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他能成功的更为重要的机会是,他在浙江创业,而不是北京或其他地方。

 (根据资料三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请结合给定资料,以浙江精神为主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独到,认识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内容充实;

     3.语言流畅,字数1000—1200字。

  2.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答题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资料一

     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说:“浙江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占全国不到一成的人口,却要负担全国一半的赋税。”浙江是个多山的省份,除了杭州、嘉兴、湖州是平原地带,适合耕种以外,其他地方都是山区,可以说都是苦地方。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资源并不丰富的地方,数百年来,都是中国最富庶之处,国家的很多财富和人才来自浙江。浙江如此,靠的不是别的,而是浙江人身上具有一种特殊的精神:第一是吃苦耐劳。浙江人是很能吃苦的,浙江的民企正是靠着自家的小作坊一天干十几个小时,一点一点做起来的。浙江的发展,没有靠国家的政策和补助,也没有靠外资的投入,完完全全是靠自己白手起家。二是聚沙成塔。浙江人并不好高骛远,能够积少成多,义乌买的是小商品,做的是地摊货,但是一样弄出了名堂,享誉海外,这是一种脚踏实地。三是四海为家。传统的中国人是内敛的,并不喜欢出门冒险,常言道:“父母在,不出游”,但是浙江人。却是哪里有钱赚,哪里都敢去。温州人更是走遍世界各地,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

     浙江精神是浙江发展的动力,是充满地域文化个性和特色的价值取向。早在2000年浙江人就提炼出了浙江精神: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2005年,进入发展新时期的浙江,又把浙江精神再次提炼为12个字:“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浙江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滕复认为,新的浙江精神有了新的内容和内涵,它兼顾了浙江各地的地方精神的个性和差异性,也展现了浙江对现代精神的追求。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中必须正视过去的问题,浙江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重功利、讲实效的传统,但是功利主义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如今浙江人提倡的是科学发展、公平正义、和谐有序。浙江精神表现在:良好的文化基因、早发的市场经济教育、不事张扬的个性等。在未来进程中,浙江精神应该是更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以人为本”精神,应是浙江精神最根本、最核心之所在。

     资料二

     温州、汕头,分别是浙江与广东的两个东部沿海市,以前两地都没有铁路,都靠近港口,两地都有独特的经商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两地也都先后遭遇了信用危机。推而广之,广东省的潮汕地区、五邑地区、粤西一些地方,与浙江在社会、经济、人文等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如地处沿海,土地资源珍贵等。也正因此,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对广东省粤东、粤西两翼的发展,包括对珠三角地区在下一轮持续发展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启迪深远。然而,温州汕头相似不相同。

     1987年,在杭州武林广场。工商部门将几千双假冒伪劣的“温州鞋”集中销毁,从此“温州鞋”名誉扫地、人人喊打。同样是80年代末,温州柳市伪劣电器泛滥成灾,被称为“柳市黑潮”。1990年中央和地方共同组织的打假队在柳市展开了一次大规模整治,柳市街头门面,厂房大门,一溜过都是白惨惨的封条,大批电器企业从此一蹶不振甚至销声匿迹。温州信用危机,是改革开放初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从无序走向有序之前的混乱。而粤东一些地方前几年出现的信用危机,却与当地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有关;重商贸轻实业,不以实业为基础的贸易助长了急功近利的思想,走向极端就搞骗税骗汇、走私贩私、假冒伪劣。但结果却惊人地相似。80年代后半期,全国市场排斥温州货,不少商场为示信誉挂出“本店没有温州货”的牌子;温州鞋打了多年上海、广州的牌子,而不敢打“温州制造”。90年代后半期,国内一些地方商店挂出“本店不卖潮阳产品”;信用缺失殃及池鱼,潮阳一家全国小有名气的化妆品厂家为避当地假冒伪劣黑名,做广告打“厂址”不敢说“潮阳”而说是“汕头经济特区广汕公路旁”……

     “火烧武陵门”事件和“柳市黑潮”一样,成为温州的灾难,也成为温州一次涅式的洗礼。十几年间,温州走过了从丑陋温州到质量温州再到品牌温州的跨越,康奈尔、奥康等一个个鞋业名牌艰难地诞生,正泰、德力西等一批电器企业扛着质量大旗拔地而起。两年来,粤东也开展了大规模的市场经济秩序整治,调整发展经济的思路,从重商贸轻实业转向走正道、兴实业,树品牌,大力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潮阳制造”又回来了。

