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对此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70分)
要求:题目自拟,语言流畅,条理清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给定资料
1.据央视2010年2月24日报道,2008年中国共有2万名青少年非正常死亡,其中溺水是头号“凶手”。2010年春节期间,5个花蕾般的生命,凋零在浙江天台农村一个养殖场的水库里。这个意外,令人扼腕叹息,也引起了人们对农村儿童——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在这个名称的背后,是一个脆弱的群体,一种酸楚的生活状态。当他们最需要父母拥抱的时候,父母却为了生活,远离家乡,一年到头只能见上一两次面。父母的外出,使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细致的照料与关怀,面临着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事实上,近些年来,由于疏于监护,安全教育缺位等问题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居高不下。
很多时候,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农村的留守儿童的安全常常处在失管状态。根据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叶敬忠教授的调查和研究,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上代监护、同辈监护四种情况,其中以隔代监护和单亲监护居多。
无论何种监护,父母都是无法取代的。有的老人只管衣食住行,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但没有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监管的意识。有的老人缺乏文化知识和安全常识,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监管。有的老人年迈体弱,根本就没有看管孩子的精力。
2008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有34%的人只是“有时会注意”预防孩子发生意外,还有8%明确表示“顾不过来”。一些农村大龄留守儿童离开了学校,脱离了正规组织的管理,处于无人监管、自行其是的状态,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留守儿童溺水、伤亡事故也时有发生。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还称:“据有关部门反映,被拐卖儿童中,流动儿童居第一位,留守儿童居第二位。”
儿童承载着未来,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同样如此,他们需要保护。让他们远离危险,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
2.聂茂,中南大学教授,他和他的课题组成员曾经到过安徽、湖南等省的许多村庄调查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对于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他用了三个“最”进行描述:“最让人担忧、最让人揪心、最让人欲说还休”。
在聂茂看来,由于缺少父母和其他群体的足够监护,留守儿童的弱势地位完全暴露,成为不少犯罪分子瞄准的对象。聂茂和课题组成员在湖南16个乡镇的调查中,有13个乡镇的农民向他们反映过这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表现为:被威胁、被抢劫、被侮辱、被殴打、被勒索、被拐卖、被欺诈。
此外,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还表现为对突发性灾难的应变自救能力差。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都需要父母来救助。但父母不在身边,其他人又代替不了父母的角色。“这些突发性灾难主要表现为洪水、地震、泥石流、火灾、重大车祸等。一旦救助不及时,留守儿童一般都是受害最严重的。”聂茂认为。“农民工的来去,仿佛一场洪水,洗劫乡村的一切。被洗劫后的乡村到处都是孩子,也只有孩子。某种意义上,孩子仿佛一群被潮水抛到岸上的小鱼,让人感觉到危险、窒息。”聂茂还发现,在安全问题上,有一个群体更特殊,那就是留守女童。在留守女童中,被猥亵、被虐待、被诱奸等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
就在近日,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四塘乡安邦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某被以涉嫌强奸幼女罪批准逮捕。据公安机关侦查,2009年9月至l2月,张某以看动画片、给零花钱等为诱饵,先后多次猥亵、强奸本村中心小学3名学前班小女孩。3名被害人父母均常年在外打工,这一问题未能引起祖父母的重视。直至2009年12月31日,一名受害者多次向任课教师反映自己肚子疼,事件才得以真相大白。
“留守女童除了面临和其他留守儿童相同的安全问题之外,还有着特殊的困扰与危机。近年来,留守女童遭受性侵害的案件屡有曝光,而家庭、学校及社区往往缺乏对留守女童的有效保护以及性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
人们担心,家庭教育的不足造成了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引导与帮助,留守儿童极易产生价值观的偏离和性格发展的异常。
由于父母常年离家,性格孤僻、脆弱,容易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有学者调查发现,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6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监护人进行心灵沟通,30%的留守儿童甚至直言“恨自己的父母”。
“男人是乡村的脊梁,女人是乡村的乳汁。当男人和女人离开,留下了什么?留下没有了脊梁和乳汁的农村,留下一个受伤的、虚弱的农村。”聂茂感慨道。有评论指出,农村儿童的安全问题是一个需要社会综合协调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家长、学校来共同关注,共织一张安全网络。
3.据全国人口普查显示,现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有2000万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止会转型,劳动力结构变化,更多的儿童将被留在家中。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等问题成为当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受民盟中央的委托,2007年5月中旬,民盟中央妇委会对在北京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并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召集了来自河北、山东、四川、重庆等农民工输出大省的部分农民工进行了座谈。此次调查共收到问卷44分。从问卷调查中反映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对留在家乡孩子的担心与无奈,和隐含着的一些社会问题。
在这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问卷调查中显示:
