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2007年7月10日,中国政府网就“稳定生育政策,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相关话题邀请专家与网民进行交流。下面摘录了这次网上交流的主要内容(未作文字疏通)。

 全文如下:

 D司长:大家好。

 网友“江维鸽”:以下问题是我代表全家包括我父母、全单位、包括上司和下属们的问题,谢谢您的回答。最近北京、广东官员公开宜称:鼓励独生子女生育二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鼓励计计划生育吗?不是鼓励“少生”吗?

 D司长:谢谢网友关心我们的政策,我也看到了这条消息。因为中国的地域辽阔,社会发展和人口发展非常不平衡。各地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人口问题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具体的生育政策由各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通过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来进行规定。北京、广东的条例都有这样的规定,就是独生子女之间结婚是可以生育二胎的,所以两地官员鼓励这种类型的家庭生育二胎是有法律依据的,也是鼓励居民按计划生育,这没有错误;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希望公民按计划生育,但是不是鼓励可以生两个孩子的家庭只生一个,更不是鼓励不生,当然人们有权生,有权少生甚至不生。我认为,只要依法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就是好公民。

 网友“man1978”:我国的法律禁止生育第二胎了吗?

 D司长:没有。 

 网友“laomi7190”: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是吗?还有什么人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生育政策到底是怎么规定的?

 D司长:现在我们国家除了河南省以外,其他省区市的条例都规定: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两个孩子。所以,只要现在你的户籍不是河南的,双方又都是独生子女,你现在就可以生育二胎。

 [主持人]还有什么人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

 D司长:我们现在是提倡一个家庭生育一个孩子,但是现在并不等于说所有的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至于什么样的情况可以生两个孩子甚至可以生两个以上的孩子,在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条例里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北京市条例规定有九种情况可以生第二个孩子;所以如果夫妻想生第二个孩子,要看你是哪里的居民,看看本人所在的省份关于再生育的条件是怎么规定的,你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主持人]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大吗?

 D司长:应该说,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讲要提倡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但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要求生育第二个孩子,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条例规定。现在我们的政策有人说是一胎化,实际不是一胎化,我们的生育政策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还有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都是有所区别的。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实行一孩的人口大概占35.9%,实行一孩半政策的占52.9%,11%以上的人口可以生两个孩子或者两个孩子以上。其中,实行一孩半政策的人口中有大约一半的人有机会生第二个孩子。总的看,我国已有30%~40%的人口是可以生二孩的。如果再加上可以生二孩的特殊人群和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妻可生二孩等情况,目前可生二孩的人口几近40%。如此,怎么能说是一孩政策呢?

 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的生育政策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网友“新人类”:媒体曾经说,都是中国人,为什么有人能生育二孩,有人只能生育一个,好象不平等。

 D司长:刚才我已经讲到了,各地发展水平不一样,城乡的保障水平不一样,所以在一开始推行计划生育的时候,主要考虑到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我们在生育政策上是有所区别的。总的来说,农村要宽于城市,西部要宽于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要宽于汉族。应该承认,中国的生育政策实际上具有典型的二元性。

 由于我们国家二元社会的经济结构,城乡在享受社会公共资源方面有些差异,目前很多农民还不得不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因此我们不得不在生育的政策上规定农村的家庭可以多生孩子,这恰好是公平的表现,我觉得也是合理的。

 网友“发展不息”:能否请D司长介绍一下我们国家建国以来人口变化的情况,实行生育政策的变化过程。近年来我国的生育政策有哪些变化?未来还会不会有改革?

 D司长:我们国家从7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到现在为止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70年代初到2000年,主要任务是控制人口的数量,通过降低妇女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数量,这是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到2000年时,这个目标基本实现了。但是生育水平的下降不是自然的,主要是靠行政约束和社会约束取得的,还不是很稳定。

 所以,2000年中央又决定要稳定低生育水平,从2000年到2006年进入第二个阶段,主要是稳定低生育水平,而不是进一步下降生育水平。从“十一五”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从生育水平已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同时又出现了很多其他的人口问题,使我们的人口问题更加复杂,更加多元化。比如我们除了要稳定低生育水平以外,现在还要提高人口素质,怎么去改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问题,还要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等,现在还有其他很多问题,所以我们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我们要统筹人口问题,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网友“不懂就问”:有一种传言: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要变了,要调整了,现在计划生育抓得不紧了,要放松了,是这样吗?

