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对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结合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2. 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对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3.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老板,给我一双一次性筷子”、“服务员,再多给我一个塑料袋”:……不论是在早餐摊点,还是在超市,或是在酒店,总能随时随地见到一次性消费。昨日,记者走上街头,走进餐馆、超市、酒店发现,一次性消费品已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殊不知,“一次性”用品既是物质富足、方便快捷的象征,也充当着把资源变成垃圾的“加速器”。我们非常有必要发出“请停止一次性消费品”的呼喊。

     中午,河西大学城一公寓前长250米商业街中一家不足20平方米的餐馆,服务员正将客人未吃完的饭菜及一次性木筷、塑料杯倒入垃圾桶中。店老板介绍,店里生意好时平均每天要用掉100余双木筷,淡时也要用掉40余双。

     记者从餐饮行业相关协会了解,长沙市目前有大小餐饮店3700家,以每家100双计算,一天便要消耗一次性木筷37万双。一棵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3000~4000双一次性木筷。如此换算,长沙人一天就要吃掉约106棵大树。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需砍伐约2500万棵大树,相当于一个木材大省一年的采伐量。

     上午9时30分,芙蓉中路某大型超市。一个收银通道5分钟内发出去13个塑料袋,该超市共开放了21个收银通道,估算下来,5分钟便发出去273个塑料袋。如此估算,长沙市有非农业人口213万人,每人每天丢弃1个塑料袋,一天就是213万个塑料袋。丢弃的垃圾袋除少数被回收再利用外,大部分都因回收利用价值太低,而流入生活垃圾中。以每个垃圾袋0.4克计算,一天便产生0.8吨多重的垃圾。

     记者从长沙市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办公室了解,一次性塑料制品都是与其他生活垃圾一起被填埋。这些被填埋的塑料制品,八成几乎不可能降解,即使在地下埋上100年都无法分解腐烂。

     据了解,我国目前垃圾堆放量已接近65亿吨,其中很大部分是一次性制品造成的。

     宾馆的牙刷、牙膏、梳子、拖鞋、洗发液、沐浴露等一次性用品,被称为“6小件”。它们给客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大量浪费现象。昨日,记者在通程国际大酒店了解到,通程国际大酒店一次性易耗品总共包括牙膏、牙刷等11小件。酒店每天会根据情况对这些一次性用品进行更换。对于连续人住的同一客人,如果每天房间内易耗品使用量超过 1/3,酒店将予以更换。2004年,酒店仅在易耗品的购买一项上便花去近20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星级酒店近13000家,以平均每天共接待客人300多万人计算,如果每人一天浪费1块香皂,一天下来,就要浪费300多万块香皂。

     市卫生监督所江所长表示,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一次性餐具是合格的。但当一次性消费品拆封与空气直接接触后,易出现二次污染。如散装的一次性筷子,不仅理化指标达不到,就连最基本的细菌含量等卫生指标也很难达到。而一次性塑料杯的材质极不耐高温,如用来装热水,其有毒成分在高温下会分解出来溶入水中,对人体造成危害。

     2.据统计,北京市现在每年扔掉的塑料袋有23亿个,总重达1.87万吨。北京每年扔掉的塑料餐具有2.2亿个,总共有1320吨。有人估计,全国每年使用“一次性”塑胶泡沫餐具消耗的社会财富就达数亿元。

     在北京农贸市场上你不难发现:每个小贩在卖东西时都会送给买主一个塑料袋,每个购物者手里都会提着几个塑料袋,因为每买一种东西都会得到一个塑料袋。几乎没有一个小贩不事先准备下充足的塑料袋,而很少有购物者是带着篮子、布袋来采购的。

     在一些快餐店、旅游景区附近,都会有大量遗弃的快餐盒、快餐碗、快餐盘、快餐碟。当然还会有一次性筷子、水杯、餐巾。

     商场的“一次性”用品也比比皆是:保鲜膜、保鲜袋、保鲜盒、包装袋、手提袋……走进许多人家的厨房、卫生间,也会发现各式各样的一次性用品。

     在北京市崇文区的一家超市里,一位郭女十告诉笔者:“现在家里已经离不开这些一次性用品了,上学的女儿每天最少用一包纸巾;家里的垃圾桶一天要用掉至少两个塑料袋;另外,一次性毛巾、湿纸巾也是丈夫出差的必备品。这些一次性用品都是用完即扔,非常方便。”