农民工对孩子最担心的是:有6.3%的被调查者担心监护人不良嗜好可能会传给孩子;13.3%的人担心无法照顾好孩子的生活;5.5%的人担心无法保证孩子的安全;22.89%的人担心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14.9%的人担心监护人太溺爱孩子;l6.5%的人担心管不住孩子;11%的人担心不能和孩子很好地交流沟通;3.9%的人担心孩子生病不能及时就诊。
农民工对孩子尽父母之责的方式是:80%的被调查者回答每周与“留守儿童”通电话一次,12%的被调查者是用发手机短信的方式与孩子联络,8%的被调查者大约一个月给孩子写一封信。当问及如果孩子出现问题,如生病或逃学等监护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您会如何处理?有
41.2%的人回答说自己马上回去;20.6%的人说打电话找孩子的老师;l5.59%的人回答打电话找其他亲戚;另有15.59%的人回复打电话找自己的朋友;打电话找村委帮忙的仅占6.3%。
农民工的最大愿望是:9.5%的人希望农村多办、办好寄宿学校;6.9%的人希望老师最好能代管孩子;l4.9%的人希望老师和学校要经常与监护人联系,交流情况;14.3%的人要求加强对网吧和游戏厅的管理;l2.7%的人希望老师加强孩子的心理辅导工作。
农民工的最大期盼是:有91%的农民工想带孩子一起来城市生活。但受限于经济条件、生活环境,以及工作太艰辛等原因而不能实现。因此,在问卷中农民工提出希望工作所在地的政府、学校、群众团体,能够帮助解决如下问题:解决收费问题,取消借读费用,与城市学生同等待遇;解决寄宿问题,政府出面多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多建农民工经济适用房。
民盟中央妇女委员会在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召开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座谈会。l0名来自河北、山东、四川i、重庆等地的农民工说出了心中的期待:对农民工孩子实行“双学籍”。即在北京和户口所在地都有学籍,孩子初中前与父母在京上学,既可以督促孩子学习,又不致感情疏远,高中后孩子基本自立,回家乡读书;在京农民工子弟学校由政府承办,做到收费合理,利用北京有利的教师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给农民工子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民盟中央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建议如下:
加强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充分发挥社会和政府力量。通过广泛的宣传,引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环境。建议成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协调机构,并吸纳规范有关社会组织,整合资源,彼此之间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调整、制定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及时调整人口管理体制,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农民工子女人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鼓励、帮助农民工将子女带到城市上学和生活,充分发挥家庭难以取代的教育功能。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疏导体系。心理健康是留守孩子面临的最大难题。通过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员资格认证制度,着手培养一批有一定水准的心理教育咨询队伍,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人力资源。
推进寄宿制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寄宿制学校可以兼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的安全,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困难留守儿童给予适当补助,以保证正常学习和生活。
4.2009年3月29日下午,万年县一名辍学流浪在外近一个月的留守儿童吴某,因肚子饿潜入陈营镇下陈村一居民家中寻找食物,被人发现后送往该县城区派出所。该所民警了解情况后,积极出手援助,使其生活有了着落,不再流浪。
29日下午5时许,该县公安局城区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一名十多岁的儿童到居民家中“偷盗”被抓。民警赶到现场时,只见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全身脏透,稚嫩的脸庞露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民警随即将其带回派出所,用毛巾替他擦净脸和手,当了解其是因饥饿而到居民家中寻找食物时,民警又为他买来煎饼、饼干和牛奶,并对其讲述法律知识。
经了解,这个孩子姓吴,1997年5月生,系万年县齐埠乡盘田金坎村人,父母均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已故,由其年迈的太公太婆抚养。因其太公太婆年事已高,照顾吴某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吴某一直受到“冷落”,于上月辍学流浪,迄今已达月余,每天露宿街头、食不果腹。民警从盘田村干部处证实孩子的情况后,考虑到其太公太婆已无力管教,而其父母又暂时无法回来,如再将其送回家中,很有可能会再次外出流浪,于是将其送到县福利中心。
5.虽然跟其他省份或广东以往的做法相比,“七年人户”、“五年入学”的规定无疑是个进步;但这个进步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例如“七年入户”,准确的说法其实是“居住证持证人在同一居住地连续居住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七年可以按照居住地的有关规定申请常住户口”,而且过去已经居住的时间是不计算在内的。“在同一居住地连续居住”给政府扣留“流动人口”的权利留下了很大的操作余地:到底是在广东省连续居住还是需要在特定的市、区甚至街道连续居住,或者必须在同一所房子里连续居住?退了房子、辞了工作后回老家住两个月再回广东同一区、县重新租房、就业还算不算连续居住?“居住地的有关规定”也可能另外增加人户的门槛。
即使办理居住证后子女无条件“五年入学”,有人觉得也是不可忍受的。现代社会孩子不入学是难以想象的。对于大部分工薪阶层的人(包括农民工)而言,是没有能力送孩子上昂贵的私立学校的。不能享受与本地人同样的受教育待遇,实际上意味着这些孩子被迫留在老家,成为所谓“留守儿童”,不能享受跟父母在一起的天伦之乐。
古今中外,跟父母一起生活对孩子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权利,是孩子幸福的源泉。迫使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分居的政策或法律都是难以让人接受的,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从长远来看也是不利于整个社会的。
《宪法》第49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但是对孩子的保护不同于对成年人的保护,仅仅是保障没有人积极地侵犯他们是不够的。他们缺少自我保护能力,水、火、电、气、天气的变化、细菌和病毒的流行都可能危害他们,他们柔弱的心灵需要父母的呵护,他们不良的习惯需要父母矫正。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往往因为年龄太大或自己也有孩子而力不从心,隔代抚养往往容易溺爱,孩子对父母之爱的渴望更非其他人所能满足。
