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的一律无效。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4.特别提醒你注意,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严禁将题本、答题卡带出考室!
二、给定资料
1.据《人民日报》2010年2月24日报道:从1月22日开始,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网联合开展“2010两会调查”。截至2月23日15时,在众多热点选项中,养老保险超过前两届冠军“反腐倡廉”,首次名列网友关注热词排行榜榜首。调查显示,81%的网友认为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养老制度实行“双轨制”非常不合理;在社会保障制度中,45%的网友最关心四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而在养老、医疗、失业等各项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制度中,近半数网友最关心养老保险。
网友留言绝大部分是围绕现行社保制度的“双轨制”展开,有网友提出,“要废除‘双轨制’,让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退休职工退休养老金基本一致,相差不要太多,否则即是人为地扩大收入差距。”有网友认为,退休金“双轨制”是最典型的造成贫富差距的“歪政策”,许多网友呼吁废除有悖社会公平的退休工资“双轨制”。
2.“退休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所谓“双轨制”是指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制度并存,两种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其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
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在全国建立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制度。由此,逐步形成了“双轨制”。
资料显示,从2000年-2005年间,机关退休金年均增长13.07%,同期企业退休职工的收入年均增长仅6.92%。
2006年7月1日,公务员开始实行新的工资制度,退休公务员工资也随之得到一定程度的上调。
2007年,为解决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差距过大、早期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偏低等问题,国家做出了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标准,从2008年~2010年“连涨三年”的决定。但到目前为止,企业职工与公务员退休金的差距仍然未能得到有效弥补,反而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3.家住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的退休职工张建国今年62岁,退休前是某国有企业的一名工人,现在每月能领取1100多元养老金。他的老伴与他从同一单位退休,但因工作时间短,每月只能领不到800元。张建国说,企业工作曾让他颇为自豪,不过,现在却没了这种感觉。“跟我同年参加工作的老弟兄从机关退休了,现在最少的每月都有2000多元。”
尽管没有详细的对比数据,但太原市某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刘爱萍表示,目前企业退休职工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公务员的退休金比例基本在1:2左右。对此,太原市宁化府社区副主任武林梅也表示,现在不少退休老职工退休金偏低,加上疾病等原因生活较为困难。但按照国家现行政策又不符合申请低保的标准,属于典型的低保边缘户,这种家庭仅宁化府社区就有100多户。
山西省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省月人均养老金超过1200元,但同期太原市养老机构公布的养老院报价也多在千元左右。“我老伴的养老金还不够交费,这还不算以后生活不能自理时的看护费用。”张建国说。
4.2009年1月28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下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此次改革的目的是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下调至与企业一致。
方案的主要内容有:
(一)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单位工资总额的20%,具体比例由试点省(市)人民政府确定。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
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做实个人账户的起步比例为3%,以后每年提高一定比例,逐步达到8%。
(二)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
方案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本人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方案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方案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方案实施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参加国家统一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三)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为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障其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动等情况,国务院统筹考虑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四)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事业单位建立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
(五)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建立健全省级基金调剂制度。具备条件的试点省(市)可从改革开始即实行省级统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实行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同的统筹层次。
5.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公开后,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有网友发帖称:国家机关的官员与公务员队伍是改革的设计者和操作者,但同时他们又不参加改革,置身其外,实际成了自我利益的保护者,这样就增加了改革的阻力。又有人称这次有关于社会公平的“破冰式改革”,其推动力量不是直接来自于社会民意,而是来自公款消费导致的日趋吃紧的财政压力,这也让多少曾为改革成就大声鼓与呼的国人略感失意……
网易网友直言:首先应该是公务员群体带头改革,与企业并轨,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先做表率。更有人指出,假若是按社会公平计,与其无原则地将社会上大多数人的退休养老金标准拉齐,何不将企业现行较低的养老金发放标准向上拉至与事业单位及公务员退休标准一样,而偏要将事业单位标准向下扯平?中国每年的公费吃喝、公务用车、公款出国诸项开支都不下几千亿,为什么一到退休保障问题上就备感财力支出压力,非要让事业单位退休老人们“厉行节约”呢?
6.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山西省已注意到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差距过大等问题,并从2005年开始连续多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到城镇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农村居民,参保人数556万人,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由2005年年底的627元提高到1263元,增幅为101.4%,略高于全国人均养老金1200元。
“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已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为企业退休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0元,再按本人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3元,在普调的基础上,对具有高级职称的4类人员每人每月再增50元。“本次调整养老金是山西连续6年调整增长幅度最高的一年。”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工作人员还表示,今年山西省将制定出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改革方案,核心内容就是要使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框架相互衔接。
今年山西省两会期间,涉及养老问题的提案有12件,其中很多涉及“双轨制改革”,多名政协委员表示现行的养老政策,尤其是退休职工保障,仍处在低水平阶段。
省政协委员都洁表示,养老金的发放必须注重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从中央到地方根据财力增加的情况,把“低水平、广覆盖”的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变成“中水平、全覆盖”。
对于现行的养老保险政策,省政协委员李文乐表示,国家现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特点,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
在破解“双轨制”的问题上,许多代表委员都提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民建山西省委员会明确地提出
根据所给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为使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工作取得成功,你认为政府应该如何解决在实施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政策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
要求:思路清晰,简明扼要,不超过300字。
一、注意事项
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的一律无效。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4.特别提醒你注意,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严禁将题本、答题卡带出考室!