     浙江与广东省粤东有相似的经商文化,但当相似的文化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先建市场再兴实业,“工业围着市场办”。一方面浙江是一个市场大省,全省有200多个专业市场,年成交额4000多亿元。而托起这个大市场的,是产销链条衔接紧密、高度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产业体系。与广东省粤东一些地方过去重商贸、轻实业不同,浙江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市场兴带动实业兴,实业兴又促进市场旺的道路。使浙江省以民间力量为主的生产、销售链条稳固,进入产销两旺的良性循环,推动着浙江经济发力狂奔。从摆地摊、挑货担买卖的经商活动中赚取第一桶金后办实业,是很多浙江人聪明的选择。如今以小商品市场名震中外的义乌,改革开放初期除了产红糖之外并无其它实业。但随着义乌小商品市场渐成气候,不少义乌人办起生产企业,生产规模随着市场的扩大而不断扩大。如今作为县级市的义乌已有袜业、食品、毛纺、玩具、五金、服装、文化用品等各类生产企业1.4万多家。而在年销售纽扣50亿粒的温州桥头镇,最初人们也只是贩卖纽扣,之后桥头镇不仅成为“东方第一纽扣市场”,而且成为纽扣、拉链、花边、垫肩等服装辅料的轻工产业基地。

     资源匮乏、国家投入少、经济基础差的温州,改革开放后用足、用准国家的“富民”政策,迅速发展的民营经济使其崛起成为继杭州、宁波之后的浙江第三大城市。如今温州企业民营的占99%,个体私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5%以上、占工业总产值的97%以上。温州老百姓完全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了当地闭塞落后的历史,体育馆、机场、大桥、铁路等都是集合民间资本的力量办起来的。温州人说:“政府一毛不拔,事业兴旺发达。”相比之下,作为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广东省汕头、湛江,目前只能“望温州之项背”。充分利用“民资、民力、民智”发展“民本经济”,从一个资源小省崛起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第四的经济大省,浙江能走出这样的路子,广东省粤东、粤西地区为何不能?与广东的龙头——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粤东、粤西地区可以这样说:“我们没有区位优势”,但与浙江比却只能说:“我们没有浙江人那种精神。”

     资料三

     1997年夏天,25岁、大学毕业不久的孙德良失业了。原本打算搞服装网站的他在一次偶然和老同学闲聊的过程中,了解到化工产品数量极多,价格变动大,出口量大,利润高,国际标准统一,并且浙江是个化工大省。他灵光一闪:化工产品非常适合网上交易。并迅速找到网站的卖点:你想出口吗?于是他凑了12万元钱,买来电脑,租了一间被垃圾包围的小平房。租了美国一个服务器的一小部分,这一年年底,中国化工网搭建起来了。钱也用光了,要联系客户。他时不时要跑到别人那里打长话。但不久,一个个互联网的神话迅速冒出,全球都在传颂着一个词语:商业模式。孙德良抓住了机会他成功了,目前,中国化工网有6000家会员,一上班打开中国化工网现在成了许多化工企业的习惯,人气旺,广告跟着来。中化网上两个指甲大小的广告位。一年能卖40万元。许多客户怕广告涨价,一订几年。

     如果说孙德良也有商业模式的话,这个模式讲出来会让人笑掉大牙:凭什么赚钱呀?他的模式是:收取上网化工企业的会员费,同时卖广告。但化工企业就吃这一套。他的网站为会员企业的原料采购、产品出口提供了广阔空间,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时间。成立两个多月后。中化网赚了20万元。

     与孙德良竞争的化工电子商务网站原来不少,有些是海龟派(留学生回国)操刀创办的,起点非常高;有些有政府作依靠,条件优越。这些注重概念、善讲故事却不重视市场开拓的对手,现在几乎都已无声无息,笑在最后的是并非名牌大学出身的孙德良和他的“土鳖团队”。

     对于别人给他的“网络天才儿童”的称誉,孙德良不以为然。“我不过是碰到了好机会。”他说,如果当初有人用和他一样的方式创业,同样会成功。

     孙德良说,现在的中化网拥有自己庞大的化工产品数据库,全部50万种产品中,我们有近30万种产品的信息,而这其中绝大部分是我们通过中化网的客户自己建立的。庞大的数据库成为现在中化网很重要的卖点。而在网站刚建立时,库中的化工产品只有一两万种,即便这样。因为是第一家,还是有卖点。

     没有资金,又要做推广,这在现在近乎是不可能的,但当时互联网才刚刚抬头,那些大网站也需要资源,于是孙德良可以在Yahoo、AOL等数十个著名搜索引擎和知名商业化站点上做免费链接,借助著名的品牌扩大中国化工网的影响。也是因为早,当初在Yahoo上用关键字“中国化工”搜索,只有中国化工网孤零零的一个网站,这一点为网站打入国际市场缩短了周期。

     但孙德良认为,他能成功的更为重要的机会是,他在浙江创业,而不是北京或其他地方。

     浙江给了他性价比很高的大量人才,而网络企业最大的成本支出是人力费用,“如果在北京,我这12万元钱能顶什么用?一个月工资都不够。”浙江给了他创业的冲动。浙江民营企业发达。在他面前已有许多财富英雄,时时刺激他,必须动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努力改

  3. 他能成功的更为重要的机会是,他在浙江创业,而不是北京或其他地方。

     (根据资料三进行分析)

  4. 依据资料谈谈浙江精神的意义何在,并简要阐述应当如何弘扬浙江精神。

     (根据资料三、四、五、六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