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请根据“给定资料l~9”,提出解决我国当前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要求:对策实际、可行、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给定资料5,6,8,9”反映了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超常规发展模式,请指出政府应当在今后电子商务发展进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要求:见解深刻,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0字。

  2. 请以“商务新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2)对在当前电子商务发展问题上的某些问题与不足,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3)总字数1 000~1 200字。

  3. 请以“从网上购物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自选角度;(2)符合题意,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4. “给定资料4”中反映了我国刚刚开始发展网络购物时经济学界普遍质疑这—新生事物,认为它在我国发展的条件尚未具备,但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势头却超乎人们想象,请结合资料分析原因何在。

     要求:简明,深刻、准确地阐释原因,不超过500字。

  5.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在商务部编制的《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到2010年我国将建成法制健全、体制完善、发展协调、秩序规范、结构合理、方式先进。组织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市场体系。中国电子商务经过近年的发展,已经涌现出一大批为国内、外买家欢迎和青睐的网上采购市场。规模化、有序化、品牌化的网上市场体系框架正在逐渐形成。阿里巴巴、中国钢铁网、中国化工网等一大批网上市场,正在逐渐主流化、规模化、有序化。跨国企业和国际买家已经把中国作为重要的网上采购市场。显示出中国网上市场的规模和产品丰盈度。预测2008年跨国企业在国内仅是对IT产品的采购额将将达到450亿元左右。

     2.随着电脑的普及应用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电子商务在提高商务效率、降低商务交易成本的同时,本身安全性也随之而至,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颁布之前,包括金融领域在内的电子商务活动都呈现着一种“无序”的游离状态,尽管那个时候也有第三方认证机构,尽管电子安全问题早就成为众矢之的,若干电子商务企业、第三方机构、金融机构都为之探索、趋之若鹜。

     2005年4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它解决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这一基本问题,并对电子认证机构、电子签名的安全性、签名人的行为规范、电子交易中的纠纷认定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该法规定,电子签名需要第三方对电子签名人的身份进行认证,这个第三方称为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认证机构的可靠与否对电子签名的真实性和电子交易的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为了确保电子交易的安全可靠,《电子签名法》规定了认证服务市场准入制度,明确了由政府对认证机构实行资质管理的制度,并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出了严格的人员、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条件限制。

     “在这之前,这个领域几乎就是处于‘三无状态’——没有管理办法,没有主管部门,没有行业标准。2005年签名法颁布以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明确了第三方认证机构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同时,签名法对第三方机构的规模、人员、资本等硬性条件进行了要求,对处于三无状态的第三方认证领域进行了梳理和重新布局。在这以后,保存下来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就可以名正言顺、合法地提供服务了。”李晓峰难掩对这种变化的肯定和赞许,“自此,我们以合法合理的身份进行电子交易领域的各个交易环节的安全认证,保护客户及银行的利益,一旦客户出现纠纷,我们也可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真正把第三方的权威、独立、公正展示出来。

     3.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网民的数量在2007年6月就已经突破了1.62亿,平均每分钟就新增近100个网民,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网络大国,有25.5%的中国网民有过网络购物经历。

     网上购物就是把传统的商店直接搬回家,利用互联网直接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或者享受自己需要的服务。专业地讲,它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商务是指一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集金融电子化、管理信息化、商贸信息网络化为一体,旨在实现物质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和谐统一的新型贸易方式,是贸易过程的电子化、网络化。简单的理解就是利用电子技术进行商业行为。

     按应用领域划分,电子商务有以下几种模式:①企业(Business)对消费者(Consumers or Customers),也称商业机构对个人用户,即B2(to)C;②企业对企业,也称商家对商家,即B2B;③企业对政府机构(Government),即B2G;④消费者对政府机构,即C2G;⑤网上拍卖等个人行为,即C2C。其中,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消费者对消费者C2C是网络购物最常见的三种交易方式。B2B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通过B2B的交易方式买卖双方能够在网上完成整个业务流程,从建立最初印象,到货比三家,再到讨价还价、签单和交货,最后到客户服务。B2B使企业之间的交易减少了许多事务性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费用,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网络的便利及延伸性使企业扩大了活动范围,企业发展跨地区跨国界更方便,成本更低廉。B2C模式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商场或专卖店。商业机构利用先进的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三维图形技术,把现实的商业街搬到网上,并通过建立网站,发布信息和提供数据库检索向用户介绍和销售产品;消费者使用浏览器进行浏览、购买、定单发送、支付操作,最后由商家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一般以网络零售业为主,例如经营各种书籍、鲜花、计算机、通信用品等商品。C2C比较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网站提供数据库检索和一定的安全保障,收取一定的费用,商品信息的上载和交易的协商都由作为独立个体的买家和卖家完成,一个网站中同时存在数目众多的个体经营者,网站只起一个现实中市场管理者的作用。