 D司长:不是这样。现在确实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育观念的转变,很多人都不想多生孩子。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有很多人想多生孩子,甚至有些人原来不想生孩子,现在反倒想多生孩子。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国家违法生育的人群呈现多元化的一个趋势,什么意思呢?就是过去的时候超生的人群主要局限在农村,农村人口的超生比较集中。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现在除了农村人口继续是我们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之外又出现了新的情况,比如城市的违法生育这几年明显有增多的迹象。 

 另外,流动人口一直是我们管理和服务的难点。还有,这些年以来,一些高收入者还有社会的公众人物超生,经过媒体炒作也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国家虽然进入了低生育水平,但是这个生育水平是不稳定的,“十一五”期间我们还需要继续稳定,但它不意味着收紧。

 网友:“我在4楼”:我们国家为什么强调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

 D司长:为什么现在要强调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呢?这里面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现在进入“十一五”时期以后,我们正好面临一个小的生育高峰,我要强调“小的生育高峰”是出生人口高峰,而不是生育水平的高峰。 

 第二,由于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的条例对生育政策做了一些微调,对二孩的生育条件有所放宽,再加上双独可以生二胎。这种情况下,在今后一段时间之内,我们符合法定条件生育二孩的家庭会有所增加。大家都计划生育,但符合法定条件的人增加了,这样会使人口出生多一部分。

 第三,近些年来,我们有些地方、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对人口计划生育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对低生育水平形势的估计也过于乐观,所以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下降了,导致一些地方计划生育工作滑坡,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所以在这个时候,要作出生育政策大的调整,可能会出现人口大起大落的后果,不利于人口平稳、健康地发展。所以,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了稳定现行生育政策的决定。

 网友“laomS7190”:计划生育让老百姓吃亏了还是受益了?  

 D司长:坦率地讲,计划生育确实使—部分家庭的利益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农村的老百姓实行计划生育要克服更多的困难,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对国家和百姓来说是受益了。所以,我们经过30多年的计划生育,使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讲,中央决定也讲“要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优先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就是因为他们在过去的时候为计划生育作出了奉献。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了,我们不能让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吃亏。

 事实上这几年我们也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尽量使我们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家庭不吃亏、让他们感到实行计划生育光荣,经济上能够得到实惠,在社会上也有地位;比如在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奖扶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老百姓真正感觉到计划生育是一个造福于人民的事业。

 网友“论坛常客”:张维庆主任说过,在局部地区已经导致了人口生育水平的反弹,请问哪些地方出现了反弹?反弹的影响大不大?请问D司长,如果人口生育水平真的没有控制好,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D司长:应该说,我们国家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经过20年的努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交流结束后,网友发表的帖子。有的与D司长观点不一致。请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上,对与D司长观点不一致的帖子,具体说明为什么不一致。每条说明字数在300字以内。对观点一致的帖子请勿作答。否则扣分。

     网友甲

     _______________

     网友乙

     _______________

     网友丙

     _______________

     网友丁

     _______________

     网友戊

     _______________

     网友己

     _______________

  2. 当前,如何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请你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问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论证有理。字数控制在1000~1200之间。

  3.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2007年7月10日,中国政府网就“稳定生育政策,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相关话题邀请专家与网民进行交流。下面摘录了这次网上交流的主要内容(未作文字疏通)。

     全文如下:

     D司长:大家好。

     网友“江维鸽”:以下问题是我代表全家包括我父母、全单位、包括上司和下属们的问题,谢谢您的回答。最近北京、广东官员公开宜称:鼓励独生子女生育二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鼓励计计划生育吗?不是鼓励“少生”吗?

     D司长:谢谢网友关心我们的政策,我也看到了这条消息。因为中国的地域辽阔,社会发展和人口发展非常不平衡。各地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人口问题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具体的生育政策由各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通过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来进行规定。北京、广东的条例都有这样的规定,就是独生子女之间结婚是可以生育二胎的,所以两地官员鼓励这种类型的家庭生育二胎是有法律依据的,也是鼓励居民按计划生育,这没有错误;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希望公民按计划生育,但是不是鼓励可以生两个孩子的家庭只生一个,更不是鼓励不生,当然人们有权生,有权少生甚至不生。我认为,只要依法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就是好公民。

     网友“man1978”:我国的法律禁止生育第二胎了吗?

     D司长:没有。 

     网友“laomi7190”: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是吗?还有什么人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生育政策到底是怎么规定的?

     D司长:现在我们国家除了河南省以外,其他省区市的条例都规定: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两个孩子。所以,只要现在你的户籍不是河南的,双方又都是独生子女,你现在就可以生育二胎。

     [主持人]还有什么人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

     D司长:我们现在是提倡一个家庭生育一个孩子,但是现在并不等于说所有的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至于什么样的情况可以生两个孩子甚至可以生两个以上的孩子,在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条例里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北京市条例规定有九种情况可以生第二个孩子;所以如果夫妻想生第二个孩子,要看你是哪里的居民,看看本人所在的省份关于再生育的条件是怎么规定的,你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主持人]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大吗?