     千万不要小看一次性用品带来的危害。一次性纸巾的成分通常为“100%原生木浆”或“100%天然木浆”。统计资料表明,生产一吨纸一般要17棵10年生大树。全国每年仅用于生产一次性纸巾所耗木材恐怕就是个天文数字。同时,一次性纸巾的过量使用,还会加重环境污染负荷和废物处理等费用。据悉,处理1吨垃圾费用一般在150元左右。

     3.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消费者警示显示:一根不卫生的牙签含有细菌竟达到上万个。中消协指出,有的牙签外包装上标注“高级牙签”、“高温消毒”等字样,但大多是“三无”产品,既无卫生许可证号,牙签包装和消毒也未达到要求。据专家介绍,牙签是直接人口的用具,如使用卫生不合格的三无牙签或把牙签随便放在桌上或盘子里任人抓取,很容易附上乙肝、结核等病毒,传染给消费者。

     北京某中学的一位学生家长告诉笔者,孩子在学校住宿,她每次到学校探望,看到孩子们用那些一次性餐具吃东西,心里就暗暗发虚,担心是否卫生及有害身体健康。

     在北京市鼓楼一带,沿街摆卖的快餐店,全都是用一次性塑料餐盒盛装热气腾腾的食物,笔者凑近前就可以闻到一股“塑料味”。一位来自湖北的打工者告诉笔者,这里的盒饭只要3~5元,我们打工的只图吃得饱就行,哪里敢奢求“环保”。

     据专家介绍,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发泡剂,它能够破坏大气臭氧层。人们在使用这些餐具的过程中,一旦温度达到65℃以上,有害物质就可能渗入食品里,对人体造成损害;使用后丢弃,如果将其燃烧,会产生致癌物质二恶英;入土掩埋则要100多年才能降解,对土壤;大气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让我们再来看一份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台的《一次性餐饮具、食品包装袋/膜产品情况汇报》。这份报告透露:2002年对一次性餐饮具进行的国家监督抽查,抽样合格率为52%;2004年北京市工商局联合北京环保餐具联合组织对北京市市场进行的抽查,抽样合格率为40%。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主任李明俊教授曾表示,合格的一次性塑料饭盒中聚丙烯含量占70%以上,其余为填充剂,但一些厂家在产品中添加的碳酸钙、滑石粉、石蜡等填充料超过50%,这些物质遇热后与食物中的水、醋、油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人一旦长期摄入超标的碳酸钙,就会出现消化不良、胆结石、肝系统病变,甚至致癌。

     4.根据笔者的调查与估算,全国400万家餐饮店,以每家餐饮店每天消耗100双一次性筷子计算,每天要消耗一次性筷子40000万双,相当于全国每天消耗50000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致使它们由资源变成垃圾。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3%,人均森林占有量居世界第121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后代;我们不能如此耗费我们的宝贵资源。

     再以一次性纸巾为例,一次性纸巾的成分,通常为“100%原生木浆”或“100%天然木浆”。统计资料表明,生产一吨纸一般要17棵10年生大树。2004年,全国生活用纸消费量为343万吨,相当于一年就要砍伐5831万棵10年生大树,才能满足人们生活用纸需要。

     5.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多少塑料袋?消费者又使用多少塑料袋?这是个很难统计的天文数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仅以北京为例,据估算,北京市每年废弃的塑料袋就有大约23亿个。

     目前,我国光是每年扔弃在铁路沿线的塑料快餐盒就达8亿多只,加上城市快餐业的发展,每年废弃量达100亿只之多,其中80%以上未经回收,大量的散落在环境中。一次性的用品过多过滥,势必会造成对社会财富的大量浪费,耗费宝贵而有限的资源,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6.生活中,人们已经习惯使用一次性用品,认为其方便卫生,特别是外出就餐时,一次性筷子、纸巾、牙签等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用品。但事实上,一次性用品并非如同人们想象中那么卫生,而是存在不可小视的安全隐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消费者警示显示:一根不卫生的牙签含有细菌竟达到上万个。中消协指出,有的牙签外包装上标注“高级牙签”、“高温消毒”等字样,但大多是“三无”产品,既无卫生许可证号,牙签包装和消毒也未达到要求。据专家介绍,牙签是直接入口的用具,如使用卫生不合格的三无牙签或把牙签随便放在桌上或盘子里任人抓取,很容易附上乙肝、结核等病毒,传染给消费者。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对一次性餐具的调查中发现,近50%的产品不合格,其中包装速冻食品的一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