“留守儿童”跟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儿童相比,一般学习成绩较差,安全隐患较多,性格比较孤僻、自闭、自卑,不少人染上了抽烟、喝酒、赌博、偷摸恶习。迫使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分居的政策或法律拆散了家庭,伤害了母亲,也伤害了孩子,与《宪法》第49条的规定是背道而驰的。
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其中92%以上为中小学在校学生。
可见我国的“留守儿童”非常之多,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义务教育不接纳非户籍人口则是产生“留守儿童”的主要原因。
仅仅靠广东一省的改革,确实可能导致“流动人口”入户、入学压力过大等难以承受的问题。但是如果沿海各省和内地各大城市同时消除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不平等待遇,有人觉得并不存在什么承受不了的压力。尤其是考虑到我国近年出生人口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校舍和教学设施闲置,这就更不成为问题。
有人认为,“五年入学”不是因为时间太短而超过人口流入地的承受能力,而是因为时间太长而危害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6.2009年6月14日,湖北省黄梅县公安部门侦破一起特殊的杀人案:父母外出打工的l2岁留守女孩小双与奶奶发生争执,被奶奶用毛巾活活勒死,并沉尸水塘。
这是继浠水县一名l3岁留守女孩自杀身亡,随州、京山、大悟等县市多名留守幼女被强奸等悲剧之后,湖北省发生的又一幕以留守儿童为主角的人间惨剧。接连发生的悲剧引起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忧虑。
小双的家掩映在105国道旁的树林中,两层的小洋楼外墙整齐地贴着瓷砖。透过深色的铝合金窗户,隐约可见室内悬挂的窗帘。显然,这是一个较为富裕的农村家庭,但这个家庭的生活却与这幢漂亮洋楼形成巨大反差。
小双l岁多的时候,父亲陈峰就外出打工。如今在福建为一个老板开车,每年有3万多元的稳定收入。两年前妻子胡玉萍也跟随他去了福建。父母走后,小双和弟弟与叔叔的儿子一起都由爷爷奶奶照顾。濯港村小学校长蔡银鹏说,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后的两年多来,小双的变化很大,经常旷课逃学,还小偷小摸,同学们都不愿跟她玩,她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孤僻。
曾在部队服役的陈峰有些见识,在与记者交谈中,并没有流露出对父母的怨恨之意。他认为是他们夫妻俩外出打工赚钱,误了对孩子的教育,才导致悲剧的发生。他说,父母已年近70,种5亩多地,还要照顾3个孙子。老人的知识和精力有限,对孩子只能管个温饱。他们每天从早忙到晚,没有心情也没有时间同孩子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孩子的作业老人又不懂,没有办法检查和辅导。
陈峰和妻子胡玉萍还告诉记者:“我们在家时,孩子害怕父母,会老老实实做作业。我们不在家,两个老人管不了,孩子变得天不怕地不怕。l0岁的儿子一天l0元零花钱还不够,硬逼爷爷奶奶多给,不给就把头往墙上撞;女儿经常偷家里的钱去县城玩,有时一玩几天不回家过夜,不回校上课。我们一年除学费外还给两个孩子3000多元零用钱。以前给现金,不管藏在家里什么地方,女儿都能翻箱倒柜找出来,偷出去乱花。后来我们只好办了张银行卡交给老人管。”
由于路途遥远,陈峰夫妻俩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去年春节回家时,父母告诉陈峰,两个孩子太顽皮,不能再帮他带了。陈峰还惦记着外面那笔稳定收入,多次给老人做工作,但两个老人始终不松口。无奈的陈峰请姐姐回娘家来给父母做工作,老人才答应再帮他照顾一两年。
可陈峰万万没想到,这一托付竟带来奶奶勒死孙女的惨剧。女儿死了,老父母一个涉嫌故意杀人、一个涉嫌包庇被逮捕。
7.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曾撰文指出:什么时候“三农”问题基本上缓解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就相对缓解了。
温铁军认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还没有一个万能的药方,但可以分三个层次尝试去解决。
第一个层次是要尽可能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三要素净流出的必然趋势。如果在政府的主导下,能够让农村稀缺的资源返回农村,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如果农民在家乡就能直接参与政府资金投入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从中获得现金收入,那么,他们就用不着再背井离乡了。
第二个层次是采取临时性、应对性措施,包括政府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地区的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社区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培训;各城市允许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学校、政府、社会组织都积极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等等。这虽然不是治本的办法,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
第三个层次是进一步从体制上解决这个问题,即在努力创造条件的情况下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包括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政策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就业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显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作答要求
(一)分析导致出现留守儿童以及引起相关问题的原因。(30分)
要求:分析具体,条理清楚,字数500字左右。
(二)对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对此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70分)
要求:题目自拟,语言流畅,条理清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00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0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3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
2010年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模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实务考试
2010年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