二、给定资料
1.据《人民日报》2010年2月24日报道:从1月22日开始,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网联合开展“2010两会调查”。截至2月23日15时,在众多热点选项中,养老保险超过前两届冠军“反腐倡廉”,首次名列网友关注热词排行榜榜首。调查显示,81%的网友认为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养老制度实行“双轨制”非常不合理;在社会保障制度中,45%的网友最关心四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而在养老、医疗、失业等各项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制度中,近半数网友最关心养老保险。
网友留言绝大部分是围绕现行社保制度的“双轨制”展开,有网友提出,“要废除‘双轨制’,让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退休职工退休养老金基本一致,相差不要太多,否则即是人为地扩大收入差距。”有网友认为,退休金“双轨制”是最典型的造成贫富差距的“歪政策”,许多网友呼吁废除有悖社会公平的退休工资“双轨制”。
2.“退休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所谓“双轨制”是指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制度并存,两种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其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
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在全国建立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制度。由此,逐步形成了“双轨制”。
资料显示,从2000年-2005年间,机关退休金年均增长13.07%,同期企业退休职工的收入年均增长仅6.92%。
2006年7月1日,公务员开始实行新的工资制度,退休公务员工资也随之得到一定程度的上调。
2007年,为解决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差距过大、早期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偏低等问题,国家做出了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标准,从2008年~2010年“连涨三年”的决定。但到目前为止,企业职工与公务员退休金的差距仍然未能得到有效弥补,反而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3.家住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的退休职工张建国今年62岁,退休前是某国有企业的一名工人,现在每月能领取1100多元养老金。他的老伴与他从同一单位退休,但因工作时间短,每月只能领不到800元。张建国说,企业工作曾让他颇为自豪,不过,现在却没了这种感觉。“跟我同年参加工作的老弟兄从机关退休了,现在最少的每月都有2000多元。”
尽管没有详细的对比数据,但太原市某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刘爱萍表示,目前企业退休职工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公务员的退休金比例基本在1:2左右。对此,太原市宁化府社区副主任武林梅也表示,现在不少退休老职工退休金偏低,加上疾病等原因生活较为困难。但按照国家现行政策又不符合申请低保的标准,属于典型的低保边缘户,这种家庭仅宁化府社区就有100多户。
山西省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省月人均养老金超过1200元,但同期太原市养老机构公布的养老院报价也多在千元左右。“我老伴的养老金还不够交费,这还不算以后生活不能自理时的看护费用。”张建国说。
4.2009年1月28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下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此次改革的目的是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下调至与企业一致。
方案的主要内容有:
(一)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单位工资总额的20%,具体比例由试点省(市)人民政府确定。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
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做实个人账户的起步比例为3%,以后每年提高一定比例,逐步达到8%。
(二)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
方案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本人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方案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方案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方案实施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参加国家统一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三)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为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障其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动等情况,国务院统筹考虑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四)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事业单位建立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
(五)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建立健全省级基金调剂制度。具备条件的试点省(市)可从改革开始即实行省级统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实行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同的统筹层次。
5.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公开后,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有网友发帖称:国家机关的官员与公务员队伍是改革的设计者和操作者,但同时他们又不参加改革,置身其外,实际成了自我利益的保护者,这样就增加了改革的阻力。又有人称这次有关于社会公平的“破冰式改革”,其推动力量不是直接来自于社会民意,而是来自公款消费导致的日趋吃紧的财政压力,这也让多少曾为改革成就大声鼓与呼的国人略感失意……
网易网友直言:首先应该是公务员群体带头改革,与企业并轨,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先做表率。更有人指出,假若是按社会公平计,与其无原则地将社会上大多数人的退休养老金标准拉齐,何不将企业现行较低的养老金发放标准向上拉至与事业单位及公务员退休标准一样,而偏要将事业单位标准向下扯平?中国每年的公费吃喝、公务用车、公款出国诸项开支都不下几千亿,为什么一到退休保障问题上就备感财力支出压力,非要让事业单位退休老人们“厉行节约”呢?
6.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山西省已注意到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差距过大等问题,并从2005年开始连续多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到城镇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农村居民,参保人数556万人,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由2005年年底的627元提高到1263元,增幅为101.4%,略高于全国人均养老金1200元。
“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已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为企业退休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0元,再按本人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3元,在普调的基础上,对具有高级职称的4类人员每人每月再增50元。“本次调整养老金是山西连续6年调整增长幅度最高的一年。”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工作人员还表示,今年山西省将制定出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改革方案,核心内容就是要使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框架相互衔接。
今年山西省两会期间,涉及养老问题的提案有12件,其中很多涉及“双轨制改革”,多名政协委员表示现行的养老政策,尤其是退休职工保障,仍处在低水平阶段。
省政协委员都洁表示,养老金的发放必须注重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从中央到地方根据财力增加的情况,把“低水平、广覆盖”的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变成“中水平、全覆盖”。
对于现行的养老保险政策,省政协委员李文乐表示,国家现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特点,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
在破解“双轨制”的问题上,许多代表委员都提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民建山西省委员会明确地提出
200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0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3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
2010年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模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实务考试
2010年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