     D司长:应该说,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讲要提倡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但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要求生育第二个孩子,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条例规定。现在我们的政策有人说是一胎化,实际不是一胎化,我们的生育政策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还有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都是有所区别的。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实行一孩的人口大概占35.9%,实行一孩半政策的占52.9%,11%以上的人口可以生两个孩子或者两个孩子以上。其中,实行一孩半政策的人口中有大约一半的人有机会生第二个孩子。总的看,我国已有30%~40%的人口是可以生二孩的。如果再加上可以生二孩的特殊人群和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妻可生二孩等情况,目前可生二孩的人口几近40%。如此,怎么能说是一孩政策呢?

     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的生育政策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网友“新人类”:媒体曾经说,都是中国人,为什么有人能生育二孩,有人只能生育一个,好象不平等。

     D司长:刚才我已经讲到了,各地发展水平不一样,城乡的保障水平不一样,所以在一开始推行计划生育的时候,主要考虑到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我们在生育政策上是有所区别的。总的来说,农村要宽于城市,西部要宽于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要宽于汉族。应该承认,中国的生育政策实际上具有典型的二元性。

     由于我们国家二元社会的经济结构,城乡在享受社会公共资源方面有些差异,目前很多农民还不得不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因此我们不得不在生育的政策上规定农村的家庭可以多生孩子,这恰好是公平的表现,我觉得也是合理的。

     网友“发展不息”:能否请D司长介绍一下我们国家建国以来人口变化的情况,实行生育政策的变化过程。近年来我国的生育政策有哪些变化?未来还会不会有改革?

     D司长:我们国家从7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到现在为止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70年代初到2000年,主要任务是控制人口的数量,通过降低妇女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数量,这是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到2000年时,这个目标基本实现了。但是生育水平的下降不是自然的,主要是靠行政约束和社会约束取得的,还不是很稳定。

     所以,2000年中央又决定要稳定低生育水平,从2000年到2006年进入第二个阶段,主要是稳定低生育水平,而不是进一步下降生育水平。从“十一五”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从生育水平已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同时又出现了很多其他的人口问题,使我们的人口问题更加复杂,更加多元化。比如我们除了要稳定低生育水平以外,现在还要提高人口素质,怎么去改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问题,还要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等,现在还有其他很多问题,所以我们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我们要统筹人口问题,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网友“不懂就问”:有一种传言: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要变了,要调整了,现在计划生育抓得不紧了,要放松了,是这样吗?

     D司长:不是这样。现在确实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育观念的转变,很多人都不想多生孩子。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有很多人想多生孩子,甚至有些人原来不想生孩子,现在反倒想多生孩子。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国家违法生育的人群呈现多元化的一个趋势,什么意思呢?就是过去的时候超生的人群主要局限在农村,农村人口的超生比较集中。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现在除了农村人口继续是我们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之外又出现了新的情况,比如城市的违法生育这几年明显有增多的迹象。 

     另外,流动人口一直是我们管理和服务的难点。还有,这些年以来,一些高收入者还有社会的公众人物超生,经过媒体炒作也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国家虽然进入了低生育水平,但是这个生育水平是不稳定的,“十一五”期间我们还需要继续稳定,但它不意味着收紧。

     网友:“我在4楼”:我们国家为什么强调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

     D司长:为什么现在要强调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呢?这里面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现在进入“十一五”时期以后,我们正好面临一个小的生育高峰,我要强调“小的生育高峰”是出生人口高峰,而不是生育水平的高峰。 

     第二,由于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的条例对生育政策做了一些微调,对二孩的生育条件有所放宽,再加上双独可以生二胎。这种情况下,在今后一段时间之内,我们符合法定条件生育二孩的家庭会有所增加。大家都计划生育,但符合法定条件的人增加了,这样会使人口出生多一部分。

     第三,近些年来,我们有些地方、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对人口计划生育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对低生育水平形势的估计也过于乐观,所以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下降了,导致一些地方计划生育工作滑坡,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所以在这个时候,要作出生育政策大的调整,可能会出现人口大起大落的后果,不利于人口平稳、健康地发展。所以,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了稳定现行生育政策的决定。

     网友“laomS7190”:计划生育让老百姓吃亏了还是受益了?  

     D司长:坦率地讲,计划生育确实使—部分家庭的利益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农村的老百姓实行计划生育要克服更多的困难,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对国家和百姓来说是受益了。所以,我们经过30多年的计划生育,使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讲,中央决定也讲“要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优先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就是因为他们在过去的时候为计划生育作出了奉献。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了,我们不能让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吃亏。

     事实上这几年我们也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尽量使我们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家庭不吃亏、让他们感到实行计划生育光荣,经济上能够得到实惠,在社会上也有地位;比如在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奖扶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老百姓真正感觉到计划生育是一个造福于人民的事业。

     网友“论坛常客”:张维庆主任说过,在局部地区已经导致了人口生育水平的反弹,请问哪些地方出现了反弹?反弹的影响大不大?请问D司长,如果人口生育水平真的没有控制好,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D司长:应该说,我们国家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经过20年的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