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根据提供的资料,联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和教训,以实现可持续发

展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50分)

要求:观点明确,针对性强,语言流畅、生动。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根据提供的资料,联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和教训,以实现可持续发

    展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50分)

    要求:观点明确,针对性强,语言流畅、生动。

  2. 资料1中涉及了循环经济的问题,请阅读资料1,联系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不同,谈谈你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并就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提出自己的建议。(30分)

    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层次性强。不超过500字。

  3.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200多年的工业革命,产生的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在这种经济活动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地球被掏空,同时,地球也被污染。为了改变这一模式,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在改革中提出了《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冶金行业要“促进现有钢厂流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重视流程中的资源和能源利用,使钢厂具有冶金材料制造、能源转换和废物处理三种功能,成为循环经济的标志型企业”。

      一家工厂,如果拥有完整的生活水给水、废水回用管网,已经相当完备了。然而在我国钢铁巨头宝钢,严格的分质给水,不仅有生活水、过滤水、软水、纯水,而且还有中水、回用水等给水管网,分质使用,循环利用。水,除了汽化,点点滴滴物尽其用。

      在生产工艺上,宝钢采用了干法熄焦、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等节水措施,各生产工序均设置了净循环水系统、浊循环水系统,采用水质稳定技术,适当提高循环系统水温,采用节水型的冷却塔;在供排水方面,严格分质给水,供水针对性强,实行严格的分流排放,有利于废水处理后回用;在中水技术上,生活废水(淋浴水、盥洗水)进入中央水处理厂,经物理、化学、生化处理、消毒并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后,用于道路洒水、绿化、洗车等;在围厂河水利用上,对厂区围厂河部分区域内的生产排污水、生活废水和地表雨排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作为工业用水或串接水的补充,使最终排污点的围厂河废水得到了资源的再利用。  在宝钢,利用现代化的能源调度管理中心,对17种能源介质实行统一平衡、集中调整、分配和管理,实时协调各能单元之间的能源介质供需量,有效降低能源的系统介质放散损失。宝钢采用能源梯级利用,循环利用,实现节能:烧结采用新型点水器,利用冷却热废气进行点火,回收冷却机热风余热,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蒸汽;焦化工序中回收焦炉煤气,采用干熄焦技术及CDQ发电技术,回收能源以及回收利用烟尘、焦粉;炼铁时通过高炉喷煤,降低燃料比,采用TRT技术,回收利用高炉煤气及热风炉废气余热;炼钢时回收转炉煤气及烟气余热,实现负能炼钢。

      由此,宝钢的能源资源利用形成了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了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在循环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宝钢将在中长期科技规划中,进行汽车板轻量化攻关,开发热轧高强度板、冷轧高强度IF钢等各类高强度钢板,实现车身减重并最终实现节能从而减少对资源的占用。

      2.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不断深入,一个关系我国能源资源配置的新战略也日渐清晰。2009年4月12日国家电网公司负责人明确表示,将全力推进“一特四大”发展新战略,在全国实施更大范围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这“一特四大”新战略指的是: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可再生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

      根据规划,到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电网输送容量将超过2.6亿千瓦。“和以往的电网建设模式相比,‘一特四大’新战略的提出和实践,科学发展的主线贯穿始终,不仅将形成我国电网发展方式的深亥4变革,而且对我国能源规划布局产生重要影响。”国家电网公司负责人说。

      资料显示,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电力负荷面临着巨大的尴尬与反差:一方面,在西北等地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却受运输等瓶颈限制难以输出;另一方面,华东等的电力负荷中心频频遭遇短缺之苦,并由此形成一定时期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的严峻考验。同时,能源供求上下游之间距离长达500千米~2000千米,传统输电技术难以为继。

      “突破能源瓶颈需要科学的能源发展战略。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电网‘卡脖子’问题,必须果断开展特高压电网建设。”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认为,“同时,建设大煤电基地,可以实现煤炭资源集约开发,有助于电力企业、煤炭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约关系,成为利益共同体,从而有利于解决煤电矛盾,缓解铁路运力紧张。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建设周期长,可为下一轮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电力需求增长做好充分准备。而建设大的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基地,从长远来看,则是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3.2008年7月,由于电煤异常紧张,山东省出现“电荒”,省会济南市内部分区域开始“拉闸限电”。

      据了解,进入2008年夏季以来,山东省用电激增,电煤库存连续多日徘徊在10天用量,个别电厂电煤库存仅能维持一天半。不久,省会济南市被迫对部分办公用电进行限制,很多办公楼停开空调,停开电梯。

      据介绍,山东七家电厂每天按照890万千瓦的开机状态,每天电煤需求大约是7万吨,而在全负荷开机状态下每天电煤需求是10万吨,每月电煤最低需求量是210万吨。  山东有关部门正在继续寻求电煤产地支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提高省外煤合同兑现率,同时,也启动了对华电等电厂所属中央驻鲁企业的支援请求,希望这些企业在更大范围内调配资源,帮助电厂解决燃眉之急。

      同时,山东省煤电运联合办公室“日调度、日考核、日处置、日通报”,积极协调争取铁道部对山东电煤运输的支持,公路运输要落实好绿色通道“免通行费”政策,同时做好运输应急准备,省煤炭局要确保煤炭企业生产储备的落实和到位,以满足电煤的应急需要。

      4.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我国是世界上创造GDP代价最高的国家之一。国内重点钢铁企业每吨钢铁可比能耗比国际水平高出40%,电力行业中火电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我国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是发达国家的10倍。据有关统计,我国目前已经建成和在建的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等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经超出国内需求一倍以上,这么多高耗能产业的产品相当大的比重是用来出口的。当我们雄心勃勃地宣称占领了国际市场时,发达国家出于对环保、能源的考虑正在限制国内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产业发展,使其向境外转移。无疑,高效能产业虽然赚了钱却赔了资源,怎么算起来似乎也是得不偿失。

      5.2006年,相关部门曾经将我国的能源消耗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作了比较。

     

      从上表不难看出,2006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迅速,并且,中国的能源消费已占了全球能源消费的15%以上。尽管中国的人均能耗还远远比不上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不过,中国的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沿海或者较发达的地区,因此人均GDP能耗才是真正值得比较的数据。这个数据发人深省,日本、德国、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能耗都不高,这不仅得益于这些国家能源的高效利用,也由于这些国家第三产业发展迅猛,近年来,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的脚步迟缓。而人均GDP水平与我国较为接近的菲律宾、印尼及埃及人均GDP能耗都远不及我国。就连印度,也与中国在人均GDP能耗上远远地拉开了差距。

      6.西部省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是目前我国能源的储备中心和战略重心。然而据了解,这些地方的能源开发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业内人士痛惜地称之为“猴子吃苹果——咬一口就扔”,数以百亿吨计的资源在挑肥拣瘦的开采过程中被白白扔掉,如此下去,真正到了饿肚子的时候,大概就只能看着别人吃苹果了。

      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副局长白宏说,按《煤炭工业技术规范》要求,矿井采区的回收率最低不应小于75%,但现在陕西省没有一家煤炭企业的回采率达到了规定要求,全省的煤炭资源回采率平均下来不到30%。

      据了解,现在开煤炭的综采支架一般是4.8米高,而包括陕西、内蒙古、新疆的煤矿煤炭层都很厚,在新疆的一些煤层平均厚度就达五六十米,许多开采企业不论煤层是十多米还是几米,都只是吃肥丢瘦地从中间开采那么一趟,大量资源就这样浪费了,有人把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