     刚刚过去的2007年,网络购物得到了良好发展,不仅网民自己网上开店,还涌现出许多专业购物网站,分工越来越细。例如,B2B——阿里巴巴网在香港成功上市;B2C——在亚马逊网的带领下,涌现出了一大批的B2C网站;C2C——淘宝网、易趣网、拍拍网的空前发展。

     4.早在1999年以前,中国互联网的先知们就开始建立B2C网站,致力于在中国推动网络购物。但这种做法在当时遭到了经济学界的普遍质疑,这种质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是否会有足够多的消费者会购物?答案是没有。到2000年,中国的网民人数仅为 890万,而且大部分人并没有形成网络购物的习惯。所以,网络购物不会有很大市场。第二,网络购物能否解决物流配送的问题?答案是不能。网络购物需要全国性的物流配送体系,而当时的快速物流、快速递送行业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经济学家一谈物流配送,就想到中国邮政,愈发觉得物流配送问题的不可解决性。第三,网络购物能否解决网络支付的问题?答案是不能。中国人喜欢现金交易,还没有形成刷卡消费的习惯,现在又要求大家直接在网络上输入银行资料,直接通过网络实现银行转账,短期内要解决这一问题显然绝无可能。

     然而,在之后的时间看来,这些质疑却都不是问题了,它们已经被大型购物网站和除了邮政以外的快递公司及众多与各大银行对接的第三方网上支付所解决。

     自1991年起,我国先后在海关、外贸、交通航运的部门开展了EDI(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启动了金卡、金关、金税过程。1996年,外贸部成立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1997年,网上书店开始出现,网上购物及中国商品订货系统初现端倪。1998年7月,中国商品交易与市场网站正式运行,北京,上海启动了电子商务工程。

     1998年3月6日下午3:30,国内第一笔网上电子商务交易成功。中央电视台的王轲平先生通过中国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从世纪互联公司购买了10小时的上网机时。3月18日,世纪互联和中国银行在京正式宣布了这条消息。事隔不久,满载价值166万元的康柏电脑的货柜车,从西安的陕西华星公司运抵北京海星凯卓计算机公司,这是在中国商品交易中心的网络上生成的中国第一份电子商务合同。由此开始,因特网电子商务在中国从概念走入应用。

     1999年底,正是互联网高潮来临的时候,国内诞生了300多家从事B2C的网络公司。2000年,这些网络公司增加到了700家。但随着纳指的下挫,到2001年人们还有印象的只剩下三四家。随后网络购物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寒冬时期”。

     “非典”开辟了中国网上购物的新纪元。面对“非典”的袭击,多数人被困在屋内,而要想不出门就买到自己所需的东西只能依赖网络,许多防范意识很强的人也试着网上购物。至此,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网上订货、送货上门的方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接受网上购物。2003年“非典”过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网络购物。以当当“和卓越”为代表的中国B2C的早期拓荒者,从图书这个低价格、标准化的商品作为网络购物的切入点,借助快递配送和货到付款的交易流程,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市场基础,在度过互联网的寒冬之后获得了快速的成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购物逐渐重放异彩。2005年,当当网实现全年销售4.4亿,这一数字大大超过两三年前绝大部分投资机构的预期。这一数字,证明了www.amazon.com(亚马逊网,著名电子商务网站)模式在中国的成功,也证明了经济学家的过分悲观主义和市场力量的伟大。

     5.2006年开始,中国的网购市场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经过了前几年当当网、卓越网,淘宝网等一批网站的培育,网民数量比2001年时增长了十几倍,很多人都有了网上购物的体验,整个电子商务环境中的交易可信度、物流配送和支付等方面的瓶颈也正被逐步打破。

     从1999年以来,网络购物的物流配送问题就在持续地改进。到了2005年,对于当当网、D1便利网、淘宝网、18900手机网们来说,物流配送已经不是问题。一个包括多仓储中心、异地批量运输、本地快速单

  6. 请根据“给定资料l~9”,提出解决我国当前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要求:对策实际、可行、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