地膜覆盖累计推广3.8亿亩,新增粮食2100万吨,菜类1500万吨,共增加产值570亿元。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以杂交水稻、塑料薄膜为代表的“农业科技革命”使我国粮食单产水平在短短六七年间提高了40%,创造了世界瞩目的奇迹。

     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仍然很低。目前我国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仅为30%~40%,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我国农产品的优质品率非常低,粮食产品的优质品率一般仅为10%左右,农产品的综合优质率也仅为15%左右。农产品质量不高,已成为影响农产品销售,影响农民收入的突出问题,也成为影响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现在出现“卖难”的农产品,主要是品质较差的大宗农产品,一些专用的、优质的农产品还是供不应求。

     在谷物的劳动生产率方面,我国劳均只有850多公斤,世界平均为1731公斤,最高是加拿大为12万公斤,美国1.4万公斤;肉类劳动生产率,我国为97公斤,世界平均为173公斤,最高是丹麦为16866公斤,美国13061公斤。

     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也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的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滞后,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

  3. 材料1中提到了“以科技为主导的农业现代化”问题,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简要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要求:条理清晰,语言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